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琉
摘要:指出了危險廢物鑒別不僅是我國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基礎,也是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因此,開展危險廢物鑒別具有重要意義。綜合分析了江蘇省現行危險廢物鑒別體系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鑒別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方案和改進建議。
關鍵詞:危險特性;鑒別;優化方案
中圖分類號:X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2014203
1引言
危險廢物鑒別,是指鑒別機構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等相關標準進行采樣和檢測,給出固體廢物危險特性結論的過程。《“十二五”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規劃》要求“建立健全危險廢物鑒定機制和制度,國家和省級環保部門要指定專門機構負責組織固體廢物屬性和危險廢物鑒定工作”[1~3]。我國于1996年頒布實施了《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并于2007年進行了修訂;于1998年頒布實施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并于2008年和2016年進行了修訂。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于201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固體廢物鑒別導則》
(試行)、《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工業固體廢物采樣制樣技術規范》、固體廢物檢測方法標準等初步構成了危險廢物鑒別體系。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危險廢物鑒別體系。
筆者針對江蘇省內光伏行業、印染行業和非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等重點行業的污泥危險特性的具體案例分析,總結出了該省現行危廢鑒別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典型行業污泥危廢鑒別的優化方案。
2現行危險廢物體系存在的問題
2.1鑒別標準因子不全面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鑒別項目包括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質含量和急性毒性,涵蓋了綜合性指標和特異性指標,包括了化學指標和生物指標。但是危險廢物鑒別工作中所依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編制于2016年而且物質主要集中在小分子物質方面,對于近些年新合成的部分有毒大分子物質未能做到及時的增補,造成在進行危險廢物鑒定工作時樣品或樣品檢出物不在浸出毒性或毒性物質含量危害成分項目名錄之列的情況時有發生,如:印染廢水污泥鑒定中,部分染料及染料助劑等大分子物質未包含在浸出毒性或毒性物質含量的因子中。
有些項目的測定如氟化鈉、氟化鋅、氰化鈉、氰化鋇等無法直接測定其物質的含量,而是通過測定無機氟化物和無機氰化物的值來通過分子量折算,因此并不具有準確性,其參考意義也有待考證。同時浸出毒性中已測定的物質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苯等在毒性物質含量中仍然包含,造成重復測定和雙重標準。導致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可能出現漏洞盲區死角,給危廢鑒別科學性帶來不確定性,進而給固體廢物決策管理帶來一定風險[4~6]。
2.2鑒別程序不完善
現行危險廢物鑒別流程及鑒定體系下,危險廢物鑒定工作的周期普遍較長。原因主要為樣品數量多、采樣及檢測時間長。鑒別周期過長造成企業對固體廢物的管理出現滯后,在鑒別的過程中會出現鑒別對象的不合理處置,對環境可能造成危害。同時鑒別結論的認定缺乏靈活性,企業實際運營過程中可能會因技術、市場、政策等多種原因發生一些工藝或原輔料等方面的變更。直接要求企業重新開展危險廢物鑒別工作,企業負擔重且不科學。
同時危險廢物鑒別工作開展過程中涉及到多個部門,各部門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溝通,致使危險廢物鑒別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環評審批、竣工驗收及危險廢物鑒定分屬不同的環保主管部門負責,各部門之間如何解決上述矛盾,如何對危險廢物鑒定工作的介入時間進行明確的定論,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2.3鑒別工作缺乏環境監管
