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寶明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之一,尤其是古文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有難度的,因此做好閱讀方面的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及作用。如果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閱讀能力,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和摸索,以尋求更好的方法及教學手段,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內涵
閱讀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文章,主動參與到文章的閱讀理解中,在已有知識及經驗基礎上,形成對文章的理解、感悟、欣賞等一系列的閱讀思維活動的過程。初中生在這一時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及創造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能夠通過閱讀獲得知識的積累及進步,從閱讀教材中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知識儲備及相關其他能力的發展。但是,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還是有很多學生認為閱讀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有些學生不愛閱讀,教學有效性受到影響,因此有必要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引導和促進學生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及習慣,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教材的有效預習
課堂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在閱讀教學開展之前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事先的課前預習。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比如讓學生通過預習來找出所列出問題的答案,或者是對某個問題說出自己的讀后感,或者是針對某個問題找出文章中是如何進行描述的。通過這種問題式的引導,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從而能夠很好地掌握文章的梗概,有利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更加深刻地進行課文的理解及閱讀,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能力的培養及發揮,更好地實現自主閱讀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創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要創建平等、自由、和諧、開放的課堂學習環境,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一言堂的習慣,拋棄填鴨式的學習模式,形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充分重視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大膽地回答教師的問題,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加強引導,在開放、活潑、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其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好自我學習,學會溝通和交流,學會質疑。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自信、閱讀能力。通過環境營造實現教學進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精心設計問題
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快、更準地理解閱讀內容,教師的引導有著很強的作用,能夠給閱讀指明閱讀的方向及重點,教師需要進行精心設計問題,來引領學生進行閱讀,較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師在進行主導性問題設計時,要站在整體高度對學生進行步步深入的引導,由淺入深、由點到面逐步使得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有效回答實現對整個文章的理解,引導學生和課文進行對話,與作者通過文章進行溝通和交流,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默契交流。
(四)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科學技術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快速發展,在教學領域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呈現出越來越豐富及先進化、科技化、信息化的特點。不斷有新興的教學方式走入學生的學習課堂,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及新鮮感,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地開展學習,激發了其學習的熱情及積極性。如現在的多媒體技術就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的日常教學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也應該積極加以利用,探索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及設計科學合理的課件來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閱讀主要是通過“讀”能讓學生借助文章來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及觀點,形成對文章的了解,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通過多媒體手段可以將文章所描述的場景進行再現,通過視頻及音頻,能夠立體、生動形象地看到文章所要表述的內容,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課文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觀看及收聽,從視覺和聽覺更好地去理解課文內容,快速地掌握文章大意及主旨,更好地理解作家的思想,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五)指導課外閱讀,培養語感,注重積累
在進行課前預習及課堂教學之外,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要加強課外閱讀。新課標指出“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這一教學目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重視積累的作用。因此,首先要確保一定的閱讀量及閱讀范圍。因此,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做好必要的摘抄,將看到的優美的詞語、精彩句段及自己喜歡的格言警句等摘抄下來,并經常進行朗讀和背誦,從而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提高閱讀能力,這對于提高語文素養及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總之,閱讀教學要注重有效性的實現,不斷探索和豐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通過設計問題、多媒體手段等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教學的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前預習來提高閱讀的深度,通過課外閱讀確保學生學習的廣度及深度,積累更好的語言素材,不斷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