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學鑫
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
反思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反思中構建知識主干整合的實踐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強調反思的重要性:“我日三省吾身”,正因為孔子的每日反思,才能讓自己成為影響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我國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葉瀾也這樣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同樣,一個學生只傾注心血在學習與做題上不一定會成為好學生,但如果能每日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就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反思,學生可以明確自己學習中的所得與所失,明確自己在學習上的優(yōu)點與不足,從而進行知識彌補和能力訓練的實踐活動,讓自己在知識上更完善,在能力上更成熟。
在調查得知學生知識零亂不系統(tǒng)而影響學生做題與運用的結果后,我們教師積極組織學生代表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并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良策,最后一致同意,要彌補數(shù)學上做題的知識不足和實際運用的欠缺,必須對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進行整合,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脈絡,特別是要分清知識的主次,明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與外延拓展,以及發(fā)展變化,使學生能在知識主干整合的體系中“窺一斑而知全貌”“知一點而推全理”,讓學生不至于因為知識的不足而造成在能力上的遺憾。在反思的推動下,數(shù)學知識主干整合的研究學習活動在學生中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到今天逐漸走向成熟,取得不菲的成就,形成了函數(shù)、導數(shù)、集合等完備的知識主干脈絡體系。
二、反思中完善數(shù)學主干知識的整合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科學知識永遠在演進中,它是一個不斷構造和改組的過程。”高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葉明確指出“要強調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經(jīng)歷和獲得新知識的體驗”,因為科學的學習反思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過程,是學生認知結構的重組和擴大的過程,反思不僅能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上的得失與優(yōu)劣,更能通過對實踐的反思,總結出寶貴的個性經(jīng)驗,豐富和完善學習的知識與能力。
在數(shù)學知識主干整合的研究實踐中,一開始學生只整合的是單純的知識,對學習并沒有多大的幫助;在整合研究的實踐中,學生不斷反思,不斷對主干知識系統(tǒng)進行完善,在單純知識的基礎上加上了學生自己的思路與看法,比如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后面加上了典型的例子,如集合的無序性,例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個集合;學生也對做題行為進行反思,對知識的運用進行反思,并把在做題中易錯、易混的知識也總結在知識主干整合的體系中,不斷完善知識體系,比如在函數(shù)的知識體系中學生經(jīng)過做題就補充了“已知函數(shù)f(x)滿足對任意x,都有f(x+a)=1-f(x)/1-f(x)(a≠0,f(x)≠1),則采用f(x+2a),f(x+4a)進行推理可得其一個周期是4a。”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函數(shù)方面的知識主干整合體系,為學生的做題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借鑒。
三、反思中提升學生知識整合的能力
現(xiàn)代學習心理學表明:反思是一種學習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習策略。現(xiàn)代學習理論中指出,學生費盡心思學了,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不會反思,從而不能實現(xiàn)學習的調整。對于學生而言,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增強其自我指導、自我批評、自我進步的能力,幫助學生沖破傳統(tǒng)思維和定勢思維的束縛,不斷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診斷、糾錯、創(chuàng)新、發(fā)展,讓自己脫離“學會”的初級范疇,成為“會學習”的學生,有效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同樣,反思性的知識整合研究也能促進學生自身在知識主干整合方面的能力。比如有位姓薛的學生,盡管學習很刻苦,但成績總是不提高,在反思自己的學習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不夠清晰。在針對性地實施知識主干整合中,他分不清知識的主次與輕重,弄不清主干引領是怎么回事,只是簡單得把知識點羅列,結果讓知識更為混淆,一團亂麻。在不斷的反思中,他在認知錯誤的基礎上不斷改正、完善,其整合能力與日漸張,主干關鍵詞、主干內容……可謂綱舉目張,層次清晰,脈絡分明,讓人一看就一目了然,成竹在胸,自此,這位薛同學再也沒有犯過“張冠李戴”的鬧劇,做題的準確度大為提升,成績直線上升。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