為有效監督鑒別機構的鑒定質量,確保鑒定結果“準確、公正”,根據目前該省鑒別流程,環保主管部門將每年對鑒別機構完成的鑒別報告進行抽檢,抽檢比例數量不少于10%,但截至目前,該省尚未開展對鑒別機構的考核工作。
在實際鑒別工作中,鑒別機構對檢測機構的采樣過程進行監督,陪同采樣,但對檢測機構的分析過程無法做到監管,第三方檢測機構能否保證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和代表性尚有待論證。如何對檢測機構進行監管,在檢測機構采樣、分析過程中需采取哪些措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另外,目前管理部門對固體廢物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危險廢物方面,對于鑒定后的固體廢物缺乏有效的監管,既沒有相應的管理部門,也沒有完整的規章制度。雖然鑒定對象被鑒定為一般固廢,但若處置不當,也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如氟化鈣污泥在資源化利用過程中若處置不當,可能存在一定的環境隱患:由于氟化鈣在水及酸雨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浸出量遠大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如氟化鈣污泥直接用于鋪路或填埋,其中的氟容易通過降水隨地表徑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處置不當會引起地表水中氟化物濃度增加,造成地下水及土壤中含氟量超標,引起二次污染。
3典型行業污泥危廢鑒別優化方案
3.1鑒別因子有針對性選取
從企業的原輔材料、生產工藝、污水處理工藝、污染物遷移等環節結合初步采樣結果分析了待鑒別固體廢物中可能存在的鑒別因子。各種污泥經原輔材料的遷移轉化,鑒別因子較為復雜。從上述結果來看,不同的行業的檢測因子是不同的,但當企業類型一致時,檢測因子基本一致,略有差異。
3.1.1易燃性和反應性鑒別因子
目前江蘇省鑒別的固體廢物對象主要為廢水處理污泥,對照易燃性和反應性鑒別標準中的條件,污泥基本可以排除易燃性和反應性。
3.1.2腐蝕性和急性毒性鑒別因子
從目前開展的鑒別項目來看,腐蝕性速率和急性毒性初篩這兩項的檢測周期長,費用高,導致鑒別周期長、費用高。氟化鈣污泥因其酸堿影響較大,腐蝕性速率的檢測還是必要的,但是針對印染污泥及非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污泥,其腐蝕性速率和急性毒性初篩遠遠低于標準值,因此建議,對這兩項可不納入檢測,腐蝕性僅檢測待鑒別固體廢物的pH值,如pH值超標,再復測其腐蝕性速率指標。
3.1.3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質含量鑒別因子
光伏企業因原輔材料及廢水處理工藝的不同,因子略有不同,氟化鈣污泥中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質含量鑒別因子大部分為無機物質,主要為銅、鋅、總鉻、鎳、總銀、無機氟化物等。因此建議光伏行業的主要檢測因子為部分重金屬和無機氟化物因子。
印染污泥因使用的染料不同,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質含量鑒別因子略有差異。使用活性染料的企業有機物因子主要為硝基苯、硝基苯胺類、萘胺類以及酚類物質;使用分散染料的企業的有機物因子主要為苯酚、苯胺類等。無機物因子涉及染料中管控的銅、鋅、總鉻、鎳和可能含有的氟化物、氰化物類物質。
污水處理廠的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質含量鑒別因子因其接管企業類型的不同而不同。接管企業為電子行業時,鑒別因子主要為無機化合物和鹵代烴類物質;接管企業為印染企業時,主要為無機物質和苯酚、苯胺類衍生物;接管企業的類型較多時,鑒別因子也隨之變得復雜。
綜上所述,鑒別因子的選擇因企業類別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應進行針對性的篩選。氟化鈣污泥的鑒別因子主要為腐蝕性、部分重金屬及無機氟化物;印染污泥的鑒別因子主要為pH、銅、鋅、總鉻、鎳、氟化物、氰化物類無機物質,根據染料的不同成分選擇硝基苯類、酚類、苯胺及其同分異構體類物質;非重點行業工業污水處理廠的鑒別因子根據其接管企業的類型進行針對性選取。
3.2鑒別流程部分程序適當簡化
以江蘇省為例,江蘇省固體廢物危險特性的鑒別程序中,需經兩次檢測分析:初步采樣檢測分析和正式采樣檢測分析;經兩次專家評審會:鑒別方案專家評審會和鑒別報告專家評審會。通過分析,廢水處理污泥基本上均不屬于危險廢物,因此在鑒別流程中部分程序可以適當簡化。
3.2.1初步采樣檢測分析
