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德群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小學
近年來,我校在不斷健全和完善學校管理工作機制,堅持依法治校,堅持科學管理的同時,努力尋求量化管理與人文管理的結合點,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教育和諧發展,取得顯著的辦學成績。
一、創設管理系統的人文根基
學校應為教師群體搭建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為教師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成就環境與氛圍。例如,激勵教師參加進修學習,培訓充電,給教師的成長創設條件,為教師提供成長空間,增長才干,提高自我。保證教師的教學、教研、進修等需要一定的資金、財物,最大限度的給予滿足。此外,要高度重視和維護廣大教師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設身置地從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心盡力為教師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真心誠意關心教師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多方面進行情感溝通和心靈對話,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慰藉,使人文關懷滲透在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讓其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享受到豐富的精神生活。此外,要營造多元文化兼容的人文環境,使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師對學校有認同感和歸屬感,使學校成為他們的精神家園和創業樂園,樹立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其關心學校、熱愛學校,不斷增強學校的向心力,推動學校發展。
二、推行公平的競爭機制
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和創新。公平競爭是推動學校教育發展的一種管理手段。學校要和諧發展,必須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首先要以德服人,嚴于自律,廉潔奉公,公正無私,光明磊落,心胸開闊,凡事從大局出發,要有服務意識,對下屬要一視同仁,絕不能舍“近”求“遠”,或愛“小”棄“大”,要一碗水端平,在利益面前莫伸手,以良好的形象贏得教師的擁護。其次,要正確處理好學校的各種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例如,評先進、評優秀,評職稱以及獎罰等,要堅持做到客觀、公開、公平、公正,切不能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近年來,我校在抓好素質教育的同時,結合實際,在教學管理中引進競爭機制,在學校統一領導下,根據師資實力、學生成績等因素均衡配置教學資源,實行分級分部競爭,跟級負責管理。實踐證明,施行這種競爭管理機制是行之有效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競爭意識,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促進了學校教育和諧發展,取得較好的辦學效益。
三、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是一種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團結協作,彼此融合,關系和諧,感情融洽,心情舒暢,工作、學習、生活愉悅的局面。這種局面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要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就必須改革舊的教育管理模式,實施教育創新管理,以人為本,努力創造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因勢利導,尊重教師的民主權利和愿望,自覺接受教師的監督,在平時的工作中,堅持傾聽不同的意見,念人之功,容人之過,不抓辮子,不打棍子,不給教師“穿小鞋”,讓教師有安全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安心做好教育工作,給教師一個成長和發展的空間,提供展示自我、施展才華的平臺,使教師的價值追求、精神追求與學校的辦學目標匯合到一個點上,把以事為本的約束管理轉變為以人為本的自我約束管理,把紀律管理內化為教師的自覺意識和行動。
四、實現管理方式人性化
規章制度主要是規范人的行為,帶有強制性,而教師的工作,具有很大的能動性與靈活性,有人稱,教師的工作是“良心活”,此話不假。一堂課可以精心組織,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認真傳授,也可以敷衍了事,泛泛講解,其效果短期是很難準確衡量的。實踐證明,在學校管理中,應從學校、教師、學生等實際出發,在有效的規章制度約束下,通過有效的對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尊重教師人格,尊重教師的勞動,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給教師一份善意,一份關心,消除心理障礙,實現心靈溝通。這樣,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調動與激發出來,就會自覺想方設法做好本職工作,煥發出工作熱情和迸發出創新火花,實現自身價值。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