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孫宇++于辰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審計數據、方法都發生了新的改變。審計人員如何應用大數據、智能分析等技術,顯得更加重要。本文通過分析新時期的審計特征,從審計數據、分析目標、數據模型等方面,對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項目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審計;大數據;數據模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23
[中圖分類號] F2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3- 0056- 03
1 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特征
傳統審計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對被審計對象原始數據的獲取,在信息數據未歸集的條件下,如何準確獲取審計所需數據一直是困擾審計信息化的難題之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審計數據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具有分布廣、數據量大、集成度高、更新快等特征。在大數據環境下,非現場審計將逐漸成為主要工作方式。審計不再局限于憑證、賬面、財務系統等信息,信息化審計極大地拓展了審計視角,能更快地挖掘出被審計單位的全部業務信息。審計方法從“抽樣審計”逐漸轉變為“全面審計”,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審計變得更加簡便,數據更加準確、全面。大數據環境下持續性審計將成為現實,審計人員可以利用云數據掌握公司的運營狀況、風險變化等情況,對內部風險及時分析預警,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因此,積極應用“云計算”、數據挖掘、智能分析等技術,能提高審計效率;而探索多維度、智能化數據分析方法,加強對各層級、各系統間數據的關聯分析,更能增強感知風險的能力。
2 審計數據分析類型
審計數據分析按照其操作方法、實現工具、與審計經驗結合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查詢型分析:審計人員借助業務信息系統或財務總賬,訪問和查詢數據記錄,進行篩選、查找、排序、核對、抽樣、統計等操作性分析。這是對審計項目進行總體分析,具有直觀、簡易的特點,但缺點是審計思路呈線性結構,數據量較大,不易發現問題線索。
驗證型分析:審計人員借助工作經驗首先提出風險點,然后根據相關數據來檢查風險點,從數據中確定審計事實。驗證型分析的關鍵,是要能提出合理的風險點,這與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和經驗積累息息相關。
挖掘型分析:審計人員以海量數據為基礎,進行深層次數據分析,從不同的角度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數據進行挖掘,并以直觀易懂的形式展示分析結果。
3 審計數據分析模型
根據審計數據分析類型,通過對數據的查詢、驗證和挖掘,建立更直觀的數據模型,結合審計目標尋找疑點,進而評估被審計單位控制風險、揭示制度問題等。建立數據分析模型,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
3.1 采集數據,掌握整體情況
采集被審計單位數據,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物資出入庫、經營管理、內部控制等進行總體分析,把握全局,形成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物資、內控的整體印象。
3.2 發現問題線索,確定審計重點
在整體掌握的基礎上,通過復核、對比、計算等數據分析手段,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整合,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從而發現問題線索,確定審計重點。
3.3 核實問題線索,評估控制風險
對數據模型分析中發現的異常情況,通過現場審計獲取證據予以證實或者排除,進而評估控制風險、揭示制度問題。
以上三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的,只有在掌握整體情況的基礎上,才能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確定審計重點,并對審計重點進行核實,進而實現風險評估。
4 實例分析
2016年8月,對X省電力公司所屬集體企業A、B公司總經理任期經濟責任履職情況進行了審計。此次審計按照標準審計流程,結合已有審計數據,對各系統間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通過審計軟件及業務信息系統獲取更直觀的數據,建立了“三重一大”事項、物資采購及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財務管理、三公費用管理等審計數據分析模型。
4.1 采集數據,掌握整體情況
審計組根據經濟責任審計要求,采集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等數據,掌握被審計單位整體情況。將采集的數據導入Excel,運用其各種功能,得出如圖1、圖2所示結果。
4.2 發現問題線索,確定審計重點
在總體掌握的基礎上,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整合,通過對數據進行指標分析、對比,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發現問題線索,確定審計重點。
分析結果如圖3、圖4所示。
從分析結果看出,A公司資產負債率不高,但負債總額較大,存在一定的風險;銷售凈利率較高,說明該公司收益水平較高;資產凈利率較好,資產的利用效率較高,該公司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B公司資產負債率較低,該公司成本較低,風險小,償債能力強,經營較為穩健,投資行為比較謹慎;銷售凈利率較高,收益水平較高;資產凈利率較好,資產的利用效率較高。
4.3 核實問題線索,評估控制風險
在總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審計重點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發現問題線索,進而評估風險,揭示制度問題。分析結果如圖5、圖6所示。
從審計問題分布圖中可以直觀地發現,A公司在物資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問題涉及的金額比重較大,其次是財務管理、三重一大、三公費用、薪酬福利方面的問題。因此,該公司在關注各方面問題的同時,應重點關注物資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問題。
從圖6分析結果發現,B公司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涉及的金額比重較大,其次是三重一大、物資及合同管理、薪酬福利、三公費用方面的問題。因此,該公司在關注各方面問題的同時,應重點關注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
5 結 語
在大數據環境下,運用審計數據分析的前沿理念和技術,開展數據分析和挖掘,致力于構建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審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審計的效率和質量。審計人員通過總體分析、關聯分析、趨勢分析、多維分析等,從整體上把握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審計重點和疑點,為客觀、真實評價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提供了數據支撐。利用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可以使審計報告更有說服力,問題定性更加準確、審計效果更加明顯。
主要參考文獻
[1]馬瀅,喬羽.大數據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新經濟,2016(27):73-74.
[2]劉大江.數據分析為精準審計導航——隨州市某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紀實[J].審計月刊,2015(9):26-27.
[3]陳偉,SMIELIAUSKAS Wally.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數據審計:機遇、挑戰與方法[J].計算機科學,2016,43(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