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 要:近年來,高職院校取得快速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優秀人才。高職院校管理工作得到了學校、學者們的重點關注,其中,學籍管理是高職院校很重要的管理工作。因此,通過研究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高職院校的學籍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7-0192-02
我國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籍管理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管理的環節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強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對規范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辦學育人目標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學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籍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大都制定自己的學籍管理制度,這對規范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起到關鍵的作用。但從調查來看,大多數制度存在以下不足:制度本身不夠嚴謹,條款之間相互沖突;規定嚴重過時;有些條款缺乏權威性和執行力。而且部分高職院校認為學籍制度管理只是常規的管理工作,沒什么可以創新的,沒必要太重視,不需改進。這其實是忽略了學籍管理的基礎作用,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二)學籍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不足
學籍管理人員專業水平欠缺。首先,從目前的整體情況來看,部分學籍管理人員沒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管理素質,有的管理人員在沒有理清學校相關的各種管理條例、管理程序的情況下,就對工作中各種情況做出想當然的反應和判斷,溝通相關部門,最終犯下嚴重錯誤。其次,部分學籍管理人員因學歷層次較低,對新型辦公軟件的使用不夠熟練,增加管理工作差錯率。最后,部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學籍管理需要處理大量繁雜的學生信息,而這些信息又與每位學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更加需要學籍管理人員具有很強的責任心。
(三)學籍管理理念落后,不能與時俱進
學籍管理的目的在于對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詳細的掌握,通過監控和信息的管理維護,保證學生的個人利益。當前,很多高職院校正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的個性化和全面發展的趨勢也更加凸顯,而學籍管理工作并沒有把學院和學生的變化體現在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院的內涵建設。學籍管理理念相對滯后,不能夠推陳出新,不能體現學生的權益,也阻礙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解決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與時俱進,改進學籍管理的理念
學籍管理工作的中心必須是以學生為本,全心全意為廣大學生服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改變傳統學籍管理中主要是改變對學生起到約束和監督作用的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在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應該勇于摒棄傳統規范,實施創新規范,挖掘每位學生的潛在能力,實現學生成長的新型目標,助力高職院校學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體執行上,應該切忌管得過死、過嚴,給學生更大的個人發展空間,鼓勵學生自我學習提升,確保學籍管理理念與時代接軌。
(二)提升高職院校學籍管理人員素質,提升學籍管理工作質量
想要提升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質量,就必須從學籍管理工作的主體、學籍管理人員隊伍入手。因為他們是學籍管理工作的具體執行者,這支隊伍的素質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質量的高低。新形勢下,我們要求學籍管理人員不僅應具有專業的學科知識、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敬業精神,具有能夠制訂科學計劃,具有在調研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組織、溝通協調的能力;具有創造開拓、勇于改革的魄力和高尚的人格。各高職院校可以結合需要,采取各種方式對學籍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幫助他們學習相關政策、法規和文件,學習學院改革發展文件,了解當前高職學生的特點,并鼓勵他們研究掌握新形勢下學籍管理的特點。具體來說,第一是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對待繁復的學籍管理工作,必須時刻保持謹慎負責的態度。第二是學會借助計算機等先進手段簡化工作量,減少差錯率,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是善于總結工作經驗、創新工作流程和方法。第四是有組織地開展相關工作研究、交流活動。要有計劃地選派相關人員去參加各種學籍管理工作研討會,與同行交流、學習、探討,保持互相溝通、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學籍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整個學籍管理系統的運作效率。同時,學籍管理人員需要自覺加強學習能力,熱愛工作崗位,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不停地總結經驗,加強學習、開拓創新,逐步完善自身職業素養。第五是高職院校也應重視學籍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工資待遇較低、人員流動頻繁等問題,想方設法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認同感。
(三)建立學籍管理制度建設長效機制
建立學籍管理制度建設長效機制是實現學籍管理工作健康可持續化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我們不僅要做到管理中有章可循,還要知道如何與時俱進、有一套科學的路徑修改過時的章程,才能保證學籍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都主要是根據2005年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制定本校的學籍管理規定,但2005年至今,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不管是從發展理念還是發展實際,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我們的學籍管理制度必須重新修訂,轉變理念和低層次的服務目標;也要修改具體的學籍管理規定,如增設學籍預警制度、嚴格學籍注冊流程、制定多元化學生成績考核制度、加強學生成績管控、規范學籍異動管理審批制度、明確退學規定制度、規范學歷證書責任管理等。最終是要努力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可操作性強的、科學合理的、經濟的、人性化的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制度乃至學籍管理制度建設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劉喻.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制度構建的理性思考——基于學生主體性發展視角[J].現代教育科學,2014,(5):102-103.
[2] 葉勇.學分制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5,(15):35-37.
[3] 何靜.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現狀初探——基于某高職學院當前一線學籍管理工作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6,(17):114-115.
[4] 陳韻羽,馬正友.論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5,(4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