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永萍
摘 要:互聯網+物流各項資源的互相整合,是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條件下對物流行業提出的客觀要求。而要整合物流資源,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本文以提高企業的營銷效率和效益為目標,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支持,通過對物流資源與互聯網資源的無縫化對接,讓物流企業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帶來的”智能化”紅利,從而提高企業的物流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物流資源整合;物流智能技術
一、物流、第三方物流和互聯網+解析
當前,各種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變革和革新,皆為互聯網思維不斷擴大和影響的結果。因此可以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或者說“傳統行業+互聯網”。很多傳統行業都在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改變原來的經濟形態,用新型的經濟模式來適應互聯網帶來的新環境,以便找到適當的發展之路和恰當的競爭策略。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企業的生產模式、經營模式等急需進行變革,很多企業較早的搭上互聯網+這艘快車,也有的企業還在試圖改變自己,以尋找更好地發展方向。對于很多物流企業來說,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實現與互聯網的無縫對接,使企業發展走上“互聯網+”的快車道。
物流,簡單理解就是指商品或物品在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完成其空間移動和時間移動,包括保障物品順利轉移或流動發生的各種相關活動。很多人認為目前的物流行業可以稱之“第三利潤源”,為了更好的利用好這個“第三利潤源”,出現了星羅棋布的專門從事物流活動的組織,形成新型的物流行業,即“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具有獨特的優勢,通過打造物流的各項環節即提升流程的操作專業化水平,具備了完整的物流設施設備;同時,有些物流企業已經建立自己的物流網絡平臺,能夠提供充分的信息來源,合理安排和利用資源,既能滿足各類社會組織從事物資轉移的需要,還可以降低運轉成本,減少企業在物資在運轉中的資金資源的占用,重新整合自己的運轉系統,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物流資源整合,將互聯網的技術優勢深度融合到物流各項資源之中,不僅可以提供物流企業運營中的信息數據,完成物流的各項業務操作;還能夠通過GPS、GIS來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用WMS信息系統完成商品的儲存管理等,提高運輸服務質量。可見,互聯網+已經成為物流企業快速發展的不可替代的趨勢,并成為一種新的社會經濟組織形式,正在加速物流資源優化,大大提高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二、我國物流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是一個經濟大國,各行各業快速發展,不僅經濟的體量很大,各領域也都達到了相當龐大的規模。為了實現各個行業發展的需要,物流領域也得到飛速發展,規模不能小覷。目前,我國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等均居世界第一,鐵路、高速公路的貨物發送量和周轉量在國際上有相對的競爭優勢。另外,由于沿海的經濟發展和水路運輸的發展是休戚相關的,近幾年水路運輸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也是首屈一指的。單從快遞業務來看,據統計,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40多億件,躍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300億件,穩居世界第一。可見,物流業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經分析不難看出,近幾年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其中技術水平和運輸能力的發展也是比較樂觀的,但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能力指標(LPI)來看,我國的物流增長方式相對還是比較粗放的,尤其是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還落后于經濟發達國家。
三、物流各項資源與”互聯網+”的結合體現
通過以上對我國目前物流現狀分析,明確了解了我國物流發展存在的利弊,未來我國物流企業若要快速發展,勢必將互聯網深度融合與物流領域中,借助計算機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發展物流功能,從而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也進一步提高物流服務質量。二者如何結合?
1.互聯網+物流信息技術應用
物流企業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可以在其作業流程操作中增加網絡軟件和硬件模塊,實現用于合作戶遠程控制和交易,更好地利用設備提供的最新數據自動采集分析功能,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提高物流企業的作業效率,從而提高為客戶的服務水平。這些信息平臺將有助于物流的倉儲、運輸等功能的完善和發展。
例如倉儲管理和配送管理中隨著手持終端設備的開發和與硬件系統的應用,使物流企業內部運作信息同步且準確無誤。物流企業通過物流業務處理APP系統,處理從訂單接受、倉儲管理系統、分揀業務操作、貨物運輸里程、庫存存貨管理、車輛調度調撥管理等業務;客戶信息的遠程登錄處理、客戶訂單數據交換、供應鏈管理及節點業務處理等等,都由互聯網連接起來完成。實現商品從入庫出庫整個倉儲管理環節的信息化管理,將分揀作業、裝卸搬運作業、攬貨派送作業等環節更加協調完整,避免了因為處理信息錯誤而發生不必要的無效物流。同時也使物流企業之間、電商與物流之間形完整聯動機制,使物流資源整合后形成了完整的資源共享。
2.物聯網+物流運輸系統應用
物流運輸功能是物流的核心部分,在物流運輸中,物流企業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運輸系統的機器設施設備接入互聯網,形成網絡化設備系統(CPS),在運輸系統中將GPS和GIS發揮到整個物流協調系統中,不僅順利完成車輛調度,路線規劃,而且將商品配送、運輸等各項環節可以自動交換信息和實施控制。現在的物聯網技術在加快物流運輸操作的同事,使數據信息的感知、傳送和分析優化配置,大大減少了空車往返,迂回運輸等不合理的運輸現象。
