歐陽小娟
(九江市開發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九江332000)
曼月樂聯合米非司酮在子宮腺肌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歐陽小娟
(九江市開發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九江332000)
目的研究曼月樂聯合米非司酮在子宮腺肌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均選自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臨床確診的子宮腺肌病患者,共計選擇88例,隨機分為兩組,分別定義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4例。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曼月樂環實施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與米非司酮聯合對實施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痛經VAS評分的改善幅度、子宮腺肌病癥狀表現消失時間、不良反應例數、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子宮腺肌病藥物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痛經VAS評分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消失時間、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較對照組發生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藥物原因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子宮腺肌病藥物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曼月樂聯合米非司酮對患有子宮腺肌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米非司酮;曼月樂環;子宮腺肌病;治療
子宮腺肌病是指子宮內膜向肌層良性浸潤并在其中彌漫性生長。其特征是在子宮肌層中出現了異位的內膜和腺體,伴有其周圍的肌層細胞肥大和增生。具體臨床癥狀體征有進行性痛經、月經量明顯增多、子宮體積增大、不孕癥等。子宮腺肌病會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1]。目前臨床對子宮腺肌病實施治療仍然是一個相對較為棘手的問題:(1)藥物治療的效果通常不是十分理想,因為具有較大的不良反應,從而導致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較差;(2)保守性手術治療后病情再次復發的可能性較大;(3)根治性手術又無法保留生育功能[2-3]。所以探索研究更具可靠性的子宮腺肌病治療方法具有較大的臨床意義。本次對應用米非司酮與曼月樂環聯合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平均分析。現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研究資料均為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臨床確診的子宮腺肌病患者,共計選擇8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4例。對照組患者子宮腺肌病患病時間1~17個月,平均患病時間(6.3±1.9)個月;患者體質量40~71 kg,平均體質量(54.8±6.3)kg;已婚研究對象29例,未婚研究對象15例;已產研究對象26例,未產研究對象18例;研究對象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35.9±6.4)歲;治療組患者子宮腺肌病患病時間1~14個月,平均患病時間(6.1±1.5)個月;患者體質量40~73 kg,平均體質量(54.9±6.0)kg;已婚研究對象31例,未婚研究對象13例;已產研究對象25例,未產研究對象19例;研究對象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35.2±6.6)歲。治療組、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患病時間、婚姻狀況等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在患者月經干凈后第4天開始,置入曼月樂環。放置操作流程如下:幫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對外陰、宮頸、陰道等部位實施徹底的消毒處理,對患者的宮腔深度水平進行測定,對于宮頸口相對較緊的患者,可以適當進行擴宮處理,將曼月樂環放置在患者的宮底位置。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米非司酮,劑量為12.5 mg/次,每天1次,3個月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觀察指標包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痛經VAS評分的改善幅度、子宮腺肌病癥狀表現消失時間、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不良反應例數、子宮腺肌病藥物治療效果等幾項內容作為觀察指標。
1.4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臨床治愈:子宮腺肌病癥狀在治療后消失,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體內雌激素水平、生育能力均已經恢復至正常狀態;臨床有效:子宮腺肌病癥狀在治療后明顯減輕,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雌激素水平雖然沒有恢復正常,但改善幅度超過50%;臨床無效:子宮腺肌病癥狀在治療后沒有減輕,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雌激素水平沒有任何改善,或病情惡化發展[4]。
1.5 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18.0軟件進行相應的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子宮腺肌病癥狀表現消失時間和疾病臨床藥物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對照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治療后(19.84± 4.25)d子宮腺肌病癥狀消失,該組臨床藥物治療計劃共實施(24.98±5.61)d;治療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后(14.57±2.64)d子宮腺肌病癥狀消失,該組臨床藥物治療計劃共實施(20.77±4.16)d。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藥物原因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例數對照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治療后出現7例藥物原因導致的不良反應,治療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后出現1例藥物原因導致的不良反應,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
2.3 治療前后痛經VAS評分的改善幅度對照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治療前后痛經VAS評分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前后痛經VAS評分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治療前兩組痛經VAS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痛經VA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痛經VAS評分的改善幅度比較(x±s)
2.4 子宮腺肌病藥物治療效果對照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治療后子宮腺肌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達到70.5%;治療組患者采用曼月樂環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后子宮腺肌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達到9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子宮腺肌病藥物治療效果比較
子宮腺肌病屬于臨床常見婦科疾病的一種,臨床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無論哪種方法在治療后病情均有再次復發的可能性,且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較差,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此,研究更加有效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5]。目前臨床對子宮腺肌病實施治療仍然是一個相對較為棘手的問題,藥物治療的效果通常不是十分理想,具有相對較大不良反應,從而導致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較差,而保守性手術治療后病情再次復發的可能性較大,根治性手術又無法保留生育功能。曼月樂環在臨床上也被稱為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屬于含有左炔諾孕酮的一種T型節育器,操作簡單,直接的作用于病灶位置,其含有的藥物總量可以達到52 mg,每天可以持續而穩定的向患者的宮腔內部釋放20μg的藥物,保質期可以達到5年左右,運用這一方法對子宮腺肌病患者實施治療,可以對患者雌激素受體在子宮內膜的合成過程產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使子宮內膜對血循環中產生雌二醇所具有的敏感性明顯減弱甚至完全喪失,并對子宮的收縮過程進行有效的抑制,使痛經等子宮腺肌病臨床癥狀表現得到有效改善[6]。同時聯合應用的米非司酮片,為人工合成的19-去甲基睪酮衍生物,微黃色,無臭無味,主要成份為米非司酮,屬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藥,具有與孕酮競爭受體而達到拮抗孕酮的作用,發揮內膜增生拮抗作用,還可抑制激素受體的轉錄和翻譯過程,使月經量水平明顯減少,子宮體積縮小,痛經癥狀緩解。曼月樂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病臨床效果顯著、安全,避免了手術治療切除子宮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損害,因此可作為子宮腺肌病保守治療的有效措施。
[1]蔡仕彬,何佳.子宮腺肌病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4,29(3):305-306.
[2]桂琦,劉洋,孫春意,等.曼月樂環治療子宮腺肌病75例臨床觀察[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5):115-116.
[3]毛卉,姜雯,王靜.超聲引導射頻消融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3,8(4): 434-435.
[4]蔡雪梅.血清CA125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4):467-468.
[5]張閣.血清CA125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112-113.
[6]李娟.聯合檢測CA125和CA199在子宮內異位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24):3969-39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