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慧麗

摘要 本研究對江西省內兩所高校的456名大學生進行了測試,以探索學業拖延的現狀,以及大學生學業拖延與父母教養方式及應對方式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學業拖延現象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學業拖延與父母家養方式、應對方式兩兩之間存在顯著關系。大學生消極應對方式在大學生父母親過度保護教養方式和大學生學業拖延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 大學生學業拖延 父母教養方式 應對方式 中介效應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們研究發現,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學業拖延現象。相關研究顯示,個體產生學業拖延行為是因受到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會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大學生學業拖延、父母教養方式和學業拖延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幾乎沒有,鑒于此,本研究在調查江西省某兩所高校大學生學業拖延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大學生學業拖延、父母教養方式和應對方式三變量之間的關系,以期為大學生學業拖延行為的研究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從江西省內兩所大學里,選取大一至大四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500份,由于一些同學沒有交回問卷,共同收問卷472份,回收率為94.4%。在對收回的問卷進行整理時發現一些問卷是有規律作答或者未完成,即作為無效問卷處理,共選出無效問卷16份,剩余有效問卷45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2%。
2研究工具
PASS(Procrastination Assessment Scale-Students)量表由Solomon和Rothblum(1984)聯合編制,本文采用東北師范大學關雪菁(2006)翻譯修訂的中文版量表,用來測量大學生的學業拖延水平和北師大蔣獎、魯崢嶸(2010)等人修訂的簡式父母教養方式問卷中文版(S-EMBU-C),問卷父母親兩版,共42個題目。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由解亞寧等(1995)編制而成,共20個條目,采用四級評分制。
3研究過程
(1)確定實驗對象。本研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測試工具為自陳問卷,采用統一的指導語。測試前由主試宣讀指導語,并說明測試要求。測試完成后當場收回問卷,測試時間大約為30分鐘。
(2)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9.0進行統計處理。統計方法有描述統計、t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
4結果與討論
4.1大學生學業拖延的總體情況
屬于輕度學習拖延占被調查總人數的15.6%;屬于中度學習拖延占被調查總人數的81.8%:屬于重度學習拖延者,僅占被調查總人數的2.6%。同樣,在被調查大學生群體中,其中,8.1%的學生減少學業拖延的意愿很低,而68%的大學生有中度的減少學業拖延意愿,而有重度學業拖延者期望減少拖延的高達23.9%。中重度學業拖延者期望減少學業拖延的被試高達91.9%。
4.2大學生學業拖延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
對大學生學業拖延在性別、專業、是否獨生子女、是否兼職等變量上的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結果如下:大學生學業拖延在專業、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等變量上無顯著差異,而在與父母關系維度上,與父母關系一般的大學生的學業拖延現象顯著高于與父母關系融洽的大學生的學業拖延程度。研究發現,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拖延分數上存在差異性,大四的拖延程度最嚴重,最渴望減少拖延的是大一學生。各個年級之間差異不顯著。通過方差分析,大學生的學業拖延水平與父母對大學生教育的關心程度不存在顯著差異性。
4.3大學生應對方式與父母關系的差異分析
大學生與父母關系融洽時,這些大學生的積極應對方式明顯高于與父母關系一般的大學生的積極應對方式水平;而在消極應對方式上,大學生應對方式與父母關系并不存在顯著的差異。
4.4大學生父母教養方式、應對方式和學業拖延的關系
大學生的積極應對方式與大學生學業拖延的相關關系并不顯著,而大學生的消極應對方式與大學生學業拖延呈現顯著地正相關關系。父親拒絕、母親拒絕與學業拖延呈顯著正相關,父親溫暖、母親溫暖的教養方式均與學業拖延相關不顯著,大學生父親過度保護、母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均與學業拖延水平呈現顯著正相關。
4.5大學生應對方式在父母教養方式和學業拖延之間的中介效應
大學生學業拖延、應對方式與父母教養方式兩兩變量之間相關顯著,滿足進行中介效應分析的基本條件。本研究采用的是由溫忠麟與張雷等學者共同創建中介效應檢驗程序。
通過回歸分析了解父親過度保護教養方式能顯著預測學業拖延程度。由于三步的檢測結果都顯著,所以消極應對方式在父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和拖延行為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如圖1)。且中介效應值為0.261,說明父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有26.1%是通過消極應對方式為中介實現的。
4.6消極應對方式在母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和學業拖延程度之間的中介效應
回歸分析發現母親過度保護對預測消極應對方式方面極為顯著。消極應對方式部分中介效應顯著的結論,由于三步的檢測結果都顯著,所以消極應對方式在母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和拖延行為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如圖2)。且中介效應值為0.263,說明父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有26.3%是通過消極應對方式為中介實現的。
綜上所述,大學生消極應對方式在父親和母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和學業拖延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5結論
學業拖延行為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大學生學業拖延在年級、性別等變量上差異不顯著,與父母親關系融洽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大學生父母教養方式在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等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父母文化水平上也存在差異,有留守經歷的大學生體會到的母親拒絕水平會高于無留守經歷的大學生,大學生應對方在性別、專業與父母關系情況等變量上差異顯著。大學生父母親拒絕、父母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均與學業拖延呈顯著正相關。研究還發現,大學生消極應對方式在大學生父母親過度保護教養方式和大學生學業拖延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