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廣西南寧市英華學校
2012年秋,廣西正式實施高中新課改,教材的改變意味著高考的題型也會隨之改變。廣西省采用的課標卷中取消了單項選擇題,增加了語法填空題,短文改錯的規則也有所改變,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檢測學生從詞性、詞形、搭配等方面掌握單詞的情況。語法填空的命題意圖在于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即在語篇中考查考生對語法和語用知識的掌握情況,突出語用,使語法運用更加真實、自然。該題型主要從詞法和句法兩方面考查語法基礎知識,兼顧考查行文邏輯、慣用法、構詞法、固定短語或句型。一般來說,給出提示的單詞一般為實義詞,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等,以動詞居居多。未給出提示的單詞一般為虛詞,包括冠詞、連詞、介詞、助動詞等,以連詞居多。
一、新教材的詞匯特點和課標詞匯要求
課改之后,廣西的普通高中英語學科全面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標準實驗教材。此套教材的編排除了課文內容、語法項目上做出了改變,在詞匯量方面也明顯增加。使用過程中發現教材中出現的帶三角號的詞匯(即超綱詞匯)很多,尤其專有名詞特別多。
教材中不可避免要出現超綱詞匯,根據統計,超綱詞匯和課標詞匯的比例幾乎達到1:2,這樣高比例的超綱詞匯影響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和積極性。如果不記憶,課文難以理解;如果用心記,無疑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打擊他學習英語的熱情與興趣。
二、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了解到,有些教師通常為了趕進度,讓學生課前預習單詞,在課上通過聽寫來檢測學生記憶詞匯的情況,很少有意識地設計讓學生在語篇中運用詞匯的教學活動,僅靠一兩次聽寫的單詞復現只會導致學生對詞義理解不到位,不懂如何運用詞匯,學得快也忘得快;另外有些教師只是為了詞匯教學而教詞匯,課上專門講解單元里面每個詞匯的音、形、義等詳細的用法,脫離語篇孤立地講解詞義,學生只能費時費力地記憶大量無關聯的詞匯。
三、詞性教學有效途徑的探究
針對以上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根據相關的理論依據,筆者就一些詞匯教學的有效途徑或方法進行一系列的探究實踐。
1. 將每個單元的詞匯按詞性進行分類
由于各個單元的詞匯量大,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對詞匯進行分類,針對每類詞匯的特點進行不同的處理。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也要同步把整個單元的單詞按詞形進行分類,并觀察分類好的詞匯有哪些共同的語法和句法特征。
分類完成后,學生需要把名詞類的單詞再次進行細分成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并嘗試歸納這兩類名詞在句中的用法和形式。動詞再次被分成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特別關注動詞在句中的幾種形式的變化等等。
2. 將新舊單詞建立聯系
為了引導學生盡快熟悉并掌握每個單元單詞,筆者為學生設計了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筆者將與本單元有關系的、學過的或常見的單詞變成學案,要求學生在認讀本單元新學單詞之后,根據所給單詞和任務要求寫出本單元相應的單詞,如寫出所給單詞的近義詞、反義詞、其它詞性的形式,或根據英文解釋寫出本單元的相應單詞。
3. 將新詞的意義運用在語境中
有效的詞性學習方式之一是在用中學。在學生認讀、聯想記憶、了解新單詞本義的基礎上,筆者讓學生運用多個新單詞造句。考慮到我校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讓他們使用多個新單詞造句可能會有一定困難,因此筆者編寫了旨在促進學生使用新單詞的漢譯英練習。
4. 將新詞的理解鞏固創新
經過對以上單元詞匯教學的改進,學生對新單詞的掌握情況有所好轉。讓學生做漢譯英練習雖然能促進新單詞的學習,但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于是在往后單元的教學中,筆者逐漸把漢譯英練習改成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新詞造句。每人要造兩個以上的句子并且每個句子必須含有兩個以上新學的單詞,并鼓勵學生造句時使用盡可能多的單詞,同時要求內容越豐富越好。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