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鑒
群眾文化中的美術創作最基本的就是要深深根植于人民群眾,無論是群眾文化中的大眾文化,還是美術文化,作品都要反映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只有抓住人民生活的現實本質,才能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入物質創作中,增加美術創作的生活意義,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群眾文化中的美術創作離不開創作輔導,人們可以從輔導組織、輔導人才、輔導對象和輔導方法等方面做好創作輔導工作,從而做好群眾美術創作工作。這是一個有著深刻研究價值的問題,需要人們廣泛關注和重視。
群眾文化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類別,它是指人們在工作之余的休息時間以人民群眾為活動主體,進行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教學的一種可以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文化建設。這種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和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已經不在單單滿足于基本生活水平保障的需要,而是逐漸開始重視個人精神層面的文化發展需要,所以這種我國特有的多樣性群眾文化應運而生。我國政府甚至全社會都高度重視這種群眾文化的現象,甚至人們已經把這種群眾文化思想引入到美術創作中。這不僅對于美術創作來說是一個絕好的輔導機會,而且能夠壯大群眾文化的發展隊伍,大力發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進一步完善我國文化產業,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打造文化強國。
一、我國群眾文化和美術創作的發展現狀
我國群眾文化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起來,與我國社會的發展現狀和社會發展趨勢緊密相關。我國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為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如今,很多人都在繁忙快節奏的公交車、地鐵中穿行,每天都在緊鑼密鼓的高壓狀態下工作、學習、生活,可想而知,長期處在一種高壓環境下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巨大。所以,一種能夠進行減壓和緩解焦躁心情的生活娛樂方式便快速成長起來。再者,除了忙碌的年輕人,中老年人群也是群眾文化的有力支持者。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當年輕的孩子在外打拼時,留守在家里的父母沒有孩子的陪伴難免孤單,這時候,如果留守父母可以參與群眾文化建設,就能分散孤獨的心情,鍛煉身體的同時其精神也得到寄托。在這里,筆者主要探討群眾文化下美術創作的作用。對于繪畫藝術而言,無論油畫、水彩畫、水墨畫都是藝術家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而進行的一種客觀事物主觀意圖的表達,都是對客觀事物再加工和改造的表現手法。在對美術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往往會添加自己對于客觀事物的理解和融入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群眾文化的美術創作中,創作者很容易會把內心活動和色彩的應用相結合,融合、凝聚、升華后,創作出可以展現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美術作品。這樣,作品就被賦予了一定的內涵,可以表現作者的主觀感受。
二、群眾文化美術創作進行輔導的必要性
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是一種有別于那些純粹高雅的藝術文化創作,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主要針對廣大人民群眾,創作一些反映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和看法的美術作品,目的是通過美術藝術的形式來展現人民群眾的心聲和對生活的看法。
群眾文化美術創作離不開輔導,因為所有的藝術創作都講究靈感,而靈感不是說說就會有的,會受到創作者的生活背景、成長經歷、思維方式、人生閱歷等因素限制,所以藝術作品創作靈感是有枯竭的風險的。要想避免此類風險的發生,就需要對群眾文化美術創作進行一些輔導。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是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點一滴經驗積累和閱歷提升來逐漸實現的,所以,要對這種美術藝術進行輔導,就離不開人類歷史的創造者——人民。其實,這種美術藝術的輔導,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就處于不斷發展中,人民群眾的智慧力量是無窮大的,其中誕生過許多優秀美術繪畫工作者和優秀美術作品。所以,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藝術輔導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造輔導工作
對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工作進行輔導,離不開一些美術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打基礎。除了相關專業知識,群眾文化下美術創作輔導還需要協調好群眾組織工作。目前,群眾美術創作的管理層人員整體素質不高,這對于美術創作工作的開展和后續進程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培養群眾性美術藝術的專業輔導性人才是十分重要的組織環節。高素質的輔導人才可以起到一個好的示范作用,這樣才會使人創作有干勁,保持高度的創作熱情和興奮度,而且引進高素質輔導人才不僅能很好地進行相關創作指導,還能夠協調工作,提高藝術含量和文化素養,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創新精神。
21世紀,群眾的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急需豐富,民眾對于藝術的追求和感興趣程度都極為迫切,這就為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輔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氛圍。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相關輔導工作。
(一)加大多媒體等新科學技術的應用來進行傳播
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特有的大眾文化形式。如今,各種通訊傳媒技術高速發展,如果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這無疑是一個傳播文化的好渠道。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應用QQ、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人們也可以利用這些互聯網工具進行美術創作的宣傳和輔導,不僅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而且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
(二)構建正確的美術創作理念來進行輔導
許多美術輔導輔導者往往只重視具體創作方法,而忽視了對美術知識的傳授與滲透。人的意識具有能動性,意識可以作用于社會實踐,實踐反作用于意識,也就是說,理念是可以用來指導實踐的。因此,加強理念知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想要讓美術創作輔導工作有序、順利地進行下去,人們就需要構建正確的美術創作理念,來指導實踐藝術的創新發展。
(三)打破單一式教學,學會輔導方法并用
要充分發揮群眾的藝術靈感多樣性特點,發揮其能動性作用。在我國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輔導中,可以試著將群眾作為教學主體,打破以輔導輔導者單純講課為主體的形式。群眾發揮主體作用,輔導者是客體,要根據群眾的現實生活需求制定不同的輔導策略,改變以往輔導者為主的單一輔導模式。在這種輔導模式中,輔導者就應該是應是組織者、協助者的身份。
輔導者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對象,采取不同的輔導方法,比如可以開展一些有意思的活動來進行不同的輔導體驗。這樣不僅能夠快速找到合適的輔導方法,而且能夠提高人們的藝術興趣,增加藝術創作靈感。
其實,在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中,真正需要創作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容易接受的藝術和文化。這種文化沒有高雅、庸俗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群眾生活需求之說。只有深深根植于群眾生活,符合群眾需求的藝術創作才更容易被群眾接受,才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這種接地氣的藝術創作,更容易激發人們的創作靈感和創作興趣,使人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享受藝術所帶來的意境熏陶。所以,把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作為一種新時代文化下的藝術修養來培養也是可以的,從事群眾美術創作輔導工作,人們必須本著一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這項工作不僅能夠培養出優秀美術藝術創作人才,更能提升藝術修養和技術,使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與時俱進,這也是社會發展中群眾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的有利體現。
四、結語
群眾文化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要想保持高度的藝術創作靈感,人們就需要對其進行相關輔導。人們不能忽視輔導在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中的現實作用,只有把握好群眾、藝術和生活的關系,藝術創作才能真正滿足文化建設的需要。
(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