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虹
摘 要:“互聯網+”時代涌現出多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課。微課的應用,可以有效彌補傳統的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豐富其教學內容,擴展教學的空間。同時,微課與教育教學改革中提出的要求和目標是相適應的,在學生的自主學習方面也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關鍵詞:微課;初中生物;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4-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102
微課即視頻課程,具體就是將新課程標準作為重要的依據和參照,將視頻作為重要的載體,其主要的目的是突出課堂教學中的某一個學科知識點。這種教學方式的時長在5-8分鐘,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主要包括時間短、主題鮮明、內容精簡等,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充分的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的效率。
一、微課的定義
微課,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充分的濃縮,使其具備了短小精悍的特點,其內容通常都是教學中的重點,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對其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對重點知識進行有效的掌握。同時,在微課設置和講解的過程中,對相關的技術進行了充分的應用,可以說,微課是一種課程和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對其進行應用的時候有著很大的便捷性。
二、微課的優點
1.在微課中,其資源容量是比較小的。通常情況下,其容量都是在幾十兆左右,同時,在教師和學生對其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在線播放,當對其進行下載操作的時候,其所占的內存也是比較小的,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是非常便捷的,并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隨地觀看,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除此之外,還可以提供相應的評課研究內容,讓學生對視頻內容進行及時的反饋。
2.微課有著鮮明的主題和比較強的針對性。不同的微課的名稱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開展學習之前,教師和學生能夠通過名稱及時將視頻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辨別,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性地進行觀看。在對微課進行了相應的命名之后,能夠在第一時間對教師的教學理論進行充分的展示,進一步強化教學的針對性。
三、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微課進行應用的措施
1.對微視頻的針對性進行應用。在對微課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其服務的對象并不是一兩個人,而是班級中的所有學生,所以,微課的使用對于整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是有著一定的影響的,那么,在進行微課的制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其學習能力進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制作的時候,可以將全部的特點融入其中,從而更好地發揮出微課的作用。
比如,當學習“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時候,教師對其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需要與整個班級的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充分的結合和聯系,然后在微課中對教學的資源進行選擇,同時,也可以將一些學生所感興趣的視頻融入到自視頻中,在此基礎上,強化學生在視頻觀看過程中的興趣和注意力,而且教師還要對學生第一遍學習過程中的掌握情況進行結合,將視頻中的內容和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相配合,從而使學生對不同種類的植物的特點進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使教學的內容更加深入,在做題的過程中更加熟練應用。
在此過程中,微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相應的知識進行簡化,在開展微課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建構起相應的知識框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在5-8分鐘內獲取了非常大的收益。
2.教師需要在微課開展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要實現初中生物學習效率提高的目的,教師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職責,一方面,對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熟練的應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而且還要在微課中融入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使相應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有效的結合,不斷提升學生對微課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微課進行充分的應用,由此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得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更加準確的掌握。
比如,學習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的時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自身引導等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參與到微課制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運用和實踐。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促使學生動手進行微視頻的錄制,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其主體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制作的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的掌握。在對所制作的微課進行觀看的時候,還可以對自己所制作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評價,也可以與同學、教師進行討論,那么,在以后進行微課制作的時候,就可以避免其中存在的問題,使其更加完善。
3.對學生的生物思維進行有效的引導。在初中的生物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都是比較簡單的,難點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其中的難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對其重點進行有效的講解,引導學生的生物思維。
比如,學習“生物遺傳和變異”的時候,在對其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進行提問,逐步提升難度,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思考。提問的問題可以是遺傳基因是什么,或者是遺傳基因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等,使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在提問的時候進行視頻的拍攝,不斷提高教學的綜合效果。
綜上所述,微課將課程內容和新型技術進行了充分的結合,并且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微課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生物這門課程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微課應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將學生的學習習慣等作為重要的依據,進行相應的教學方法的制定,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崇貞.論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11):110+112.
[2] 李萍.微課在初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9):107-108.
[3] 董林利.論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之應用[J].亞太教育,2016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