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摘要 現階段,高職“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存在著教學內容和護理工作銜接性不強、師資隊伍不健全等不足之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彌補以上不足,在教學時,應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計算機輔助教學法、全真與仿真教學法等多種先進高效的教學方式,既能保證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基礎上,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 教學一體化 高職 基礎護理技術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56
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基礎護理技術”是一門基礎性的必學科目,其中涵蓋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常常用到的基礎護理技術約40余項,在這一課程的學習中,學生能夠學會自己日后工作中所必備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教學時,老師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
1“教學做一體化”模式概述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就是為社會提供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及相關實用性技能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所以在“基礎護理技術”的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在教學時,理論的學習必須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邊學邊做,一邊實踐一邊探究?!敖虒W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目前各高職院校正在積極探索并且逐步推廣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學場所與實訓基地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邊操作,讓老師進行現場指導。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符合高職院校的教育要求,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及實踐能力的提升?!盎A護理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高的學科,其中涵蓋了學生在日后工作時需要應用到的各項基本技能,這一科目的學習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護理專業程度,影響到護理專業的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現代化醫療服務的要求,因此必須轉變教學模式。教學做一體化,將知識的傳授與學生的學習實踐結合在一起,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保證了教學質量,一舉兩得。
2高職“基礎護理技術”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分析
2.1教學內容和護理工作銜接性不強
在“基礎護理技術”的教材中,為了便于學生的學習,各個護理知識點之間都是獨立的,但是在實際工作過錯中,護理操作其實是相互聯系合為整體的。因此,如果老師在教學時,不注重教學內容的結合,一味地按照教材章節進行填鴨式教學,會讓學生在面對真實的護理工作環境時不知所措,不明確護理工作的流程。教學內容和護理工作銜接性不強,教學知識點不連貫,是高職院?!盎A護理技術”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典型問題,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各個單項護理操作技能,卻無法應對自己的工作。
2.2師資隊伍有待健全
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基礎護理技術”的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的醫療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但是,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說,這一科目的任職教師都是醫學院本科或碩士畢業的應屆生,基本上不具備臨床實踐經驗,“雙師型”教師缺乏,師資隊伍力量薄弱,無法完全滿足“基礎護理技術”的教學需求。而有些教師,雖然擁有專業的臨床經驗,獲得過護理技師職稱,但是在長期教學過程中,也逐漸脫離了臨床護理工作。在醫療水平飛速提高的今天,臨床護理的工作流程及技術標準在不斷完善,這一類型的教師已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無法發揮自己作為“雙師型”教師的優勢。
2.3實訓條件有待改善
在學習“基礎護理技術”這一科目時,學生理應在學習理論知識之后進行實操,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實訓條件仍有待完善,要么是實訓基地面積小,要么是教學設備配置不全,完全無法滿足學生實訓的要求。此外,在簡陋的實訓條件下,老師由于條件不足,無法要求學生完整地練習所學的護理技能,實訓要求也會相對降低,導致學生根本不重視此次實訓,沒有自己動手操作的興趣,嚴重影響到實訓教學效果。在醫療機構中,所用的醫療設備等不斷更新,作為實訓基地,就應該模擬現階段醫療機構的病房環境和設施配備,這樣一來耗資甚大,學校無力承擔這一費用,因此實訓基地教學設施配置極其不完善,且更新速度緩慢。
3將“教學做一體化”模式應用于高職“基礎護理技術”教學的內容確立
3.1確立護理工作流程
在學習這一課程時,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護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一般情況下,患者到醫院就診,其流程為門診一住院一出院,也就是說基本的護理工作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開展的。從整體的醫療護理流程,再細化到日常護理工作流程以及特殊護理工作流程中,其中又涉及到不同類型患者的護理需求,這些都是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點。
3.2確立工作過程
根據實際的護理工作時間,可以將其工作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①護理評估;②護理診斷;⑨護理計劃;④護理實施;⑤護理評價。老師應該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護理思考路徑,嚴格按照以上過程進行護理實訓。
3.3整合護理教學內容
在學習“基礎護理技術”這一科目時,其中的知識點都是單一的,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這些單項的知識點和技能其實都是一體的。比如說在骨折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就涉及到醫院環境及病人出入院護理技術以及多項日常護理技術(比如預防和控制醫院內感染、保護具的應用、臥床病人更換床單法等)。護理是一項整體性合格、系統性較強的工作,在確定教學內容時,老師應該適當地整合教學內容,循序漸進設置實訓項目。
4將“教學做一體化”模式應用于高職“基礎護理技術”教學的策略
4.1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方式就是將課程的學習劃分為一個由學生主導的獨立項目,把課程教學的理論學習與實踐串聯在一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理論知識,以團隊的形式在課前自學,在課后進行實訓。在這一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則充當了一個引導者和監督者的角色,在課前,根據這一課時的學習內容,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由老師評價學生的自學情況,指點迷津,并且為學生展示護理技能的操作過程和操作規范。下課后,學生自行組織到學校的實訓基地或者是見習醫院進行實訓,接受實踐的檢驗,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如有疑問,可采取查閱資料或詢問老師的方式,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
4.2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旨在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提升對護理工作的認知,愛上這個工作,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樹立正確的護理服務觀念。在教學時,老師應該依據課程的教學情況,在學生現學知識的基礎上,選取較為經典的教學案例,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分為數個小組,讓學生發現這一案例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練習案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護理技能。比如說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設計到血壓的評估及異常時的護理這一章節的理論知識,同時需要用到諸如皮膚衛生、口腔衛生、褥瘡預防等基本護理知識的應用。此類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團隊中共同完成一個常見護理案例的實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讓學生提前體驗自己的工作氛圍。
4.3計算機輔助教學法的應用
在“基礎護理技術”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醫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護理工作中的必備基礎技能。在課堂上,一些較為復雜或者是需要醫療器械輔助的護理技能,是無法進行現場演練的,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法。在多媒體上,老師可以播放一些有關護理知識的圖片或者是視頻,讓學生直觀清晰地學習護理技能,以便在實訓時能夠明白自己應該怎樣操作。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內容的豐富化,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多種素材,而且通過聲音、視頻等多種感官上的刺激,能夠讓學生提前適應自己的工作環境。比如說,播放重癥危急患者的搶救視頻,讓學生跟著視頻在腦海中演練搶救時的護理流程及操作,適應搶救護理工作的危急情境,提高自己的護理操作速度。
4.4全真與仿真教學法的應用
全真與仿真教學法的應用,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理論知識且具備一定技能熟練度的基礎上。比如說皮下注射和靜脈穿刺,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之后,可以在老師的監管下,兩兩結成小組進行練習,作為同學,彼此有更多的包容,而且能夠通過總結對方的錯誤提升自己的技巧,同時真切體驗到患者的感受,督促自身提升自己的護理技巧。而在學習某些單項技能是,比如說幫助病人更換臥位、冷熱療法等,可以在實訓基地進行演練,由實習帶教老師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指導,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同時讓學生學習除了護理技能以外的護理技巧,比如說與患者及其家屬的語言、行為溝通等,切實提高學生的護理服務素質。
5結語
護理專業是近年來高職院校較為熱門的一個專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應該從學生抓起,切實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服務品質和醫學素質。“基礎護理技術”是護理專業的基礎性科目,知識點掌握要求高,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邊學邊做,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提升了其護理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