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超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213)
全人發展視域下高校休閑體育價值與開展路徑
張龍超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213)
目前,健康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休閑體育作為運動參與內容、參與時間靈活的運動方式,成為社會文明發展的一種新常態。大學生作為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落腳點。本文從全人理論出發,在分析高校休閑體育價值的基礎上,就全人發展視域下高校休閑體育的開展路徑進行了研究,以期為促進高校大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層面的參考。
全人發展;高校;休閑體育;價值;路徑
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加大對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在堅持以人為本全人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提升全人教育對高校大學生綜合素養的促進。因此,創新高等院校休閑體育教學路徑,加大對高校休閑體育教學內容的創新與豐富,是提升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效益,培養高校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策略。全人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理念的代表之一,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在注重個體社會價值與人的價值基礎上,關注個體的智力發展、情感發展、社會適應能力與潛力空間挖掘。從高等院校休閑體育教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分析,休閑體育教育與活動的開展符合全人教育理念的要求。休閑體育教育具有以下3個特征:(1)高等院校休閑體育是以發展高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意識、傳授休閑體育理念、技能的重要工作;(2)全人教育視域下的休閑體育教學活動,是促進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與社會適應能力提升的教育實踐;(3)全人教育是以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興趣、人際交往能力為目的。
一直以來高校的休閑體育教學都是更加重視休閑體育的實踐教學,而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就有所忽略。但是實踐是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的,理論也是來源于實踐的。而且在高校休閑體育教學過程中已不斷證明,休閑體育的實踐是具有更加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學生在休閑體育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和積累出來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基礎知識,實踐的休閑體育訓練就只能是流于簡單的模仿和重復的訓練,學生是很難形成自己對休閑體育運動技能的理解的,其提高的程度也將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的學生在今后步入社會也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大學生的相關的職業能力的需要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因此,在休閑體育教學中注重對高校學生全人發展的知識與技能的講授與練習。可以說全人發展視域下的休閑體育教學是建立在休閑體育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基礎上的。
在強調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實踐經驗,尤其對高校休閑體育運動而言,實踐經驗也是決定休閑體育技能好壞的關鍵。只有在真實的休閑體育比賽或者是休閑體育活動中,學生才能體會到實踐中的多變性,才能刺激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應用。而且現代的教學目標也是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機體協調能力,以便今后在工作中可以勝任相關的職業要求。全人發展視域下的休閑體育教學,就是要合理的安排休閑體育基礎知識和休閑體育實踐練習的比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和交流理論,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問題。
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運用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是由于不同的學生的認知能力的不同造成的。認知能力高的學生就會很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和記憶的方法,還能夠快速的將理論和實踐融合在一起,而對認知能力較弱的學生,要想掌握一定數量的知識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全人發展視域下的休閑體育教學,就要求高校的體育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可以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認知,獲得正確的休閑體育理解,增強認知能力的發展,同時也鍛煉了學生間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雖然休閑體育教學對高等院校的學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塑造都有極大的好處,但是也同樣要注意對課程內容的安排。現在的學生都比較有主見,會從內心里拒絕重復枯燥的休閑體育教學內容。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師在設計休閑體育教學的課程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需要,設法將休閑體育教學的內容設計得豐富多彩。體育教師可以多從生活中獲取休閑體育的項目來讓學生進行體驗,增強學生對休閑體育參與、技能與品位的理解和感受,這樣才有利于學生休閑體育參與興趣的提升。在休閑體育的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可以自己來決定事態的發展方向,也可以從其他同學那里學到更多的處理方法,既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又有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休閑體育的技能與知識。
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師在推行休閑體育教學時,可以更多的利用現代化的手段,而不必局限在某一種方式上。多元化的休閑體育教學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提高休閑體育的教學效果。例如,一些探險類等休閑體育項目,可能受到教學條件等限制無法讓學生親自去體驗,體育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技術,將這些休閑體育的場景進行信息化,并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而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而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學生的記憶,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休閑體育參與興趣。同時,在高校休閑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多樣化的休閑體育教學方式,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將師生的關系拉的更加緊密些,有利于形成和諧的校園環境。
全人發展視域下的高校休閑體育教學評價,主要關注大學生平時的休閑體育學習態度和實踐狀況。要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的結果參考,來給學生展開教學評價。例如,有病假、事假等特殊情況時,大學生在征得體育教師的同意后可以請假,但要利用課外時間自己將學習內容補足。但是對那些無故缺課的大學生則必須將缺的課時全部補足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而休閑體育學習態度則是關注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是否能夠自主的進行休閑體育鍛煉,是否能夠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是否能夠自主的在課外時間進行鍛煉,還包括克服困難的情況,吃苦奮斗的態度等,都會在評價時被考慮進去,有利于大學生人格的完善。
在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利用好休閑體育教育這一抓手,促進大學生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知與轉變,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斷提升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舉措。
[1] 秦志華.對“休閑”“休閑體育”“體育休閑”內涵界定的研究[J].運動,2015(12).
[2] 張璐璐.體育休閑價值研究分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1).
[3] 徐濤,張世忠,楊喜軍.休閑體育視野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11).
[4] 楊華,王思遠,趙晹.不同地域大學生對體育休閑活動需求的研究——以寧波大學和浙江師范大學為例[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5).
G807.4
A
1674-151X(2017)15-08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43
投稿日期:2017-06-16
張龍超(1967—),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