物流的各項成本預算中最難計算和控制的就是運輸成本。自從將GPS、GIS信息系統引入物流運輸系統中,其作用非同小可,不僅提高運輸效率,更重要的是更好地控制運輸費用和運輸成本,實現高效的運輸在貨物配送領域中的優勢所在。商品配送過程涉及的貨物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等環節等,在這種情況下,GPS信息系統可以將倉庫位置、倉庫的容量、裝卸、運輸車輛的調度和投遞路線的選擇,都可以進行有效的分配管理和決策,使物流企業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實現降低消耗并提高效率的目標。
3.云計算+倉儲管理應用
很多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打造自己的智能產品軟件服務平臺APP,這些APP軟件通過智能硬件設備提供統一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并實現各功能信息的互聯,產生協同協作互利效應,使物流系統中的倉儲功能各結點更加協調緊密,目前的WMS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在實現商品儲存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四號定位法、語音揀選法、紅外掃描法等技術在WMS信息技術支持下,實現了倉儲管理的自動化、高效率和智能化,。
目前物流企業利用WMS實現的立體化自動化倉庫管理,我們可以看到在自動化立體倉庫中自動叉車和升降機完成商品的揀選與存放。整個倉庫架構由貨架、巷道式堆垛升降機、出入庫工作臺和自動運進出系統構成。如此完整的現代化立體倉庫中,貨架內是標準尺寸的貨位空間,值得一提的是貨位的尺寸必須是標準化的,這樣叉車和升降機可以出入自由的完成貨物的存取貨物工作。要實現自動化物流在其過程中采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WMS倉儲管理系統)及條形碼技術的完美結合。采用計算機管理(WMS系統)對貨物進行管理,大大增強了對貨物的管理能力,互聯網下WMS加強了對商品的宏觀調控管理功能,商品從入庫到出庫的各個環節的順暢系統,使物流倉儲管理的各個環節統一協調完成。互聯網技術下智能倉庫異軍突起,隨著互聯網和物流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倉庫的管理更加自動化、智能化、人性化。倉儲管理中利用RFID技術,將每個商品標有條形碼和庫位碼記錄此物資的屬性,再結合RFID讀寫器做進出,分揀,盤點操作。這樣的一個技術支持可以說在庫存管理上有了一個質的突破,大大降低了出庫入庫盤點等帶來的人為操作誤差。
大數據時代云計算不僅帶給各行各業很大的方便,尤其對物流企業,效果更為顯著。
四、互聯網+物流資源的雙劍合璧之效
1.物流各項功能利用“互聯網+”轉型升級
不難發現:互聯網+在與物流的各項資源結合中,互聯網不僅使物快速“流動”,而且還要提升物流功能,在商品正常流動中盡量做到少動或者不懂,這句話似乎和物流的本質是沖突的,實則不然,在正常商品運轉流通中,如果商品“動”的較為頻繁,勢必造成商品的外包裝破損或整個商品的損壞,因此,我們要加強商品的少動且流動,將商品在運轉流通體系中減少裝卸搬運并使其功能轉型升級。
2.社會資源和物流資源利用“互聯網+”實現優化配置
互聯網將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企業最新準確的物流信息,實現社會資源和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將社會各項資源和物流資源相結合。
自動化和智能化物流趨勢加快了社會資源和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進度。就虛擬倉庫發展和應用未來的社會資源會越來越共享和便利。
3.利用“互聯網+”使物流成本降低
物流成本比較難以計算和掌控,乃至于出現了很多學說,什么黑大陸學說、冰山一角學說等等,說白了就是其成本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這里我們講成本,就不得不提到效益背反定律。在物流的效益背反定律中我們清楚知道物流本身是一種服務,服務的宗旨是不斷地提高服務質量和優化服務。但是這一宗旨也決定了如果將提高服務質量勢必要追加投資和成,而且物流的服務質量需要物流各功能優化來實現,如果其中一個子系統成本的降低必須考慮另一個子系統的成本追加,或者其服務質量的降低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無論哪個子系統的成本降低,都不能意味著物流總成本一定能夠降低。要想做到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還能夠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企業必須需要通過互聯網和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協調物流各子系統間的相互協調和高效運作。
近幾年物流行業魚龍混雜,規模不一、服務各異的物流企業不計其數,但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演變,很多規模比較小,服務相對比較落后的企業發展日益艱難,尤其不能更好地利用互聯網的小物流企業很難繼續生存下去,現在是大浪淘沙的時代,適者生存,劣者淘汰,生存下來的企業抓住機遇,抓住互聯網這個利器,只有將互聯網和自身企業的優勢結合起來,才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和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朱新民.《物流倉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2]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第三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
[3]馮同海.物流運輸管理.北京:立信會計出版社,2010年.
[4]鄧風祥.現代物流成本管理——消除“物流冰山”:獲取利潤之第三源泉[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
[5]沈波濤,張珍妮.供應鏈物流成本管理.商業文化,2012年(4):34-35.
[6]薄建軍.我國汽車生產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研究.山西財經大學,2006年.
[7]吳曉靖.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8]“互聯網+”激活更多信息能源光明網[2015-07-1].
[9]馬化騰兩會提案大談“互聯網+”.網易[2015-06-21].
[10]易觀國際董事長于揚:“互聯網+”關乎中國轉型之路.搜狐網[2015-03-27].
[11]國務院就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印發《指導意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1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