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子恒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9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企業的快速成長,內部控制給會計信息帶來的影響問題也備受關注,能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本文通過分析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的聯系,發現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存在的問題,從改善內部控制的角度,研究探討完善會計信息質量體系的對策。
【關鍵詞】內部控制;會計信息
一、引言
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大量的企業涌現并快速成長,不少企業躋身世界500強。但在一片繁榮景象的背后卻存在著不少問題,例如,會計信息質量問題。會計信息是決策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其基本特征是決策有用性。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經濟決策的準確性,其真實性和可靠性是經濟決策的重要保障和實施前提。目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決策失誤問題普遍存在,造成市場秩序混亂,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和我國經濟的健康運行,甚至出現了銀廣夏財務欺詐這樣的事件,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降低了投資者的信心。因此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內部控制已尤為重要。
二、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概述
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內部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五大要素,具體的操作措施有授權控制、職責分工控制、預算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審核批準控制、績效考評控制等。
會計信息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資金變動的財務信息,是記錄會計核算過程和結果的重要載體,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評價經營業績進行再生產或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企業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行,會計信息披露起著重要的作用。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有效的內部控制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有著天然的聯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效的內部控制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
內部控制的內容涵蓋了方方面面,其中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基礎。企業的經營行為和各項活動都是發生在控制環境之下,良好的控制環境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企業的高速發展,業務多元化和管理復雜化,使得會計處理變得越來越復雜。管理者的能力與素質也影響著會計工作。完善的內部控制能有效監督管理層的行為,規范會計處理工作,減少會計錯誤的出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目標
隨著經濟社會的變化發展,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局限于防止財務舞弊,而是更注重于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為目標,但是確保會計信息的高質量始終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目標。管理者要做出決策必須依賴相關經濟信息,而會計信息作為經濟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的規范性、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決定著其質量的高低,從而影響了管理者做出有效決策。
三、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有的企業沒有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制度,為了削減人工成本,存在一個會計人員擔任若干個相關職位的現象,嚴重違反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有的企業會計人員缺乏必要的會計專業素養和會計工作能力,工作職責不明確,效率不高。
(二)董事會或高層管理人員影響著會計信息質量
董事會或高層管理人員的經營決策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在企業的長遠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對于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水平的高低,起著重要影響作用。企業發生財務欺詐事件,大多涉及董事會或高層管理人員。出于自身利益,董事會或高層管理人員運用手中權利,篡改財務數據,粉飾財務報表,實施財務舞弊。
(三)內部審計影響著會計信息質量
目前,很多企業沒有內部審計部門,或者有內部審計部門,但是隸屬于內部行政系統的一部分,由企業負責人領導。這樣的結構使得內部審計受限于企業本身,損害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從而導致會計信息質量下降,容易造成財務舞弊。
(四)股權結構影響著會計信息質量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獨大的現象,股權高度集中,大股東利用虛假信息欺騙中小股東,并利用掌握的控制權控制經營層,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發生財務舞弊。
四、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和建議
(一)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首先,有效的內部控制需要員工具備足夠的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由于管理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負有主要責任,管理者的素質自然成為決定內部控制質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需要提高資本運營的理念和技術,建立長遠的內部控制觀念。除了管理者的素質以外,企業普通員工的素質特別是會計人員的素質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著重提高會計人員的會計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能力,增強財經法規意識,確保財務信息真實準確。
其次,加強會計制度建設。完善會計組織結構設計,合理安排會計職能,落實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制度。首先要確定哪些崗位是不相容的;然后明確各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責以及權限,使不相容崗位和職務之間形成制衡關系,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在授權批準控制方面,企業要明確辦理各項經濟業務的授權批準機制及程序,明確責任的分配和授權,以有效避免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
(二)改善治理結構
研究表明,董事會構成中外部成員占較大比重時,對降低財務報告欺詐有重大作用。因此,企業應建立獨立董事制度,促使獨立董事對企業事務和決策進行獨立判斷、發表獨立意見,實現其監督、制約的作用。一般來說,董事會成員中至少1/3是獨立董事。
其次,董事會的監督職能,會隨著董事會權利的增大而逐步減弱。董事會規模越大,其監督職能會隨之減弱,財務舞弊情況越嚴重。所以,應保持董事會的適當規模,并建立有效的監事會,發揮監事會對董事會的監督制約作用。完善的監事會應擁有具備公司或財務經驗的監事,從而在監督財務會計過程方面更加有效。而監事會規模較小則可能影響到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有效監控。
(三)強化監督,提高內部審計有效性
內部審計對已發生的交易進行復查和審核,可以預防和減少虛報漏報錯誤、權利和義務方面的差錯。有效的內部審計可以降低錯誤和編制虛假會計報表出現的可能性,確保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最大限度的保護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加強內部審計建設,建立必要的保障機制。企業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由具有豐富財務、審計經驗和專業技能的人員構成,明確內部審計的職能,強化內部審計的職責,提升內部控制質量。內部審計部門不隸屬于行政部門或者企業領導人,而是應該由審計委員會領導,并擁有直接向董事會、監事會報告情況的權利。此外,內部審計人員的權益應得到保障,使其能夠獨立地完成內部審計工作,對于妨礙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行為,應該給予懲戒。
(四)優化股權結構
股權制衡能力的分配決定著企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升業績的效果。在股權制衡能力較弱時,公司仍處在控股股東高度集中控制之下,會計信息質量無法提高。企業大股東應當適當減持一部分股份,降低控股比例,增加其他法人股份或者個人持股,實現股權分散;引進戰略投資者,成為企業的較大股東,建立相互制衡的內部治理結構;發展員工持股制度,讓員工參加企業有關決策,將個人利于與企業利益捆綁在一起,增加企業發展動力。
五、結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企業的發展,會計信息質量越來越重要。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有著必然的聯系,從內部審計、治理結構和股權結構等方面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有利于完善會計信息質量體系,保障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可靠性,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
參考文獻:
[1]王文杰.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披露問題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1
[2]朱鳳.內部控制審計對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2013
[3]盛金.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4.
[4]劉爽.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