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
【摘要】近年來,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率持續上升,學生傷害事故防范工作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在進行學生傷害事故防范時,教師需要從從多個方面入手。因此,本文從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入手,提出相應的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具體的防范措施,為促進體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提供合理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防范策略
0.引言
體育課程是初中階段必修的課程,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運動的習慣,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初中體育課堂上經常出現學生傷害事故,最終引起了各種糾紛,影響學校教育的正常秩序。基于此,學校需要重視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的防范措施的開展,通過合理有效的對策減少傷害事故發生概率,促使學校體育教學活動能夠正常開展。
1.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方面的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開展教學活動,過大地增加體育教學的難度,并且提高學生的要求,遠遠超過學生運動負荷量,這類情況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傷害事故。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未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運動,或者在運動開始前,教師沒有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這些都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傷害事故[1]。(2)學生方面的原因。學生的安全意識、學習方式以及個性特點都是導致學生產生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學生沒有綜合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運動量遠遠超過自身的承受范圍,這容易產生傷害事故。同時,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與規范進行技術操作,最終導致傷害事故發生。
2.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防范策略
2.1 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衛生教育工作,通過教育促使學生了解到體育活動衛生性原則,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地進行體育活動[2]。其次,教師可以采用講道理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相關的理論知識,并使得學生重視對自身狀況檢查。當一旦發現同學發生異常情況時,要積極地向老師匯報。告知學生進行運動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預防運動損傷,并教導學生一些自我保護的方式。再次,針對體育教學課堂可能會出現的傷害事故,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大安全意識宣傳教育,每次上體育課之前,教師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進行安全教育,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教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升,明白掌握正確動作技術,聽從教師上課安排的重要性。
2.2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當學生在運動之前沒有做充分的準備活動時,學生很容易產生傷害性事故。基于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之前,不能忽視學生運動前的準備活動。教師要帶領并督促學生進行相應的準備活動,以運動項目的特點為基礎,促使學生進行適當的準備。通過活動關節、肌肉群以及韌帶等部位,使學生的機體功能都做好充分的準備。當學生的身體感受到熱度,并出現微汗就可以進行運動。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準備活動的開展,不能因為麻煩而不組織學生進行準備活動,從而加大了體育教學課堂學生傷害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2.3 合理地安排體育教學活動
合理安排教學活動,通過完善體育課程的相關規范,嚴格要求學生,這既有利于體育教學課程順利開展,同時也能預防學生出現傷害性事故。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促使學生都在教師的視線范圍之內,學生的行為在教師的可控范圍之內。對于一些散漫、不嚴格按照教師的規定進行運動的學生,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導方式。如:對學生進行個別教導,通過講道理等方式促使學生自覺地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活動。其次,教師在體育教學課堂,要密切地關注學生技術動作的操作正確性,及時地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動作行為,告知其正確的技術動作操作方式,使學生逐漸地熟練掌握動作要領。合理安排體育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體育動作要領,這有利于提升學生動作的正確性,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概率。
2.4 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
部分學生具有心臟病、血糖低等疾病,這些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為了減少這些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出現傷害事故的發生率,體育教師需要事先與學生班主任以及學校醫院進行聯系與溝通[3]。詳細了解學生身體素質狀況。針對近視眼、體弱多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學生,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給予其密切的關注,在布置體育教學任務書時,需要兼顧這些學生的身體狀況而定。由此可見,體育教師事先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對于減少傷害事故具有重要的意義。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總結有用經驗,采用有效的學生傷害事故防范措施,減少事故的發生率。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地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其次,在運動前,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充分地準備工作,使學生的各項機能都保持在充分準備運動的狀態。再次,掌握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減少傷害事故發生率,促使體育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地開展。
參考文獻:
[1]陳迪.淺談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防范策略[J].讀寫算,2017,21(30):210-210.
[2]李勇.初中體育課上學生傷害事故的防范與對策[J].教育科學,2016,56(12):119-119.
[3]安志華.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防范策略[J].科學導報,2016,58(9):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