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梅,孫鳳,張文越,于大利,李冬
(大慶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黑龍江大慶163000)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效果
高秀梅,孫鳳,張文越,于大利,李冬
(大慶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黑龍江大慶163000)
目的探究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恢復的影響。方法將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平均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于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特殊護理,并觀察兩組患者血糖、血壓變化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通過對觀察組進行特殊的護理干預,其在接受治療過程中血糖與血壓都明顯趨于正常,低血糖、心絞痛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給予特殊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其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
護理干預;糖尿病;冠心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該疾病最為明顯的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質量減輕。糖尿病患者表現為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長期處于較高狀態,容易引發冠心病。同時,糖尿病也是冠心病很常見的并發癥,兩者互為因果關系[1]。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發時,其病情比單純的糖尿病或者冠心病要嚴重很多,預后也很差,死亡率極高[2-3]。相關調查表明,除了給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必要的藥物治療外,根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和需要,給予其相應的護理措施可有效促進病情的康復。因此,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特殊護理干預尤為重要[4]。本文旨在探究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響作用,以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并將其按隨機原則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實驗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25~50歲,平均年齡(37.23±2.25)歲;病程3~25年,平均病程(12.36±1.33)年。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26~50歲,平均年齡為(37.52±2.66)歲;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2.53±1.39)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將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告知患者、按時提醒患者服藥、為其提供安靜、整潔的治療環境等。實驗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特殊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常規護理對所有入院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的知識,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自身疾病相關治療方法,同時觀察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病情變化、基本生命體征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生活習慣、興趣愛好、飲食偏好等基本信息。
1.2.2 運動護理患者的運動量應因人而異,健康程度不同,運動量與運動強度也不同。但所有患者都應進行的是有氧運動而非劇烈運動,如散步、體操、太極拳等。運動最好安排在飯后1 h,時長以半小時左右為佳,同時應有家屬陪同。
1.2.3 飲食護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飲食極為講究,應定時定量用餐,除了每日攝入總熱量要均衡、穩定之外,還應忌高糖、高脂、刺激性強的食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煙酒等,同時給予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1.2.4 心理護理由于糖尿病是一種不能根治,只能進行藥物控制治療的疾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比單純的冠心病嚴重許多,因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常常處于一種焦慮的情緒之中,進而對治療失去信心,不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而當這些負面情緒積累時間過長,便會影響身心健康。因此,在對這些患者進行軀體治療的同時,醫護人員應該多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互動,增加他們的信心,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1.2.5 用藥護理在護理的過程中,應當告知患者其所服用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用藥方法、用時用量等,從而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按時服用降壓、降糖藥物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應加強病情觀察,根據患者的進食情況掌握降糖藥的劑量、時間,定期根據血糖監測的結果進行調整。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在治療過程中血糖和血壓的變化情況,以及低血糖、心絞痛的發生情況等。
1.4 統計學方法對所研究數據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時,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血糖、血壓比較通過對兩組數據的比較,發現觀察組血糖、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血壓比較(x±s,mmHg)
2.2 兩組患者低血糖、心絞痛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治療過程中,低血糖與心絞痛是兩大極易并發的疾病。經過對兩組護理效果觀察,發現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遠低于對照組。其中,實驗組患者并發低血糖1例,冠心病1例,總發生率為5.70%;觀察組患者并發低血糖3例,冠心病為6例,總發生率為2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內科疾病,一旦發病,就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等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為危及生命。由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對自身疾病了解不夠全面,若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護理不夠專業與細致,則會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導致該疾病的治療效果得不到提高。因此,對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應給予特殊的護理干預[5]。
特殊護理干預是一項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主要對象,站在患者的角度為其提供科學、優質的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常規護理、運動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等[6]。常規護理幫助患者對疾病獲得進一步了解;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有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治療達到更佳的效果[7];飲食護理幫助患者合理地控制飲食,能夠有效地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從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運動護理保證患者每天都能進行適當的運動,對患者病情的控制十分有益,運動不僅可以增加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利用,還能促進血脂代謝與血液循環,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用藥護理幫助患者正確服用藥物,有益于病情的好轉[8]。由上述可知,該護理方法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病情,以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對治療有極大的幫助,是一項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
本研究通過對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全程特殊護理干預,發現實驗組患者的血糖、血壓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且低血糖與冠心病的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特殊護理干預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治療中能發揮較大積極作用,值得推廣使用。
[1]劉獻紅,李曉亞.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204-205.
[2]劉莉.全程護理干預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6,29(2):362-363.
[3]李玉梅.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臨床效果評價[J].護理論著,2016,15(93):152-154.
[4]張彥穩,張勛,杜書朋.全程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6,9(4B):91-92.
[5]吳艷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05(170):170-172.
[6]馬元玲,王龍秀,牛翠翠.預見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研究[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37(1):70-72.
[7]熱依漢古麗·阿卜杜克力木,古麗努爾·熱木圖拉.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0):144-145.
[8]李彥芳,沈小梅.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及冠狀動脈病變特點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 (11):1319-132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