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延梅?全麗娜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一帶一路”戰略下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聯合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6EDE16);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應用型設計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項目編號:16Q213)
摘 要:信息化、網絡化使得國際貿易愈加頻繁,跨境電子商務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針對跨境電商的特點,總結了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數量、專業及語言方面,以此為培養目標,最終構建了政府、企業和高校三個主體的聯動培養機制。
關鍵詞: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機制
一、引言
自2015年3月“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使得中國的對外經濟貿易更加頻繁,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也不斷增加。并且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和全球經濟的發展,使得本就與中國關系密切的俄羅斯之間的貿易互動變得越來越頻繁,并且中國也躍居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由于電子信息技術的深入,使得在中國作為新興產業的跨境電子商務也逐漸發展起來,而發展的關鍵是人才,所以中國需要制定人才培育聯盟機制,加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
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消費者是跨境電子商務的主導者,其信息化技術高且傳送信息及時,所從事的主要業務是企業與企業即B2B之間的交易。為此,跨境電商人才必須德才兼備,在維護家國利益的基礎上,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及合作者利益。跨境電商人才需兼備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國際物流等專業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指導、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創造性使用先進技術,改善經營方式,滿足市場需求,最終實現企業發展。但,目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中還存在較多問題。
1.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少,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的擴大,對于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隨之增加,但作為新興產業,此方面的人才稀缺問題成為制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專業人才的缺口巨大,操作能力強、經驗豐富的人才更是難得,諸多企業均出現了“千金易得,一將難求”的困境。某些知名的電商平臺雖然早就準備把業務擴展到歐洲及美洲等地,但由于缺乏專業的跨境電子商務人員,只能高薪聘請國內外的專業人才,但能夠真正勝任的卻少之又少。另外,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中競爭較大,行業內部人員流動性較高,有時會出現“挖墻腳”現象,某些較大對的企業會吸引一些專業人才向其靠攏,而相對較小的企業就會面臨人才流失的威脅。
2.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專業能力不足
由于傳統的教育模式,相對于實踐教學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與訓練,這種紙上談兵的教學方式使得很多人才的實踐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且,缺少專業的教師資源,跨境電子商務行業不只是需要電子商務知識,想要更好的從事此工作,還要掌握經濟貿易、商務談判、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技術。
3.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存在語言溝通障礙
跨境電子商務涉及到財政、稅務、海關、金融、工商、交通等諸多部門,這就要求專業人才具備良好的外語聽說能力,才能在各個部門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以黑龍江省為例,雖然與俄羅斯、朝鮮、韓國這樣的鄰國經常有貿易往來,但實際上能夠學習并且真正掌握這些語言的人很缺少。據報道,2014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量達到180萬左右,因此,我國應該大力培養既懂語言,又懂專業的符合型人才,以滿足市場需求。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是復合型人才,在培養此類人才時要注意既要加強外語知識的教學,又要注意實踐指導,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還要避免“懂外語的學生不懂電商,懂電商的學生不會外語”現象的發生。
三、建立人才培育聯盟機制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育聯盟機制是本課題構建的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聯合培養模式中最主要的行為主體和聯動機制。該聯動機制主要依靠政府、企業和高校三個主體在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各個不同階段,發揮互相影響、相互作用和聯動協作。
1.國家政府層面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強政策引導。一方面,各地政府應建立切實可行的政策以及可靠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同時,還要對新建的跨境電商平臺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并對所頒布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督,保證政策能夠真正執行,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針對人才的需求情況,進行人才需求調研,并依據調研結果建立對應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機制,還要為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標準,并組織人才認證,以提高人才的整體素質。
2.學校層面
(1)改進人才培養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只會理論知識,無法較好的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跨境電子商務行業需要的不是只知書本知識而無法實踐應用的理論人才,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有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根據事件及時作出判斷并妥善處理的專業人才。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既懂外語又有電子商務知識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所以相關高校應該改進教學方法,加強人才培養。
學校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同學們自己學習理論知識,在熟記知識的基礎上,到講臺上把自己領悟到的內容講解給其他同學,這樣,不僅豐富了課堂的授課方式,創新了學習渠道,還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讓同學們當眾講課,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以后的就業打下更牢靠的基礎。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素質與能力的高低與教師的專業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一方面,各高校應該對學校既有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鞏固和豐富知識面,更好的為學生傳授知識。跨境電子商務需要的是復合型的人才,建設師資隊伍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另一方面,還可以從其他高校或者專業的培訓機構聘請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在校開展演講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3)培養學習習慣,注重語言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課后復習,課上認真聽講并且記錄筆記,而且完成課后作業。還要善于主動思考,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把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以便將來更好的工作。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監督和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個既要求會電子商務技能還要有外語知識的行業,所以在掌握電商技能的同時,要加強對外語的學習,尤其要注重加強口語練習,而且學校在選擇教材時,要側重于市場需求,便于學生將來能好的適應企業。
3.企業層面
企業應該合理規劃人力資源,根據不同階層的人員建立不同的培訓機制,劃分出不同層次的培訓體系,以便于提升人才的整體素質。對于剛剛進入企業的新成員,可通過對其進行多次培訓,或者高層人員帶動低層人員來積累經驗。也應該加強企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邀請企業的專業人員到學校開展講座;也可以讓專業老師到相關企業進行學習,以便于更好的教學;也可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適當的培訓,這樣可以使學生盡早的了解企業,在學習中能夠更有針對性,將來更好的工作。
4.人才自身
對于受到培養的人也應該自主學習一些國家的法律知識,必要時還要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習俗以及文化背景。現今,消費者面臨的突出問題就是售后問題,學習這些有利于了解消費者的行為和思維方式,從而更容易的掌握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心理,以此來解決售后服務問題。
四、結論
“一帶一路”的提出,我國對俄跨境電子商務規模會不斷擴大,兩國的貿易也會越來越頻繁,但對于中國來說,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現階段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比較短缺,復合型人才仍然匱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隨著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育機制的建立,分別從國家、學校、企業層面對此方面的人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根據不同的階層,采取不同的培育方式,不僅可以改善我國電商跨境人才緊缺的困境,還可以在互聯網+時代,為營造國際電子商務市場中搶占更多先機,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也對以后的發展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鄭繼兵,王紹峰.從人才培養方案透視高校專業建設的困境及出路[J].教學研究,2013,(1):45-47.
[2]閆會娟,畢建濤.基于啟發式過程考核的課程考核體系研究和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4):29-30.
[3]宗芳,李志瑤,賈洪飛,王瀟.基于調查的本科課程考核模式優化[J].中國大學教育,2014,(9):76-79.
[4]顧曉濱.黑龍江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對外經貿,2015(10).
[5]段延梅.基于三維三層的應用型民辦本科“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研究[J].物流技術,201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