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路麗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逐漸向著生活化方向發展,數學生活實踐課程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實踐課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文章從四個方面入手,對新課標下數學生活實踐課程的應用進行詳細的論述,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新課標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數學教學必須能夠聯系生活實際,以生活實際為基礎,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通過生活實踐課程,能夠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學習場景,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構建自己的數學學習模式,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運用能力。基于此,加強對新課標下數學生活實踐課程應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1.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必須聯系生活實際
高中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過程中,迎合新課標要求,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保證教學整體的實用性,勿要形式主義泛濫,影響整體教學效果。高中數學生活實踐課程中,選擇的生活實例應該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同時也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夠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
例如,有些教師在新課導入過程中,采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圖片,構建非常熱鬧的生活場景。盡管能夠提升學生的注意力,但是也會對學生思維能力拓展產生影響,讓學生無法準確地把握學習目標,對整體教學效果無疑存在一種破壞效果。
2.創設生活化教學場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高中生在思維層面上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感受和經驗,通過簡單的實踐操作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數學思維。同時,學習是學生對外界事物認知的過程,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自行構建數學知識結構,對其數學學習效果具有很強的提升作用。此外,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讓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小組探討、合作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對提升教學整體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概率》這一章“隨機事件的概率”單元學習中,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踐活動,比如拋硬幣。小組成員明確分工,有的操作拋硬幣,有的進行記錄,有的負責計算概率。通過這一過程,學生能夠對隨機事件有直觀的感受。
3.加強對教材的利用,加強生活實踐
教材為高中數學教學提供了基礎,發揮了引導路線的作用,是教師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工具。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加強對教材的運用。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材中包含的理論知識更多,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同時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為生活實踐課程開展奠定了基礎。這要求數學教師對教材深入挖掘,發揮教材的功能性作用。
例如,新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例題,為了結合生活實踐,提升學生對例題的掌握水平,教師可以將這些例題作為生活實踐的模板,讓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合作下,將題目改編成生活實際問題。如概率問題聯系生活中彩票中獎、比例問題聯系商場的打折銷售等。通過這種探究性方式,讓學生認識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還能幫助其對實際數學知識深入探究,掌握這一知識點用法、技巧等。
4.高中數學作業布置生活化嘗試
課后作業是提升學生數學成績的“必需品”,在教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活化教學方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還可以設法在課后作業布置上找找靈感。教師可以根據生活經驗,結合高中生年齡特點以及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課后作業,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同時進行知識的延伸。
例如,在學習函數相關內容時,設置了這樣的課后練習題:我校打算購買一批課桌,市場價為每套600元,現在有A、B兩個商家競標,A商家優惠條件為50套以下的數量不打折,超出50套的部分,享受8折優惠;而B商家優惠條件為每套9折優惠。假設兩個商家提供的課桌品牌、質量、售后等相同,你是校采購部門的負責人,你要如何選購?同時請說明理由。通過這個問題的設置,聯系了生活實際,同時還提升了學生的運算、消費決策能力,發揮了數學運用功能。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數學生活實踐課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整體效率。在具體運用過程中,不僅需要保證教學內容生活化,同時在教學方式、課后作業等方面,應發揮生活化教學法的優勢,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龔海院.淺談如何進行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版),2015(11).
[2]李雁江.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才智,2014(34).
(作者單位:甘肅省西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