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英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網絡化學習成為人們獲得信息與知識的主要途徑。讓學生在信息化時代充分運用網絡媒體進行知識探索, 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已不僅僅是教學改革的需求, 更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網絡教學 自主探究 學習
自主探究, 顧名思義是學生自己主動去發現, 去研究, 去探索,其實質是學會自主學習。當今時代是一個網絡信息時代, 網絡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信息資源庫, 網絡化學習成為人們獲得信息與知識的主要途徑。網絡化學習就是指利用互聯網資源和功能特性資源建立有意義的學習環境, 以促進和支持學生學習的教學活動。網絡教學中, 網絡多媒體技術將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 集多種媒體功能和網絡功能于一體. 將文字、數據、圖形、視頻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有機地結合, 交互地傳遞, 使學生大腦各區交替處于興奮狀態,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技術和功能上看, 網絡多媒體教學既克服了多媒體課件在單機上運用時暴露出來的線性的單向課堂演示型弊端, 又充分發揮了網絡技術在人機之間的交互性功能及瀏覽信息、處理信息的異步性功能。因此, 運用網絡多媒體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讓學生在信息化時代充分運用網絡媒體進行知識探索、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已不僅僅是教學改革的需求, 更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自主探究”應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出發點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事物, 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種積極意識傾向。興趣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 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 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 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 產生愉快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 從而提高自主探究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網絡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它通過超級鏈接的形式在界面上為用戶提供大量的文字、圖片、聲音、電影視頻、動畫資料等, 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豐富的資源保障; 在教學時. 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課外知識和生動形象的視頻影象(FLASH 動畫)的網址, 引導學生進行網絡超鏈接搜索, 讓學生自主操作、探索知識, 以潛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當學生通過自主搜索解決難題, 從而獲取了收獲的樂趣, 激發了學生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自主學習知識的興趣。興趣有了同時也培養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探究型教學方式嘗試
(一)網上自主瀏覽學生是知識的積極建構者, 而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支持者。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師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服務者, 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指導或幫助。對于某些基礎知識較薄弱, 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 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同時也能得到教師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而對于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 則可以通過網絡去訪問更多的信息, 獲取更多的知識, 不會在等待中浪費學生的時間, 從而克服了教學中的“一刀切”現象, 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原則。
(二)參與網絡模擬實驗室網絡模擬實驗室是現代網絡多媒體技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中提出了點、線、面三維一體的三個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結構。具體地說:(1)針對知識點設置基礎實驗或驗證性實驗,其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基本實驗規范、實驗過程, 掌握實驗的基本要領和方法;(2)融合若干知識點設置綜合實驗, 其目的是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這一實驗環節中, 教師所起的作用是如何激發學生對所從事實驗的興趣和好奇心, 以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豐富想象力, 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3)結合應用實例設置課程設計,其目的是重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獨立完成從擬定實驗方案、設計、調試直至實驗報告撰寫的全過程。課程的內容按知識模塊組織教學, 并擴大應用知識面。使之教學內容形成了有淺入深、連貫完整的知識體系, 同時又充分體現了“學用結合”, 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網上交流———協作學習學生將從網上獲得的信息內化整合完成個體意義上的知識建構后, 就可利用多媒體網絡的交互技術與師生進行多回路交流。我們利用BBS 和學生一起來交流學習課程的收獲, 探討學習過程中尚存的疑問, 或者補充介紹其它的有關的知識。這樣學生在留言板上既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 又可以參閱別人的見解, 這種“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的協作交流, 可以使差異得到互補和完善, 提高了寫作速度和效率, 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傊?多媒體網絡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信息豐富、功能齊全的學習環境, 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而且可以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和發展, 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探究, 使學生學會應該怎樣學習, 培養了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對應用網絡教學來培養學生能力的幾點思考
(一)網絡教學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在創建新的網絡教學模式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組織、指導和幫助的作用。在學生解決問題、建構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參與程度的大小取決于學科特點、學生的認知層次和水平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重要及時與同學們交流,要與同學們共同探討如何進行教學,而不能將教師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產生抵觸的情緒,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一定要融洽,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成功了,教學才算成功。
(二)網絡教學與其他教學一樣,其具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設計具體網絡教學模式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科特點、教學環境、學生素質等因素,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實驗、改革,創造出適合本學科的網絡教學新模式。
(三)網絡教學的發展與網絡課程以及其它教學資源的建設密切相關。在實際操作中必須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教學資源要優先發展。
(四)網絡教學對教師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教師自身要不斷加強學習外,教育部門和各級學校應積極組織,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革新教學模式的能力和水平。
隨著現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絡這一新型媒體在教學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但網絡教學還是新生事物,還處在探索實驗階段,尚有許多問題和領域需要我們去深入研究,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