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德吉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重要的教學目標,而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語文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效率低、消耗大的狀態(tài),教學質量不高,使學生得不到更好的發(fā)展。本文分析了當前形勢下語文閱讀教學的狀況,并提出有效改善教育模式和方法的相關策略,以期能提高初中語文的教育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學科,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未來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語文閱讀教學是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學習習慣的重要教學方式,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正確的閱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在教學方式和教學性質方面提出了新的發(fā)展方向,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的教育現(xiàn)狀很不樂觀,教育制度受到了許多因素的限制,使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不能更好地發(fā)揮效果,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語文教師對閱讀教學認識不夠清楚,偏離了新課改要求的教學軌道。
(一)教學目標表里不一
語文的學習應該在平等的過程中進行,教師課堂的角色定位錯誤,不能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中,老師始終主導著課堂的進度,始終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一味地進行知識的灌注,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理解能力,不關心學生的學習進度,只把完成教學計劃作為重點,規(guī)定學生需要閱讀和理解的內容,限制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導致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失去了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閱讀水平也無法增強。教師要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必須改變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發(fā)揮出自己的能力,不再被動地接受老師教授的知識,而是以一種自主的方式選擇閱讀的內容,能夠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把語文知識理解得更為透徹。閱讀的過程是美好的,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來獲得自我發(fā)展的意識,能夠站在多種角度看待周圍的事物,感受文章的內涵,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思想,積累學習方法,實現(xiàn)綜合能力的增強。閱讀教學不單是對語文技巧和生詞的教學,更多的是讓學生能夠感受文章情感,進行精神思維的溝通,不斷地探索和發(fā)現(xiàn)更多豐富的實質與內涵。
(二)閱讀材料內容缺失
我國語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閱讀材料缺失的問題,教材內容過于單一,題材不夠新穎,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造成了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失去了動力,這種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首先,語文教學課堂過分注重對學生知識水平的培養(yǎng),教師會給學生安排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占用了學生大量的課外時間,這對閱讀教學課外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學生完不成作業(yè),就沒有時間去拓展課外閱讀材料,也無法增加課外閱讀量,這一現(xiàn)象嚴重地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閱讀量的提升,學生課外閱讀量越多,閱讀興趣就越強,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閱讀材料,在閱讀質量能夠提升的基礎上實現(xiàn)閱讀水平的提高。但是根據(jù)調查,我國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僅僅只有15分鐘到30分鐘,在這個時間段內,學生根本無法深入地閱讀一篇好的文章,更別提實現(xiàn)多種閱讀材料的細讀與品讀了。
其次,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雖然多媒體能夠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體現(xiàn)出文章的色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在教學方式上代替了傳統(tǒng)的書寫模式,降低了學生的手寫概率,學生長時間不進行寫作沒辦法深化文章的內涵,失去了體會作者情感的機會,與文本的交流只限于表層,看完了就過去了,無法通過書寫加深在腦海中的記憶,這種文本閱讀的缺失嚴重制約了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高效率的措施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存在許多的問題,教師應該著重的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重新評價教學體系
重新評價教學體系,可實現(xiàn)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教學目標,劃分語文教學功能內容。教師應指導強化學生的閱讀分區(qū)意識,并在閱讀分區(qū)過程中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構建出語文閱讀教學的框架,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首先,應制定教學評價指標,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情況,做出等級的界定,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減輕教師教學負擔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核心,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體系中,教師太過于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成績只是代表學生一個階段能力的發(fā)展,并不是影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新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應該在學習質量評價體系中,減少對學生分數(shù)的注重,降低師生之間對考試成績的關注度,把學生從成績的枷鎖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識的探究中去,提高學習效率。
(二)發(fā)揮對話教學的作用
新教育體系要求閱讀教學應該是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的過程,在閱讀課堂中,老師通過閱讀教材實現(xiàn)和學生的情感交流,這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閱讀的共同參與,不是一個理論性的方式,而是一個重于實踐的目標,教師想要真正走進學生的世界,實現(xiàn)和學生的閱讀交流,那么就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進:
第一,教學活動的閱讀課堂應該是民主的課堂,學生不是忙于學習的機器,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想法,也有很多新奇的觀點,教師是學生閱讀過程的引導者,起到了為學生全面理解信息的作用。
第二,閱讀應該站在多種角度,全方位地對材料進行細致地品味,不能過分注重文字形式上的理解,應該充分地走進閱讀材料的世界,體會材料中的真實思想和情感,感受文字的內涵,深入探究材料的歷史發(fā)展氣息,從歷史文化中體會更具情感色彩的知識,實現(xiàn)真正意識上的閱讀,發(fā)揮閱讀的真正作用,走上閱讀能力提高的正確道路。
三、結語
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出特色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求學生在不斷的知識閱讀探索中,實現(xiàn)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從而走上全面發(fā)展的學習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