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麗,姚祥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河南永城476600)
探討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
梁慧麗,姚祥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河南永城476600)
目的探討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98名急性腦梗死患者分為拜阿司匹林聯合組(49例)和常規治療組(49例),給予拜阿司匹林聯合組患者應用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常規治療組患者則應用一般基礎治療+拜阿司匹林治療。對兩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拜阿司匹林聯合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組,且拜阿司匹林聯合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也被稱為急性缺血性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因腦動脈閉塞引起的腦組織梗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病癥,也是最為常見的腦卒中類型,大約占據了所有腦卒中的60%~80%[1],臨床研究表明,腦梗死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容易導致患者殘廢及死亡。對于該病的治療,臨床上主要采用相應的藥物抗血小板[2]。本文旨在探討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特選取我院的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了分組實驗,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有關診斷標準[3]確診,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98名急性腦梗死患者分為拜阿司匹林聯合組(49例)和常規治療組(49例),拜阿司匹林聯合組中男27例,女22例,患者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9.63±10.62)歲,發病時間1~23 h,平均發病時間(10.63±2.75)h;常規治療組中男28例,女21例,患者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58.95± 10.17)歲,發病時間1~24 h,平均發病時間(10.97±2.82)h,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臨床資料方面對比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治療組患者則應用一般基礎治療+拜阿司匹林,常規治療包括:靜脈滴注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由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70226;規格:17.5 mg)用藥量及頻率:20 mL/次,1次/d。同時加入0.5 g胞二林膽堿注射液(由長春大政藥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2026208;)用藥量及頻率:1次/d。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甘露醇、速尿及其他對癥支持療法,按照規范對患者的血壓、血糖、肝腎功能、心電圖情況進行檢測,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格:100 mg× 30 s)用藥量及頻率:150 mg/次,1次/d。持續治療2 w。
1.2.2 拜阿司匹林聯合組患者則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拜阿司匹林用藥劑量和方法與常規治療組一致,靜脈滴注氯吡格雷(由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23115;規格:25 mg)用藥量及頻率:75 mg/次,1次/d,持續治療兩周。
1.3 療效評價標準對兩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4]進行對比分析。其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5]進行,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0%為顯效,降低超過50%且低于90%為有效,若降低水平<50%為無效[6]。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17.0統計軟件加以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拜阿司匹林聯合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x±s)
2.2 兩組患者總體治療效果對比情況拜阿司匹林聯合組49例中顯效31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88%。常規治療組49例中顯效20例,有效1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75.51%。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拜阿司匹林聯合組顯著高于常規治療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c2= 6.3759,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總體治療效果對比情況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的危急病癥,病情發展非常迅速,在病情發作之后患者的腦組織局部血流的速度會迅速降低,從而引起血液循環受到阻滯,并進一步誘發血液粘稠度升高,從而引起腦血栓等多種嚴重并發癥,具有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對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臨床上主要的手段為溶栓治療,而如果患者的發病時間較長及病情程度較重時,采用常規的溶栓治療往往無法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急性腦梗死病情發生及發展過程中,血小板聚集產生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動脈粥樣硬化板塊的形成中,所以,在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抗血小板聚集非常關鍵[7]。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當屬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經過大量的案例表明,這兩種藥物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其中,拜阿司匹林是一類環氧酶抑制劑,其藥理作用主要是通過與環氧酶中的活性成分發生反應,進而對花生四烯酸代謝及血栓素A2的發生產生抑制作用,最終使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而動脈血栓的形成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拜阿司匹林只是單純的通過環氧酶途徑發揮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而無法作用因其他途徑導致的血小板聚集[8],同時,拜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依然能夠被其他聚集物激活,因此單純的采用拜阿司匹林依然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9]。
氯吡格雷則是一種噻氯匹啶的乙酸衍生物,該藥物屬于近年來臨床新推出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10],其藥理作用是通過結合血小板表面的ADP受體,從而使血小板的活化受到阻斷,并進一步對其他激動劑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產生抑制作用,最終達到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通過聯用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的方式能夠發揮兩種藥物各自的藥效,從而使治理效果得到強化協同,促使血栓得到溶解,達到良好的治療目的。通過本次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總而言之,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1]張陶莉,張春曉.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1,11(4):359-361. [2]張善朋,劉永生.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09,15(7):832-834.
[3]楊旺平.拜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80例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27(16):169-170.
[4]李娟.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聚集中的應用[J].醫學綜述,2015,15(19):3616-3618.
[5]肖春雷.氯吡格雷聯用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3,14(18):131-132.
[6]秦偉.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4,24(8):38-39.
[7]盧麗敏,武一平,林杰,等.氫氯吡格雷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 34(7):32-33.
[8]鮑建華.氯吡格雷與拜阿司匹林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的比較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1):197-198.
[9]陳章洲,吳水生.拜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進展性腦卒中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2):37-38.
[10]朱曉鵬.拜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3,25(1):128-1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