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高等院校在21世紀前十年迎來了巨大的變化,學生人數快速增長,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資源不斷融合,中國高等院校在2010年后進入發展的關鍵期。英語是經濟全球化浪潮沖擊下我國開展的專業學科,自基礎院校到高等院校,學生始終不斷學習英語,高校英語教學是對基礎英語教學的深化和延伸,且有較大的自由性。為此,如何開展高校英語教學對學生今后發展至關重要。本文把準高校英語教學的脈搏,從發展與融合的理念角度延伸高校英語教學的真諦,實現高校英語教學的真正價值。
關鍵詞:高等教育;英語學科;發展融合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英語教學在高等院校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除少數學生外,大部分學生在高校要繼續學習和研究英語。可以說,高校英語教學體現了高校辦學水平和時代發展的印記。高校英語從發展到深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教學困難,最大限度的發揮高校培養學生的作用。但在我國現階段搞笑英語教學中,由于資源分配不均以及招生資源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現階段高校教學面臨嚴峻的考驗。同時,我國長期英語發展形成了“啞巴教學”和“啞巴學習”的方式,導致學生口語能力較低,英語應用能力與理論能力存在嚴重的差別。為此,高等院校英語專業在開展教學時,要注重學科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再次基礎上,搞笑英語專業應重新思考當前社會對應于的需求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從而定位高校英語的教學模式,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和實效性。
一、英語教學變化以及發展前景分析
1.轉變核心:大學四、六級的變化創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貿易總量及總次數逐年上升,社會要求高校培育符合時代發展的英語人才。教育部結合社會要求及學生情況,對大學四、六級進行了創新性發展,成為引領高校教育發展的火車頭。2006年我國開始實施四、六級新的考試要求,經過十年檢驗,證明改革取得良好成效。根據現狀分析,四六級改革的趨勢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評分機制的改革。
早期四六級實行百分制,隨著高校英語發展和改革,四六級評分機制逐步轉換為710分制,考試內容由聽力、閱讀等內容組成,充分考察英語所需的各個環節,體現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趨勢,避免過去單純培養學生應試能力,導致出現“啞巴人才”的尷尬局面。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成績單在發放時可以看到每部分的得分,對學生提升英語弱勢部分有直接指導作用。
第二,考試內容的革新。
與傳統四六級考試內容相比,創新后變革最大的部分為主觀題部分,主要是增加了主觀題的類型,將原來句子翻譯的基礎上增加了段落排序等類型,同時題型的難度也有所增加。與傳統四六級考試方式相比,最大的改革在于聽力部分比重的增加,尤其是加入了短文聽力題型,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聽、寫的能力。而寫作部分則沒有變化,仍然占據15%。
2.英語教材的的應用及創新
任何學科的教學離不開理論學習,英語作為語言類學科,尤其是我國英語應用環境較差,導致高校英語教學長期以教材為主,教材成為高校英語開展教學和學生學習英語的工具,同時也成為教師與學生溝通的紐帶,是宣傳時代特征的窗口。我國教材編寫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特點,教學目標也不盡相同。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發會越來與重要的作用,英語教材也要相近變化,體現時代發展的特征。同時也要凸顯高校英語教學理念,遵循高校英語教學原則。當前高校英語教材主要有兩大來源,第一類為教育部指定教材,此類教材內容較為全面,理論知識較強,但是與學生生活習慣等相差較遠,且為了培養專業人才,課文來源多數為國外權威雜志內文章,導致學生學習難度大,大部分時間用于文章分析,學生聽說能力所占時間較少。第二類為學校自編教材,主要根據自身學校的具體情況,編寫符合學生的教材。兩類教材的交叉使用促進學生在英語知識上深度和廣度的全面接觸,從而實現了學生理論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針對高校英語教學的簡單思考
1.科學定位目標
著名學者李嵐清在中國人民大學英語教學講座中提出:“目前,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存在‘費力不討好的問題,也就是教學用時不少,但是教學效果不明顯,很多學生學習英語后仍舊無法與外國人進行交流,這表明我們的高校英語教學的效果不明顯。”通過李嵐清教授的研究可以發現,高等教育英語專業教學木匾設置不清導致人才培養方向及培養方案出現偏差,難以滿足社會要求。自我國開設英語課程以來,高校英語教學始終以培養學生的理論能力為主要方向,學生始終以課本教學為主,學生的聽、說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長期滯后,長此以往,學生除理論能力外其他能力培養止步不前。隨著我國2002年加入世貿組織及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進程加快,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要求人才具備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為此,在當前英語教學的能力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力爭全方位提升大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社會培養實用的高素質的英語人才。
2.聚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英語與漢語一樣是一門語言學科,針對語言的學習方法來說,環境和氛圍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突出英語應用性的條件下,我們應該全面地構建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創設自由交流的語言氛圍。此外,僅僅將課堂作為英語學習的陣地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引導大學生將英語學習與日常生活融合起來,創設多種情境的英語交流活動,比如,開辦英語角、舉辦英語沙龍、設置英語標示牌、辦英語板報、舉辦英語晚會等,并倡導在活動中只能運用英語進行交流,以此來建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大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英語要順應時代發展,結合自身發展計劃,針對英語學科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為我國的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任君.外語立體化教學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高等教育,2012(6):34-38.
[2]吳一安.走出英語教學的誤區[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6):25-29.
[3]趙曉光.英語教學法課程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11(7):31-35.
[4]張文霞,羅立勝.關于大學英語現狀及其發展的幾點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42-46.
[5]張堯學.關于大學本科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再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3(8):26-29.
作者簡介:蔣應輝(1978-),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學歷,講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與改革及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