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
【摘 要】本文針對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從加強高校啦啦操教師培訓、優化高校啦啦操教學內容、完善高校啦啦操競賽制度、充分發揮高校社團的作用等方面提出對策,以實現有效教學,促進高校啦啦操運動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 啦啦操運動 發展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C-0014-02
啦啦操最早在美國高校出現,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演變,其已經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一項運動,如今,參加啦啦操運動的人數已經多達560萬人,在我國,啦啦操屬于一項新的運動項目,已經被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高校啦啦操運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除此之外,通過啦啦操比賽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參與到啦啦操運動中的熱情和積極性。但是,從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啦啦操運動在發展過程中依舊面臨較多問題,對此,高校體育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特點合理制定啦啦操運動教學方案,實現有效教學。
一、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場地設施不完善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啦啦操運動場地和設施不完善,無法滿足啦啦操運動開展需求。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未認識到開展啦啦操運動的重要性,啦啦操運動場地和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啦啦操運動的發展。
(二)專業的啦啦操教師缺乏
啦啦操運動屬于高校新興的體育項目,啦啦操運動對教師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但是,從高校現有教師結構來看,很多高校缺乏專業的啦啦操運動教師,現有教師缺乏啦啦操運動教學實踐經驗,啦啦操運動教學質量和效率較低。同時,許多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傳統,在啦啦操運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被動地跟著教師進行模仿學習,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學生學習啦啦操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此外,很多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師的年齡分布不均勻,大部分教師年齡在30歲以上,雖然這部分教師的體育教學經驗相對豐富,但是缺乏啦啦操運動教學實踐經驗,而且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的能力較低,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啦啦操這種充滿活力的運動項目。
(三)高校啦啦操課程設置存在不足
如今,啦啦操已經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關鍵內容。但是,從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現狀可以看出,傳統的體育項目依舊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導內容。很多高校開設了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排球等體育項目,但是將啦啦操運動設置為單獨的體育項目的學校很少,大多數學校只是將其作為選擇性運動項目展開教學。由于高校學生比較喜歡啦啦操運動,所以很多高校的啦啦操運動都是學生自行開展的,但是沒有專業教師的指導,導致高校啦啦操運動缺乏專業性和準確性。
(四)專業的啦啦操教材缺乏
教材是高校開展啦啦操運動教學的依據和標準。但是,由于啦啦操運動屬于高校新興的運動項目,國家還未出版專業的啦啦操運動教材,這對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開展成效有很大影響。如今,很多高校教師會從網絡平臺上下載視頻或者資料進行整合,但是這些視頻或者資料缺乏系統性,不夠完善,無法滿足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需求,學生也無法感受到學習啦啦操運動的樂趣,不利于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活動的開展。
(五)啦啦操訓練實踐安排不合理
競賽是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競賽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還有利于啦啦操的發展和創新。但是,開展啦啦操競賽之前,啦啦操教師必須對學生展開專業性訓練。目前,高校啦啦操運動正處在發展初期,高校啦啦操訓練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如果啦啦操訓練時間過長不會讓學生產生疲勞的感覺,還會降低學生參與啦啦操訓練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促進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高校啦啦操教師培訓
高校應認識到加強啦啦操教師培訓的重要性,深入啦啦操教師培訓制度改革,加大啦啦操教師培訓力度和資金投入,采用分層教師培訓模式,有針對性的展開啦啦操教師培訓。啦啦操教師制度改革需要從高校內部入手,提高啦啦操教師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的能力,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推動啦啦操運動的發展。高校在開展啦啦操教師培訓的過程中應避免出現形式化問題,結合啦啦操教師的實際情況合理制訂教師培訓方案,真正提高啦啦操教師的專業性,豐富啦啦操教師的教學經驗。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從外部聘請專業的啦啦操運動教師,壯大啦啦操運動教師隊伍,使啦啦操運動教師隊伍更加年輕化、專業化。要想實現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目標,高校還應該在啦啦操教師內部建立獎勵機制,提高啦啦操運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進而提高啦啦操運動教學水平。
在新課程背景下,高校啦啦操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啦啦操教學中。啦啦操教師也要增強創新意識,創新教學形式,突出啦啦操教學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啦啦操教學,實現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二)優化高校啦啦操教學內容
在新形勢下,高校要想提高啦啦操教學水平就必須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對啦啦操教學內容進行歸類,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體系,明確啦啦操教學目標和方向,針對高校啦啦操教學現狀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因材施教,及時增加和更新啦啦操教學內容。學生只有掌握了啦啦操理論,才能把理論應用于實際中。相關部門必須編寫專業的啦啦操運動教材,為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提供理論基礎,推動高校啦啦操運動的發展。當然,高校教師也可以合理地利用網絡平臺上的信息,但是一定要謹慎篩選,啦啦操教師可以把網絡信息和啦啦操教材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提高學生學習啦啦操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完善高校啦啦操競賽制度
要想推動高校啦啦操運動的發展,就必須完善啦啦操競賽制度,加強各個高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各個高校可以不定期舉辦啦啦操競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啦啦操教師的責任心。啦啦操競賽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和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啦啦操的樂趣。高校要豐富啦啦操競賽的形式,把啦啦操教學和競賽結合在一起。在啦啦操競賽的過程中高校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較少批評性的語言,高校啦啦操教師必須明確競賽開展的目的。啦啦操競賽開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啦啦操運動水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而不是取得優異的成績或者名次。對此,啦啦操教師不能過于看重競賽的結果,而要更加注重競賽的過程,仔細觀察學生競賽的過程,如果發現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存在問題,要及時幫助學生進行調整和完善。
(四)充分發揮高校社團的作用
既然社團是高校啦啦操存在的關鍵形式,那高校就需要充分發揮出社團在啦啦操運動發展中的作用,增強學生對啦啦操運動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啦啦操運動的影響力,讓更多的高校學生能夠主動參加到啦啦操運動中。思想指導行動,要想實現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目標,高校就必須認識到開展啦啦操運動的重要性,加大啦啦操場地建設和購買啦啦操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為啦啦操運動的開展提供支持和保障。除此之外,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師必須認識到開展啦啦操專業訓練的重要性,同時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啦啦操訓練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啦啦操訓練,避免學生在啦啦操訓練中受傷,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三、結語
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啦啦操運動場地和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啦啦操運動的發展。二是很多高校缺乏專業的啦啦操運動教師,啦啦操運動教學質量和效率較低。三是傳統的體育項目依舊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導內容。四是國家還未出版專業的啦啦操運動教材,這對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開展成效有很大影響。在新形勢下,高校就必須認識到加強啦啦操教師培訓的重要性,深入啦啦操教師培訓制度改革。高校啦啦操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實現有效教學。相關部門必須編寫專業的啦啦操運動教材,為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提供理論基礎。要想推動高校啦啦操運動的發展,就必須完善啦啦操競賽制度,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和機會。如今,高校就必須認識到開展啦啦操運動的重要性,加大啦啦操場地建設和購買啦啦操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提高高校啦啦操運動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文玉.新疆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商,2016(9)
[2]葉蕾.高校開展啦啦操運動的理性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25)
[3]郭虹.高校啦啦操運動開展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2)
[4]彭楠.大連市高校啦啦操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5
[5]尹悅.鄭州市高校學生參與啦啦操運動影響因素及發展趨勢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