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善禮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了使學生更好的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本文首先對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影響因素 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86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有效對青少年進行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更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信息技術人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了使學生更好的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本文首先對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影響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就目前信息技術教學而言,最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使課堂教學得到快速發展。
(一)信息技術課時偏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作為學生學習多種知識與技能的關鍵時期,因為要進行多學科的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時間比較緊張。信息技術不僅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而且是一門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學科,想要使學生掌握好這門學科,首先應該有必要的學習時間作保障。而目前學生每周上信息技術課的時間卻十分有限,有些學校每周只安排了幾節課的時間,時間不足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二)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聯系不密切
信息技術需要學生首先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進而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際操作,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然而目前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理論與實際操作教學聯系不夠密切的情況。例如: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完全不對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指導,而對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教學的過程中,整節課時間學生都在進行操作。不管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單純地進行實際操作,都會使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單純的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既無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無助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同時學生單純地進行實際操作也無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
(三)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機會較少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腦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依然存在學生進行有效操作的機會較少的情況。在學校的上機實踐對學生學習產生重要影響,也是學生信息技術專業技能掌握的關鍵所在,尤其是難度較大的一些操作步驟,更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目前學生在學校進行上機操作的機會不多,影響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
(四)學生在計算機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創新
學生是一個富于想象力的群體,而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發展十分迅速的學科,為學生發揮想象力進行創新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于學生而言,進行自主創新的意識并不強,想要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尤其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而就目前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而言,教師將注意力集中于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并不注重通過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對學生在信息技術領域積極的進行創新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解決目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因素的具體措施
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人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一)保障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時間
為了使學生有效進行信息技術學習,應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首先在課時設置方面,學校相關方面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課時設置,尤其是增加實際操作課,保障學生有進行實際操作的機會。另外,信息技術雖然沒有列入升學考試的范圍,但是依然要受到師生高度重視,切莫將信息技術課成為其他學科學習的時間。只有在課時上為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提供了保障,才能使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二)將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
理論與實際具有高度的關聯性是信息技術學科的一個重要特征,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針對目前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以將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的情況,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讓教師認識到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的重要性,并切實的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一邊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一邊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在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為學生提供更多進行實際操作的能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進行實際操作的機會,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室的作用。學生只有通過實際的操作,才能發現知識盲區,教師要采用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在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并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
(四)引導學生在計算機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有效創新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不管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還是在學習實際的操作技能的過程中,都能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學生個人而言具備了更高的創新素質,為學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創造了更多的獲勝機會。對于信息技術學科而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信息技術學科發展的保障,只有培養出更多具有創造力的信息技術人才,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科發展。
信息技術是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應該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目前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還有很多種,教師應該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升,為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