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勇
【摘 要】在高中學習的整個階段中,班級是學生們集中生活與學習的場所,一個班級就是一個集體組織。在集體中,學生們在這一階段逐步完善自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在高中階段對班集體的管理即尤為重要。本文即略談高中階段的班級管理問題。
【關鍵詞】學習 生活 集體 完善 環境 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84
集體是由人組成,在高中階段,學生普遍處于叛逆和快速成長階段,所以在集體相處中,容易發生多種管理上的難題。首先讓我們來一一列舉一下這些易發生的難題,并一起深究其原因。
一、班風不正,學生學習積極性被影響
有俗語“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集體中任何利益得弊都是關乎整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便是體現。然而,在我國現如今的教育體制下,普遍的高中學生都因高度的應試教育體制,而感到強烈的壓力,所以出現了一批不愛學習、不愿學習、老師學生眼中的“壞學生”,這類學生可能感到學習困難,從而產生“我不是學習的料子”的想法,為躲避學習,他們從另一方面來尋找慰藉,例如:網絡游戲、香煙、打架等。當然這類“壞學生”所承受的壓力可能不止學習上的壓力,可能還來源于家庭、身邊社交等。有一段時間我比較關注一個真人秀節目——《變形記》,節目通過城市主人公和農村主人公生活交換,來展示節目所提倡的真善美理念,節目中城市主人公的乖張、叛逆、厭惡學校無一不與農村主人公的善良、孝順與對知識的渴望形成強烈對比。這些在電視屏幕中,讓人不敢靠近的叛逆少年也許在我們的生活不少見,對于我們老師而言,或許每個班級里都會有這些學生的存在,他們被稱為“問題學生”。由此我留意了他們的家庭環境問題和身邊的人際社交關系,有的孩子受單親家庭的影響、有的孩子長時間受到父母的忽視,從而覺得不被愛等,但他們身邊都有一群可以陪他們買醉、打群架的“好朋友”。我覺得這是一種觀念的扭曲,原本應該在校園里享受風華正茂的青春的學生們,卻過早的沾染了社會的不良。而他們又不得不繼續在學校上課,由此,這種社會上沾染的不良又傳遞到班級里,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就會因此受到影響,班級學習核心也會因此動搖,加之前面有提到的應試教育壓制了大多學生的靈活性,一味的死讀書,也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個人意識膨脹,個人主義的以自我為中心,導致班級凝聚力的缺失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個人口膨脹的人口大國,隨著近幾年來的計劃生育,社會中人口問題突出,在一個家庭里往往都是獨生子女,自小就有可能受到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各種長輩們的照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庭生活越來越優越,所能為孩子提供的條件也越加豐富,由此導致的自我意識強烈并不少見,所以在班級中,部分自小“嬌寵”的學生可能缺少與別人的溝通與交流,班級內部的溝通不當,便會導致班級問題的產生,團隊精神更會因此遭到破壞。并且過分的以自我為中心,很容易導致班級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矛盾。我曾見過隔壁班級中有一個女生存在這種狀況,因家庭經濟條件好,由此有種優越感。因此,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正確的,在同學交流中漸漸就受到疏遠和排擠,最后在她的班主任多次協調下還是難以解決。
三、學風養成不夠
在上文我們已經提到了應試教育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壓力,網絡調查顯示帶來壓力的部分原因,是學生自我感覺難以接受當下課業比較沉重的學習,然而,課業是教育所不能避免的,在素質教育的呼聲中,大部分學校已經轉變了大量的題海戰術的教學,所以,我認為讓學生難以接受的不是課業問題而是自我學習態度養成的問題。放在班級整體里就是班級學風養成不正。一個班級的學風包括班級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生的熱情程度,沒有端正的學風,班級里學生學習就沒有內在動力的支撐,從而學什么都會感到有壓力并且枯燥無趣。
高中階段是教育的重要銜接點,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班級管理的成效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培養。由此面對班級管理上仍存在的問題,在經過上面的簡單介紹和分析后,我們可以知道班級管理不僅僅需要班主任合理管理,同樣也需要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態度,那么接下來我們就這些問題提出具體的、更好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
首先,為解決班級氛圍問題,我們作為老師首要解決的就是“問題學生”的問題,作為人民教師,我們要時刻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內心都是柔軟善良的,所以,在學生身上不存在一定變壞的必然性,班主任一定要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心理狀況,及對學生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所遭遇到的問題并做出適當的幫助,引導學生正確地走在學習的道路上,教會他們正確的交友方式。對此,老師們可采取讓學生進辦公室當面談心等方式進行了解,但很多學生本身內心存在對老師理解上的隔閡,在他們看來可能老師是嚴厲的、“面目可憎”的,所以內心潛意識里是排斥與老師進行交流的,同樣也存在害羞不敢和老師交流的學生。因此在日常中,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讓學生對自己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這不僅僅是班級管理的手段,更是與學生日常交流相處的基本要求。同時,如果面對面交談會使學生較為害羞,那么傳遞紙條式的樹洞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同時,我們的老師要深入貫徹新教育下素質教育的教學,切忌唯成績論的做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不要過多地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要營造輕松但充滿良性競爭的班級氛圍。
再者,優秀的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總設計師,所以我們的班主任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們適應集體生活。因為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都存在差異,班主任所要負責的,即是糾正學生們的錯誤認知,要讓他們知道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是錯誤的,和同學們相處要積極有愛、互幫互助、團結一心,大家都是一個大集體里面朝夕相伴的“家人們”,只有班級內部凝結一心,班級成績和活動才會取得優秀的成績,這與每一位學生的努力都密不可分。
最后,考慮到學生的學生心態問題,管理班級的班主任需要適當放松學生們,但班級學風必須從一開始就穩穩抓牢,制定班集體合理的學習建議,督促學生們自我調節學習。并且建立完善、大家認同的學生獎懲制度,并在學習生活中認真、公正的貫徹落實。
以上是本人總結多年管理班級的經驗而談,簡要分析了班級管理的問題和解決,希望對班級管理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