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類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更加期望能夠擁有一方清新的環境和一片白天可以看見藍天白云和太陽,晚上可以看到月亮和繁星的天空?;瘜W是一門研究客觀物質世界和創造新的財富的科學,在化學的作用下,環境可以得到凈化,也可以遭到污染,科學合理的運用化學知識,凈化環境,寓環保教育于化學教學中,是未來化學學科重點研究方向。
關鍵詞:環保教育;化學;教學
化學本就是一門神奇的科學,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可以發現一種物質在添加了另一種物質后,顏色就會變的五彩繽紛;有時會在化學實驗中聞到刺鼻的氣味;有時在生活中也會見到不可思議的物質變化。這一切或神奇美麗或平凡普通的變化都源于化學反應,科學的利用化學反應不僅可以給人們帶來生產上的利益,更有利于提高環境效益,減輕人們對環境的污染,將環保教育滲透在平日的化學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減輕環境壓力。
一、寓環保教育于化學教學當中的必要性
(一)環境現狀
如今,我國是發展中的大國,無論是從生產上還是經濟貿易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然而,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近年來,雖然我國一直在倡導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環境的問題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各個地區的霧霾仍舊長時間持續不散,空氣中刺鼻的氣味越來越多,再加上城市街道上、社區內的白色垃圾到處都是,清澈的水源很難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人們的健康遭到惡劣環境的嚴重威脅,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擁有干凈清新的環境供大家享受。
(二)化學與環境的關系
化學來源于生活,故而與我們的生活和環境密切相關。通過生活和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認識了化學當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等基本的物質。通過生產,我們發現了關于煉鐵時的化學原理:碳酸鈣煅燒生成CaO和CO2,CO2與灼熱的碳產生CO,利用CO的還原性還原鐵礦石中的鐵,同時CaO與鐵礦石中的SiO2反應生成熔點低密度小的CaSiO3爐渣,這是煉鐵。
通過化學實驗,我們明白了通過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明白了通過運用堿性物質可以中和酸性物質,通過NO+CO可以對汽車尾氣進一步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由此可見,化學與環境的關系密不可分,環境中掩藏著化學的真諦,化學又促使環境良好的發展,相互依賴,相互發展。
二、如何寓環保教育于化學教學當中
環保教育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緊迫的環境形勢以及環境與化學的緊密聯系使人們自然想到了將環境保護意識滲透到化學課堂的教學當中,利用化學知識凈化空氣,減少污染。針對該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環保教育從化學課堂起步
所謂化學課堂的環?;⒉皇侵竼渭兊膶⒒瘜W課堂進行美化和綠化,而是將環保的意識和知識滲透到化學課堂當中,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例如:在中學化學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環境有關的內容,在高一年級的化學課本當中,我們就認識了SO2和CO,通過講解生活中酸雨的危害引出形成酸雨的罪魁禍首SO2,引導學生思考形成SO2的原因,并利用學生之間的討論給出合理地解決辦法。通過簡單的方程式Hb+O2=HbO2和Hb+O2=HbO2,導出在現實生活中關于煤氣中毒的原因,從而探索CO的性質以及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幫助學生對這些有毒氣體有更深的了解,在潛移默化中構建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環保意識在化學實驗中強化
化學課又稱實驗課,在化學教學中,實驗占據主要的部分,所以要想真正的將環保教育寓于化學教學當中,必定離不開化學實驗的教育。例如:利用在城市的河流中采取的水樣本進行酸堿度的測試,用PH試紙測出水呈現5.2酸性,然后運用所學的內容引導學生降低水的酸堿度使其變為正常的7,學生在此實驗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堿性的石灰石進行中和,利用化學原理CaCO3+SO2=(高溫)CaSO3+CO2對酸性河水凈化,從該實驗中學生很容易記住處理被酸性化的水的方法,并且引發學生對環境的思考。再比如:在進行有毒性氣體(如SO2、CO等)產生的實驗時,可以增加尾氣處理裝置,利用2CO+O2=(點燃)2CO2,CaO+SO2=CaSO3的原理,減少有毒氣體的排放。在此實驗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對有毒尾氣的處理增強環保意識,做到身體力行。
實驗完畢后,提醒學生將用過的實驗器材進行科學的清理,將試驗后產生的溶液進行凈化處理,有毒的液體不能隨便倒入實驗水池中,氣體更要經過消毒試驗后才能釋放在空氣中。
(三)環保行動在課外實踐中落實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也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所以,為使學生對化學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的認識更加深入,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化學興趣愛好者參加化學課外活動,在選擇化學課外活動的場地時,可以選在附近污染較為嚴重的河流,也可以選擇工廠較多的郊區,或者是霧霾較為嚴重的市中心,利用化學試紙對其酸堿度和污染程度進行檢測,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環境的污染程度和危害性,并對環境污染的原因進行分析,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在進一步增強環境保護觀念的同時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對于學生的環保教育,還應該從日常生活做起,時刻牢記環保的使命,從小事做起。平時的廢舊電池的處理、廢水的處理、生活垃圾的處理、空調冰箱等電器的使用等無不滲透著環保的知識,廢舊電池放入規定的回收箱內減輕電池內硫酸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從而為城市的美化做貢獻;空調冰箱調至適合的溫度即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三、結語
化學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學科,對學生自身的科學觀念的樹立以及科學能力的培養有奠定性的作用。環保教育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理念之一,與每一個人的發展都息息相關。化學是與環境保護相互結合一門學科,利用化學知識保護和改善環境是學習化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通過對化學的學習,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心和環保意識是現代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郭玉剛.淺談中學生物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J].科技展望,2016(14).
[2]宋淑卿.如何運用化學知識向學生進行環保教育[J].學周刊,2011(15).
[3]郭章明.談化學教學中環保教育的“滲”與“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8(04).
作者簡介:
章文朦(1978.02.10—),女,重慶市渝北區,理學學士,重慶市南華中學化學教研組長。多年從事高三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