根據前面章節的分析,初步檢測中檢出的物質大部分均可以通過分析原輔材料、生產工藝、廢水處理工藝、污染物遷移等得出,因此可以不需要進行樣品的初步檢測,直接通過污染物遷移確定其正式采樣鑒別因子,如在鑒別方案專家評審會上專家對鑒別因子有異議,再根據需要開展樣品檢測。
3.2.2鑒別報告專家評審會
鑒別報告僅是在通過專家評審后的鑒別方案中補充檢測結果,相較于鑒別方案的編制工作,鑒別報告的工作難度較小,因此只要鑒別機構按照鑒別方案專家評審會上專家提出的要求及相關鑒別規范進行報告的編制,根據相關標準確定鑒別結論,無需進行鑒別報告的專家評審會,這樣有利于縮短鑒別周期,提高鑒別效率。
3.3加強后續管理及資源化利用水平
含氟污泥、印染污泥和污水處理廠污泥往往在鑒別后均不屬于危險廢物,但還是比其他一般固體廢物具有更多的環境風險性。氟化鈣污泥堿性較高,如管理不當,被隨意堆放丟棄或作為一般固體廢物進行填埋,會造成氟離子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造成環境質量超標。印染污泥由于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劑及衍生物,如簡單的填埋或直接暴露在曠野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或成為土地的遺留污染源;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成分較單個企業的污泥成分更為復雜,造成二次污泥的可能性更大。
針對這些現狀建議對這些固體廢物進行分類管理,區別于一般固廢,作為嚴控廢物進行管理,有效防范這些污泥帶來的一些潛在的環境隱患。另外,針對各類污泥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可進一步探討其資源化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如氟化鈣污泥含有大量的氟離子,可作為副產品出售、作為螢石替代劑應用于煉鐵過程中的脫硫、作為飛灰的穩定化添加劑以及通過浮選回用污泥等;印染污泥因具有一定的有機成分,可作為燃煤的輔助燃料,生產陶粒和懸浮材料;多種污泥由于具有團粒、顆粒堅硬等特性,可資源化利用燒制輕質的節能磚,生產水泥壓制品,制作陶瓷等[7,8]。
4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研究我國及江蘇省危廢鑒別體系,分析了我國現行危廢鑒別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典型行業污泥危廢鑒別的優化方案。為后續危廢鑒別體系及程序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參考。
目前,我國危險廢物鑒別工作正處于試點階段,雖然已建立了初步的鑒別體系,但尚不完善。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水平,仍需繼續加強我國危險廢物鑒別體系研究,總結試點工作開展經驗,盡快完善現行的鑒別工作體系以及試行的鑒別工作程序等,發布正式的危險廢物鑒別程序及鑒別機構管理工作方案等指導性文件,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危險廢物鑒別工作。
江蘇省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并借鑒鑒別工作開展較好的其他省市的經驗,進一步對該省危險廢物鑒別體系及鑒別流程進行完善,強化監管,加強全省危險廢物鑒別能力建設。
2017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參考文獻:
[1]
王琪,段華波,黃啟飛.危險廢物鑒別體系比較研究[J].環境科學與科技,2005,6(28):16~18.
[2]林鋒,張瑜,沈莉萍,等.我國危險廢物鑒別體系研究[J].污染防治技術,2016(2):77~79.
[3]孫紹鋒,胡華龍,郭瑞,等.我國危險廢物鑒別體系分析[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5,40(2):37~39.
[4]段華波,王琪,黃啟飛等.中國危險廢物名錄研究[J]. 四川環境, 2005, 24(3):94~97.
[5]黃鳳娟,柴春紅.《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在危險廢物管理中的存在的問題[J]. 環境與發展, 2013(5):10~11.
[6]陳小亮,呂晶.固體廢物危險特性鑒別有關問題的思考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4, 39(4):48~50.
[7]胡勇,汪帥馬,吳志強,等.淺析我國危險廢物鑒別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江西化工,2015(5):18~20.
[8]趙鑫鑫.探討我國危險廢物鑒別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化工管理, 2016(1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