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伊錦 張紅霞 李建 楊明 朱秀芳 楊旭宇


摘要 依托湖北十堰市的汽車制造產業優勢,基于我校的工科辦學情況,通過分析汽車表面防護專業定位,建立了本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了理論課程教學內容,構建了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內容。近幾年的發展證明,該體系能夠培養出具有較高工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可以滿足現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關鍵詞 汽車表面防護專業 應用型 人才培養體系 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的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汽車制造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相比機械類、車輛工程等專業,汽車制造四大工藝之一的涂裝專業,在人才市場為緊缺專業,但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寥寥無幾。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拓寬學生的就業面,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籌建了汽車表面防護專業,并于2011年正式招生。
汽車表面防護專業的設置面向汽車行業,其培養目標是為國內汽車行業輸送和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動手能力強,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汽車表面防護專業作為一個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更應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積極進行人才培養課程模式的創新,開展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培養出能夠適應和支撐產業發展的汽車工程人才。因此,我校依托產業優勢,并從學校實際出發,對汽車表面防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1辦學現狀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是一所以培養普通工科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為目標的本科院校,學校地處湖北省十堰市(東風汽車公司所在地),長期立足于汽車行業,依托東風汽車公司大型企業,堅持教學與實踐并重,產學研用相結合,不斷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創新,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汽車行業優秀的專業人才。基于我校多年積累下來的辦學經驗和依托的大工程背景,2011年我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并以此為契機,更加重視工程教育與實踐內容,為培養既有理論知識又具備良好工程背景的應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學校以汽車產業鏈為導向,開設了與汽車生產、管理、銷售和售后等方面相關的專業。我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材料成型、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三個專業方向,其中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兩個專業在金屬材料加工、腐蝕與防護、組織性能檢測、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其成型加工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研究經驗,已經具備了汽車表面防護(涂裝)專業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背景,為本專業的開設和發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目前,材料學院正在大力發展傳統優勢專業方向,整合并新增如本專業這樣的朝陽專業方向,并依托和服務于汽車制造行業,努力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汽車表面防護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培養出具有行業背景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汽車表面防護專業的定位
汽車表面防護(涂裝)在現代汽車生產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汽車質量、外觀和使用壽命、生產周期、成本及維修費用均有很大影響。但是,相對于汽車制造的其他工藝來說,涂裝發展的較晚,給予的重視不夠,不過隨著人們對汽車外觀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涂料及涂裝工藝的研究將得到足夠的重視,相應的涂裝方向的人才需求也將迅速增加。
基于湖北省為中國重要的汽車制造產業地帶,汽車表面防護(涂裝)專業學生就業去向主要為本省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生產、制造、研究、管理等部門。根據學校提出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社會需求和本省汽車產業發展,本專業定位為培養具有材料表面防護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能滿足汽車材料表面防護工藝工裝的設計與制造、生產試驗和生產經營管理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因此,探索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是亟需研究與解決的重要問題。
3汽車表面防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
3.1理論課程教學體系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是實現培養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環節。一個專業的教學體系的建立需通過教學計劃的形式體現。本課題組成員結合培養目標和汽車生產發展的前沿技術,經過多次研討修改教學計劃,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制定了以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宗旨的教學方案和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學科基礎課程是本專業學習之前必須了解和具備的化學、機械、工程等方向的相關知識,這也是工科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也是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其中的“高分子化學及物理”和“聚合物材料分析測試方法”是專業基礎課程,是在本專業學習之前必須要了解的高分子材料化學、物理性質,為后續學習涂料、涂裝等專業課程打下基礎。專業必修課程中的“材料表面防護技術”、“涂料化學”、“涂裝工藝”、“涂裝設備”、“涂料及涂層性能檢測技術”是核心課程,其內容涉及了涂料生產、涂裝工藝、設計、檢測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是本專業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術;另外再加上“涂裝車間設計”、“電鍍原理及工藝”等選修課程,我們設置的所有專業課程已經涵蓋了汽車表面防護專業所需要的背景知識和專業知識,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系統學習,完全可以獲得本專業的較寬專業知識面和專業技能。
3.2與理論教學內容配套的實驗教學體系
