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君麗
【摘要】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課程的一門最為基礎的課程,學好語文課程,提高語文知識素養,對于學好其他課程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現實教學活動中,高職院校的老師和學生都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學習效果也不佳。這對高職院校學生素質培養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將從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現狀和存在的不足入手,對如何培養高職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良好方法進行初步探討,旨在給高職院校中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共同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提升畢業生的文學素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現狀分析;方法探討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一直大力發展的教育類型,為祖國的經濟文化社會建設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專業技術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不僅承載著基礎理論知識教育的職能,也承載著實用專業技術技能的雙職能。高職語文課程教育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中的一門最為基礎的學科,其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僅僅牽扯到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更關乎傳統文化知識的傳承。但是,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表現為上課不注意聽講,心不在焉,一問三不知;更嚴重的睡覺,看小說,甚至逃課。本應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課堂失去了活力。[1]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由來已久,原因也很多。因此,認真分析當前高職語文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已經成為迫切需要進行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多年的高職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和體會,對此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1.轉變學生原有觀念,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往往過于注重專業課程的學習,在思想上就嚴重輕視文化基礎課。他們普遍認為報考職業技術學校的目的就是習得一技之長,其他課程根本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的精力,甚至像語文這種課程根本沒必要學習。例如學習機械制造專業的學生經常質疑學習語文和英語等基礎文化課的必要性,大多迫于學校課程的設置要求、學分制的考核壓力,被迫坐在教室,內心不想學、不想聽,單純為了應付考試。這樣一來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非常低。還有一些學生本身在初高中階段的語文素養就很低,很簡單的內容他們也聽不懂,干脆不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更無從談起了。因此,要想培養好高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教師首先應從轉變學生的原有思想觀念做起。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時間與學生們共同探討學習高職語文的重要性,讓學生從一開始就真正理解語文課程的學習目的。要讓更多的學生明白,高職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學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更是個人素質能力提升的表現。學習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除了應付考試,拿到學分,還有盡可能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提升個人的文化修養。這樣一來,以目標為動力,以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
2.拓寬教學思路,幫助學生學懂語文知識
其實,高職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其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和哲理。但由于不少高職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差,上課聽不懂,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內涵,從而錯失了對他們十分有益的東西。針對這種情形,語文教師可以適當拓寬自己的教學思路,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探究文章中的豐富內涵,另一方面擴大學生的視野,進行必要的拓展引申,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借助與課本中相關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來激活課堂,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學習刺客列傳時,語文老師可以引入秦國統一六國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體會秦始皇的偉大和雄心,同時體驗到各國人民的苦難和怨恨,從而讓荊軻的使命感和英雄感、悲壯感更加生動,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一個為國為民的個人犧牲精神的內涵,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這篇文章的內在含義。[2]
3.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情感豐富而敏感,行為更是多種多樣,個體差異性較大。語文老師可以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首先,語文老師在備課時候就應該注意好提問環節的設計,營造課堂的互動氛圍。可以根據學生的語文能力水平差異,設置難度不一,詳略有別的課堂問題。語文老師在上課前注意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精神,保證以最飽滿的熱情和最好的精神面貌來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中注重運用情感滲透的語言和富有激情的動作,將學生帶入到預想的教學情境當中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提問。也可以采用情景模擬法,將課堂變成舞臺,讓學生當文章中的主角,表演文章中的任務,模擬他們真實的身份和口吻,從而體會文章的真實內涵。[3]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也可以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入多媒體教學,使語文教學的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和生動。
4.結語
總之,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探索,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讓高職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只有濃厚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愿意主動去獲取應有的知識,才能為其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先倩.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方法譚所[J].武漢技術學院學報,2010,06:72-74.
[2]董先.對五年制高職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5,07:23-25.
[3]胡捷.語文發現式學習的應用研究[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