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章兵
提到記單詞,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這樣一個場景:同學們盯著單詞反復讀背,像極了古時背“四書五經”的儒生,不斷重復,死記硬背,結果呢,一個詞重復上百遍后終于裝進了大腦,幾日后卻又溜出來了。如此在人們心中形成了一個結論:記單詞難。這里存在一個概念偷換問題:大家是在“背”單詞,而非“記”單詞。“背”,是機械地往腦袋里裝;“記”,是經過加工,能動地轉化為自己腦中的東西。我們要轉變觀念:要“記”單詞,而非“背”單詞。
如何記憶才更高效呢?簡言之,就是對單詞進行再加工。我從三個大方面來具體介紹一些記憶法:點、線、面。
點,就是從單詞本身入手,從語音、語素、詞形、詞義等各方面挖掘。
第一,音標法,即借讀音記憶。首先根據音標將單詞分段,一個音節一段,然后根據音標規律記憶每段字母。比如coordinate[k?u??:dineit],分段為“co-or-di-na-te[k?u-?:-di-nei-t]”,一一對應:c一般發[k]音,o發字母o本身的音,co[k?u]很容易就記住了,or就更好記了,它本身就是一個單詞,發[??: ]音,同理,di、na、te對應音標記憶字母組合。使用這種方法需要學生打牢音標基礎,不僅每個音標要記準,而且常見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要記牢。在此羅列一些字母組合及讀音:ou,ow/au/;ai,ay/ei/;ei,ey/ei/;oi,oy/?i/;ea,ee/ i:/;ty/ti/;te/t/;ph/f/....
第二,諧音法。比如strong“死壯”,hate“恨他”,holy“厚禮”等。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不多講。此法需要同學們多讀,多思考。
第三,聯想法。發揮想象,讓單詞動起來。此法可與諧音法結合起來用。比如:slam死(s)拉(la)門(m),死勁拉門[砰地關上];wander,玩(wan)的(d)兒(er)子在街上[漫游][閑逛];panda,[小熊貓]盼(pan)長大(da);lung,狼(lang)心狗[肺](lung);等等。
第四,詞形法。由詞形聯想,利用單詞中的字母或字母組合,并與漢語拼音結合起來。比如:journal——j(幾)+our(我們)+nal(拿了),幾本[雜志]我們拿了;knit——k(看)+ni(你)+t(他),看你為他[編織]毛衣;shoulder——應該(should)讓兒(er)子[肩負]重任;banquet——[宴會]未過半(ban),賓客卻(que)退(t)席;等等。
第五,英譯法(paraphrase)。用英語解釋英文單詞,即同義轉譯。有很多英文單詞翻譯出來的中文含義是不合適的,因為要考慮到適用的語境不同,正如很多同義詞中文意思雖然完全一樣,但適用的場景卻大不相同。記英文含義,要比記中文有效得多,既能保持長久不忘,又有利于深刻理解含義,培養英語思維。
第六,分列法。找一張白紙,將30個單詞寫到紙上,分成四列,中間留出空隙。四列分別羅列單詞、音標、英義、中義。將30個單詞看過一遍后,分列回憶,看一列,遮上其余三列,從第一到第四列一一看過去,有回憶不起來的就做標記,這樣一遍過去等于記了五遍。全部看-看第一列回憶-看第二列回憶-看第三列回憶-看第四列回憶-全部看,如此反復,直到將所有的單詞記住為主。操作此法速度要快,切不可在一個單詞上糾結太久。
第七,卡片法。做很多張卡片,每張卡片正面都寫上單詞,反面寫上中義。隨身攜帶卡片,利用瑣碎時間看,或放到房間各個能看到的角落,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印象。
第八,信封法。將單詞裝進信封,分周期記憶。一遍下來,將第一個信封中記不住或不牢固的單詞放到下一個信封,如此類推,反復輪回。
大家先把關于點的這些記憶法牢記在心,關于線和面的部分,請關注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