針對本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我們也開設了相關的實驗項目,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之后,有機會親自動手做實驗,通過基本的實驗技能訓練對理論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本專業實驗室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室設備的基礎上,通過學校和省重點實驗室項目經費支持,專門購置了100多萬元的實驗儀器和設備,如刮板細度計、涂1和涂4黏度杯、旋轉粘度計、輪規、酸度計、電導率儀、鐵一鈷比色計、光電色差儀、光澤計、涂膜鮮映性儀、擺桿阻尼實驗儀、鹽霧實驗箱、人工老化機、氣相色譜儀等,基本滿足了汽車表面防護專業常規實驗的要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了多門實驗項目,如材料表面防護技術課程開設了極化曲線的測定、鹽霧腐蝕實驗等實驗內容;涂料化學課程開設了醇酸樹脂涂料的合成與制備等實驗;涂裝工藝課程開設了磷化、陰極電泳實驗等;涂料及涂層性能檢測課程開設了涂料黏度、細度的測定,涂膜附著力、硬度的測定等實驗內容。每項實驗都撰寫了實驗指導書,方便教師對實驗操作和教學進行規范和總結。這種理論與實驗教學合理銜接的形式,可以密切結合本專業的發展和社會需求,而且不斷更新實驗項目,使學生學得會、用得上,真正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3.3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3.3.1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內容
根據汽車表面防護專業的專業特點和培養要求,即讓學生逐步建立工程意識和創新意識,具有初步的工程經歷,并且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貫徹到四年培養計劃之中,于是我們構建了不少于40周的實踐教學體系(如圖2所示)。
整個實踐教學體系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是工科類綜合實踐教學內容,如第一、二學年的機械制圖綜合訓練、課程設計、金工實習和電子電工實習,學生通過這些實踐學習,可以具備基本的工程制圖能力,熟悉機械制造的一般過程,掌握金屬加工的主要工藝方法和工藝過程,從而建立起工程應用的基本思維和能力,為后續本專業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后一部分是涂裝工藝類和專業綜合設計類的實習與實踐,其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是安排學生到東風汽車公司專業廠實地參觀、學習,重點是汽車零部件的表面防護,如磷化、噴涂、電鍍等汽車表面涂裝工藝過程,并參與到實際生產中,與工人師傅或工程師共同完成生產任務。在此過程中,學校要做必要的檢查、指導,最后學生要提交實習報告。這些實習環節使學生了解和熟悉汽車表面涂裝及金屬零部件表面防護的工藝方法、設備和工藝參數,并結合課堂所學知識對實際生產過程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有益的創新。另外,專業課程設計、綜合實踐主要是讓學生完成某汽車零部件或金屬材料的涂裝工藝及流程的設計,或者完成涂裝車間的設計。學生通過查找手冊,計算涂裝設備尺寸,撰寫工藝說明書,最后畫出涂裝車間示意圖。整個設計環節可以訓練學生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涂裝工藝或涂裝車間設計問題的綜合能力,并且可以全面提高涂裝方向工程化設計制造的能力。這類訓練的內容具有綜合性和時代性,也是專業綜合技能訓練的重要實踐環節。最后一學期的畢業設計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提供很好的自我發展空間。畢業設計選題也可以與學生簽約單位的實際狀況緊密地結合起來,或者直接做企業的課題,這樣使學生受到的訓練更有針對性,步入工作單位后能更快地進入工作狀態。
3.3.2依托產業優勢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湖北省十堰市是以汽車制造為主要產業,又是國有大型汽車制造企業——東風汽車公司總部的所在地,整個汽車制造產業與市場都已經成熟,并具有相當規模。我校地處十堰市,植根于汽車產業,長期依托東風汽車公司的大工程背景,利用得天獨厚的外部環境開展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課堂教學,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校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應用型本科院校。
基于我校辦學特點,并依托十堰市產業優勢,對于涉及汽車表面防護專業的實習、實踐項目,我們積極與本市相關企業聯系和合作,目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已經與湖北雙鷗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隆泰源工貿有限公司、東風偉世通內飾件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公司車架廠、林泓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協議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承擔本專業學生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這些企業具備優良的生產技術條件、管理理念及先進的工藝和設備,生產效益好,擁有許多高質量工程技術人員,學生在這些企業里實習可以接觸和感受實際生產過程,了解和學習生產工藝,把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工程實際當中,來提高工程實踐能力。
另外,學院與這些企業也建立了產學研和人力資源合作。企業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可以讓學院的老師利用完善的理論知識加以解決,即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生產技術,也是對企業的實際生產做一指導;同時老師可以通過解決企業的實際生產問題來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在教學中增加應用實例,提高教學水平;而且學院和企業可以進行合作,共同開發科研項目,既服務于學校教學,又促進企業生產,實現兩者雙贏的目的。另外,學校可以聘用企業的優秀高級技術人員到學校參與教學和科研工作,向學生傳授生產第一線的知識;同時為企業培養、輸送優秀的畢業生,激勵更多的學生努力學習。學院與企業建立互惠互利、協助雙贏的關系,這樣才能建設穩定和高質量的實習實訓基地。
4結語
我校在建設汽車表面防護專業時,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積極開展相關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通過構建本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了專業課程理論教學內容、實驗教學內容,設計了完備的實踐教學內容,而且依托產業優勢與相關企業合作,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等實踐教學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工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目的,以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來更好地適應現代化企業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
汽車表面防護專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從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效果顯著,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課堂教學內容較陳舊,與先進的實際生產工藝相脫節,課程設計內容較單一,一成不變,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我們將繼續進行汽車表面防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為培養具有工程能力的本專業應用型人才而不斷努力。
★本文為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依托產業優勢,協同創新構建應用型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汽車表面防護)人才培養體系》(項目編號:201232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