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教育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國內初中英語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授課被相互獨立,在灌輸式教學模式的“促使”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長此以往必定會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斷消失,不僅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很難提高。筆者認為把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引入初中英語課堂,可以強化師生之間的聯系,在互動教學模式中,置學生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創造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筆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互動教學模式的內在含義,然后探討了初中英語課堂的互動教學模式,以期進一步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我,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拓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習興趣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要實現此目標,就需要英語教師擺脫傳統英語教學思想和模式的束縛,煥發英語課堂的生機,有效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而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是實現這種目的的最佳方式。新課程要求教師建立新型的師生觀,即互動平等、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師生關系和教學關系,只有在這樣平等、和諧、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中,學生才能勇于提問、敢于發言,教師的教學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予以補充、指導和糾正,真正做到師生有效互動,才能發揮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深入貫徹新課改思想,領悟素質教育精神。筆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互動教學模式的內在含義,然后探討了初中英語課堂的互動教學模式,以及課堂的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以期進一步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我,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 互動教學模式的含義
所謂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指的是把課堂教學看成動態的過程,統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互動教學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進行調節,促成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生和學生互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在學生個性成長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獨立思想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
把互動教學模式引入初中英語教學中,指的是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不僅均是主體而且均是客體,以便于二者相互交流,共同參與課堂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發揮的作用同等重要,有效的完成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就需要兩者有機結合,有效互動。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更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需求。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建立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提高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建立高效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教師都是惠及長遠的大工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時代在改變,教學思路也在隨之不斷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教學能力優勢,不斷探索,才能得以不斷完善。
2 初中英語課堂中的互動教學模式
互動教學模式主要是課堂互動,為了實現課堂教學設定的目標,使用的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相互理解,相互互動的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輕松、自然、不拘謹,敢于發問,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始終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同時保障教師處于最佳的教學狀態,隨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實時狀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及時為學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導。這對課堂教和學效率的提升極為重要。由于“互動教學”獨有的特點,我們需要根據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基于實際的教學環境、目標等,靈活的采用互動模式。
2.1 巧設問題,提速互動課堂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我們最常見的“互動”方式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答問題。以教學目標和內容為基礎,把生活、環境等引入問題之中,啟發學生智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發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活動,在互動交流問題的過程中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實現學生和教師的雙重交流、互動,充分利用問題提升課堂互動質量,提升教學效果。巧設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備課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上課時卻不能完全遵循教案,因為課堂突發狀況是經常發生的,只有隨機應變,因勢利導,才能最好的發揮課堂教學效果。
2.2 把握角色轉換,演示精彩課堂
世界上語言學家曾指出:學習除母語外的最好、最理想的方法是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的學習活動。學校安排的課堂時間畢竟有限,所以就當前而言,初中生學習英語對環境的需求學校暫時無法完全滿足。就初中英語的學習而言,轉化和定位角色可以把這一不足很好的滿足,我們需要以實際為基礎,以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通過扮演所學教學內容中的角色,然后在相關角色的配合下實現互動教學。對課文進行背誦或者演講的時候不能簡單地背誦和復述學過的內容和知識,而是對學生進一步進行定位,讓其以作者或者教師的角度進行背誦和復述內容,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內化學習知識,更有利于學習質量的提升。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打造生動、激情的初中英語課堂。
2.3 加強群體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學生對英語進行學習的時候,受限于年齡,教師一般會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幫助和促進學生學習英語。其一,組建英語學習小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內容為基礎進行有效的談論,保障每一位成員都可以積極的參與團隊之中,有效的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重拾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也能提升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有利于英語語言學(下轉頁)
(上接頁)習的生活化,端正學生英語學習的態度。其二,以英語課堂的要求和特點為基礎,擴大活動覆蓋面積,以課堂學習的知識、社會環境以及節假日等為基礎組織英語晚會,針對社會上的問題,選擇合適的主題舉辦辯論會等,這不僅讓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有效的提升,更引導他們關注社會、熱愛生活,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上極為有利。
2.4 鼓勵師生互動,爭取互利雙贏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能明確感覺到師生關系對學生長遠發展的巨大影響力,而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是師生關系是否和諧的關鍵。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是建立課堂師生和諧關系的開始,但是師生互動不應該僅僅存在于課堂上。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電腦、微信、QQ、MSN等交流工具為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提供了無限可能。課余飯后學生都可以通過便利的通訊交流平臺與教師交流自己學習上的所感所得,所疑所獲,請老師及時的予以指導,也可以在學習之余跟老師談談心,談談生活上的感悟。通過這些看似平常的互動,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動態,及時的為學生解疑答惑,指點迷津。當然,師生互動并不僅僅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生獲得進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時候,學生的一些困惑也可以為教師開闊教學思路創設靈感。有效的師生互動對師生雙方來說都助益無窮,只要教師有心,總會找到與學生溝通的適合的方式。
此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對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師的理論研究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有針對性的輔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培養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轉換學習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并針對教學實踐不斷調整教學指導方向,在教學能力提高的探索中不斷開辟新的篇章。
3 結語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勇于摒棄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革新教學理念,有效的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互動性和應用性。在信息化時代,教師應該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抓住發展機遇、迎難而上,積極轉變教學思路,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多一些引導、少一些說教,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應用是我們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只有讓學生大聲勇敢的說出來,才能盡顯英語語言工具的魅力。因此教師應積極的使用教學互動模式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會學、會說,敢學、敢問,不斷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取得新的進步。
(作者簡介:吳娉(1978-),女,福建省壽寧縣人,福建省惠安張坂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