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紹斌
【摘 要】數學思維能力對于高中生的數學學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往往擁有精密的邏輯性思維能力的學生在對數學的感知上面更勝一籌。本文主要從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方式、目標等方面,對在數學課堂上怎樣更為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深入的探討,希望能夠在教學實踐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 創新性教學 培養 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07
數學作為一門主科目,在高考分數的比重不能忽視。對于很多不管是文科學生和理科學生來說,數學都像一個攔路虎一般,往往是老師講過的例題會做,但是當自己完成作業時就覺得是異常陌生。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變化多端的高中數學題就異常頭大,而文科學生相對于理科學生來說這樣的現象更為嚴重。高考中,拉開文科分數差距的學科也正是數學,數學思維能力在這一教學環境下越發彰顯其重要性。在數學課堂上,教學不應只注重題目的解析,更應著重于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數學學習困難的問題。
一、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創造性學科,在于提高人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想象力、空間思維能力,而數學對于空間和圖形的感知也要求頗高。從學生剛剛開始學習開始,數學便作為啟蒙教育進行培養,但是如果長期對于數學學習的匱乏,思維能力也就得不到發展。到了高中,數學學習也成了老大難問題,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從高一開始,便要重視這一問題,不然越到后來,問題越積越多,學生越發感到枯燥乏味。高中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科目,其基礎性的特點也得以彰顯,數學不好的學生,往往在偏理科的科目上相形見絀。數學學習需要思考,需要靜下來動腦筋。培養學生的耐心也是培養數學思維能力中的一個小插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解題的主動性,這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個不錯的方法。著名的數學家克萊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數學是一種理性的精神,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數學是一門美麗的藝術,老師應充當藝術的發現者和傳播者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知美,感受美,欣賞美甚至創造美。而這種對于美的培養也正是培養學生的細致入微的思維能力。
二、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式
數學的本質在于它的自由,越是自由的靈活的教學方式,可能更適合培養思維能力。我們的教學要在課本的基礎上延伸,從生活出發也許更能激發學生興趣。就拿在高中數學中最簡單的集合來舉例。剛剛接觸這一個新名詞的時候,我們不妨把我們的班級看作一個集合,一個小組又是個集合,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概念。因此,我們要用大家熟悉的東西進行舉例,化抽象為具體。
思維模式的建立需要循序漸進。在講題過程也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性學習的訓練。相同形式的題目為什么很多學生往往只局限于聽懂的階段,自己做的時候就概念模糊。因此在課堂上,對于例題需要分步啟發。像這樣一道三角函數的題目f(x)=4cosxsin(x+π/6)-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在區間[-π/6,π/4]的最大值最小值。這道題首先需要化簡。這一步就需要進行啟發性學習。給學生適當的提示,每一步都和學生共同完成,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還可以形成好的思維能力。此題需要運用到三角函數的基本公式,一道題就能把公式進行回顧復習,化簡過后的題目就變得較為簡單。而第一道題的結果是第二道題的基礎,第二道題是需要畫圖的,圖形結合的也是提高數學的思維能力的不錯方式。一道這樣基礎的大題,應該是高考上的學生必須做對的題目,但是仍然存在著丟分的現在,這就是因為學生沒有連貫性思維,一步走錯后面的就便跟著錯了。
課堂上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培養數學思維能力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活躍教學環境。有些學生對一門科目的熱愛在于對教學那個老師的喜歡,因此應當給予教學一些樂趣,在課下多多和學生進行交流談心,在課堂上也可以講講有關教學的小故事,數學本來是一個思想跳躍的學科,給予課堂上應有的規范,相對的言論自由,思想上的碰撞必定給予學生愉悅的學習氛圍,這樣便能更為達到教學的目的。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是師生也是辯論雙方,在課堂上的各種有關教學的提問,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課堂下,是朋友,可以談心交流,在這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地方在于收集學生的錯題和學生問的問題,這樣便更能接近學生,進一步找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
數學思維的培養可以在作業上。讓課下作業形成階梯性的難度,層層遞進,層層深入。然后對于不同類型的題目分開編寫,每種類型的題目難度也成階梯型的設置,這樣學生就可以由易及難,有效地提高了審題、解題、答題的能力。作業在學習過程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題目的選取應當貼近新課標教學內容,從教學班的實際出發進行選擇。
三、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目標
擁有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各個方面都起到了很多作用。不管是在理科科目的學習上還是文科科目的學習上,擁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樣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數學思維能力有著連貫性、創新性、謹慎性等特點。而這些特點讓學生更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讓每個科目在心中都有一條線索,而自主性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很多人在以后的競爭中的一種優勢,并且是大多數人所獲缺的東西。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目標不僅僅局限于學生在高考數學的成績上的提升,更加在于對數學的感知和把關,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探究數學的美感,也像上文提及的一樣,進一步提升自我創新能力這一種核心競爭力。還有就是從根本上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讓學生愛上學習,感知學習,擁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這一點也正是教學的目標之一。更大的程度激發學生的各種潛力,因材施教而不是讓學生死讀書,只是一味地多刷題提高成績,而在于腦子里形成系統的線索模式,數學教學的不在于應付考試,但也應當側重考試,畢竟成績還是挺關鍵的,有效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愛上學習,提高成績,自然而然地變得更為優秀。
四、結束語
高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在教學中,應側重于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效率,加快教學進度,而學生能力也可以得到鍛煉與培養,這樣一舉多得的行為應該多多得以運用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