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對農村水環境進行治理是農村改革的首要問題,分析了農村生活用水污染的現狀,探討了治理水環境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水環境;保護;治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2009302
1引言
在20世紀60年代左右,我國農村的水環境還沒有被污染,村民的飲用水大多是河道水添加明礬等藥劑后,進行沉淀后直接飲用。在炎熱的夏季,村民可以在河道中進行游泳等活動,并且能夠在水體中從事養殖、捕魚,也可引河水灌溉農田等。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長,村民開始對河道進行開發并在周圍建設工廠等,對水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使農村水體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甚至一部分水體已經出現黑臭的現象,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2農村生活用水污染現狀
2.1農村生活污水增長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經濟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使得生活污水也在不斷增加。村民的生活用水不僅包括生活洗漱以及洗滌污水等,還包括水產養殖和家禽養殖等污水,如直接排放到環境中都會造成大量的污水。
2.2農村生活污水收集難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占地面積較大,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很多村民會選擇到城市里工作,這也導致了我國農村地區人口比例減少,且分布不均勻,使得我國的農村污水范圍較廣,且污染程度不一,從而導致的收集比較困難的問題[1]。
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問題
3.1資金投入不足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占地面積較大,人口眾多,每天都會有源源不斷的污水產生,因此,對農村水資源進行處理應著重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而污水治理設備的建設與維護費用加起來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這無疑是較大的經濟負擔。雖然,我國財政方面每年都會對農村環保建設撥出大量資金,但是仍不能夠滿足我國農村的污水治理建設。就我國一些比較偏遠的山村而言,需要資金的投入較大,這也是我國農村地區污水很難治理的原因[2]。
3.2統一治理的難度較大
我國農村某些地區沒有對污水處理進行推廣,這也導致了我國村民對水資源保護的意識較差。我國農村污水系統治理普遍不完善,這也是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以及人們的思想比較落后所導致的。污水會通過明溝或者暗渠的形式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有可能會深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排放到江河中的水,會對農村的水體資源直接造成污染,深入到地下的水會對人們飲用水造成影響,最終會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無論是通過哪種形式排放掉的污水,收集起來都比較困難,這也使得農村的生活用水無法集中處理。
3.3治理意識沒有深入人心
我國對農村污水處理相較于一些西方的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人們對污水處理認識不夠。通常情況下,政府只會對村民居住較為集中的地方進行污水處理。目前我國正處于探索以及學習、借鑒的階段,大部分村民對污水處理也沒有足夠的信心,村民認為對污水處理并沒有必要,現有的用水并沒有對生活造成影響,甚至一些村民認為對污水進行處理是浪費資金,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我國農村對污水處理率比較低[3]。
3.4環保意識比較薄弱
由于我國村民的整體素質不高,導致了村民的環保意識比較薄弱。當前,大部分村民沒有意識到污水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同時,政府的宣傳工作也沒有做到位也是導致村民環保意識比較薄弱的主要因素,在政府對污水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還會出現村民不配合的情況,都使得我國農村污水處理難以進行。
4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策
農村水體污染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在水體剛被污染的時候,并不容易被發現,一旦人們發現水體污染時,水體污染實際已經很嚴重了。同時,水體污染也都會對農村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危害,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后,其自凈能力會大幅下降,有的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夠完成修復,因此,必須要對農村污水進行處理,防止生態系統遭到進一步破壞。
4.1畜禽廢水處理
據相關報道,畜禽養殖造成的廢水占農村污水的一半,因此,在對農村水體資源處理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畜禽養殖廢水的處理。這就需要對農村養殖場進行嚴格管理,合理的規劃農村養殖場,對畜禽的糞便進行統一處理,經污水廠處理并檢驗合格后,還可以當做肥料再回收對莊稼進行施肥,使廢棄物得到重新利用。也可以利用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便建立沼氣池,從而使養殖場的污水排放問題得到解決。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加大對糞便的研究力度,使糞便能夠變成供人們使用的有機肥料,從而使畜禽糞便能夠得到綜合利用。還可以通過三大工程,實現秸稈還田工程,通過實施農業部豐收計劃以及秸稈項目等,對農業種植的結構進行調整,減少通過焚燒等對秸稈進行處理的方式,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從而使環境得到保護[4]。
4.2合理疏浚溝湖,減少內污染源
我國農村中河溝淤泥沉積比較厚,溝小且較淺,同時,壩頭壩埂也容易造成堵塞,這也造成了臭水溝,干枯河等,不利于水體的資源的處理。在對農村水體資源處理的過程中,政府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首先要確定疏浚的標準和土方的數量,然后在進行施工,逐漸把溝河進行疏通,使其與溝河能夠相同,減少臭水溝的數量,不僅能夠使農村的水體資源得到優化,同時,也能夠使生態環境保持穩定,增強抗自然災害能力[5]。
4.3防治工業污染,保護溝河環境
政府在對農村水體治理的過程中,應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并對農村周圍的工廠進行集中處理,確保工業的污染能夠集中處理,從而提高水資源的治理效果。并將“環保第一審批”的制度貫徹落實到實踐中去。對于農村周邊新建的項目,也要進行嚴格的審查,關停重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并對其進行整改,防止農村的環境繼續污染。在進行水體資源治理的過程中,應鼓勵無污染以及少污染的行業建廠,對于無污染的企業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助。
4.4投建基礎設施,解決生活污染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村民生活污染的問題,就需要將村民進行集中,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村民的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進行處理。也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建立穩定的垃圾收集機制,使村民的生活垃圾都能夠按照標準進行處理,并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建立垃圾填埋場,在道路的兩旁多設置一些垃圾箱,同時需要建立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村民的生活用水能夠得到有效地處理,在污水處理系統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村民自覺維護,降低污水處理的成本,從而提高農村水體資源的處理效果。
4.5治理污染源,發展生態農業
我國農村對題資源具有污染面積大的特點,這為治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水體資源治理的過程中,應注重對污染源進行處理,加大對農業管理的力度,對農藥等一系列化學藥劑進行嚴格控制,并積極推廣綠色農業,做好無公害的農產品的知識講座,使村民能夠自覺發展生態農業,降低農藥對水體資源的污染,從而提高治療效果[6]。
2017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楊燕萍:農村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對策的思考與建議
環境與安全
5結語
我國農村的人口在不斷增長,水體資源嚴重污染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必須對水體資源進行治理。在治理的過程中,可以從畜禽、生活污水以及工業用水等方面進行處理,從而提高我國農村水體資源的治理效果。雖然,現階段我國對農村水體資源的治理還不夠完善,但相信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在農村水體資源治理的中一定會越來越完善,村民也會生活得越來越健康。
參考文獻:
[1]
曹海林.農村水環境保護:監管困境及新行動策略建構[J].社會科學研究,2013,15(6):113~118.
[2]林龍.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民水環境權益法律保護問題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6):19~25.
[3]張明珠,高強,葉瑞興,等.廣州市農村地區水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政策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37(6):203~204.
[4]段雪梅,陸海明,趙海濤,等.蘇北地區農村居民生活用水排水方式及對周邊水環境認知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18(11):173~179.
[5]葉莉,劉璇.農村水環境保護困境及應對建議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6,29(8):142.
[6]王龍.農村水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J].黑龍江環境通報,2016,33(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