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梅
摘 要: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是極為重要的,自然朗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體現。文章針對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展開論述,并對當前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現狀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提出若干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自然朗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語文;自然朗讀能力;能力培養;示范朗讀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36-02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聽說讀寫為語文教學的根本所在。對于學生而言,其語文素養如何主要體現在聽說讀寫等四個基本層面。在聽說讀寫中,朗讀無疑極為重要,學生的朗讀水平會直接影響其語文素養的提升。古語“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大量朗讀可有效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語感,更好地掌握與熟悉相關語言運用規律,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當前,一些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得不夠自然。因此,教師必須積極培養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自然朗讀是指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而不矯揉造作。教師在具體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一些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并不強,甚至可以說很差。基于此種情況,教師有必要對如何培養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
一、當前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現狀調查
為進一步深入了解當前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現狀,教師于2017年2月對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發放300份,回收300份,有效問卷299份,問卷有效率為99.7%。本次問卷調查結果具體如下。
1. 學生對自身自然朗讀能力的認知情況
調查表明,在299名學生中,23.6%的學生認為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較強,39.1%的學生認為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一般,37.3%的學生認為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較差。總體來看,僅不到五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較強,其余學生認為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較差或一般。由此可見,當前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現狀并不盡如人意。訪談中有學生表示:“由于我并不注重朗讀,因此自然朗讀能力也相對較差。對此我已經進行了深刻的反省,希望以后加強朗讀訓練,不斷提升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還有的學生表示:“我的語文老師并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所以我們班級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普遍較差。”
2. 學生對提升自身自然朗讀能力的期待情況
學生是否期待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呢?帶著該問題,教師進一步進行了相關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在299名調查對象當中,97.1%的學生非常期待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2.9%的學生對此持無所謂態度。總體來看,幾乎所有學生均希望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自然朗讀能力。訪談中有學生表示:“我覺得自然朗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上看到別的同學朗讀課文時的精彩表現,我總是會投以羨慕的眼光。希望語文老師能對我們加強朗讀能力訓練,不斷提升我們的自然朗讀能力。”訪談中很多學生均持類似看法。
二、培養和提升學生自然朗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由上述調查結果不難看出,當前很多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均不是很強,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極其期待語文教師能采取有效策略,不斷提升他們的自然朗讀能力。那么,究竟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呢?教師結合自身多年朗讀教學實踐具體闡述如下。
1. 有效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真正培養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首先必須要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能力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之上的,唯有學生真正產生濃厚的朗讀興趣,其自然朗讀能力方能得以逐步形成與提升。基于此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如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方面多下功夫。
例如,執教《荷葉圓圓》一課時,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呈現出一個美麗的荷塘畫面,通過對該畫面的欣賞,逐步引導學生進入自然朗讀情境,讓學生進行自主朗讀。學生自主朗讀之后,教師發現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似乎并不高。發現該問題后,教師決定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于是,請出4名學生分別扮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有感情地進行自然朗讀。由于學生將自己帶進了特定情境,因此朗讀得更加自然。4名學生進行完分角色朗讀后,其他同學也紛紛產生了分角色朗讀的欲望。應學生要求,教師隨即安排座位相臨的4名同學間開展分角色朗讀。從同學們的分角色朗讀表現中明顯可以看出,他們對朗讀已逐步產生興趣。
一些語文教師苦于無法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殊不知,要想真正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必須從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入手。在具體課堂教學中發現,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語文教師科學運用相關策略,學生的自然朗讀興趣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激發。待學生的朗讀興趣普遍得以激發后,再培養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也就不再是難事。
2. 積極發揮示范朗讀的重要作用
要想真正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僅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仍遠遠不夠。長期的語文朗讀教學實踐表明,要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教師必須對示范朗讀予以足夠重視。一些語文教師在朗讀教學中僅僅要求學生自主進行朗讀,由于學生的自然朗讀經驗及能力均相對不足,因此在自主朗讀中很難真正體驗到自然朗讀的快樂。基于此種情況,教師必須積極進行示范朗讀。
例如,執教《坐井觀天》一課時,語文教師為引導學生更加自然地進行朗讀,首先進行示范朗讀。在示范朗讀過程中,語文教師融入了濃濃的感情色彩。在朗讀“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這段話時,教師充分表現出了青蛙的好奇。在朗讀“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這段話時,教師又充分表現出青蛙的無知。在通過一段有感情的朗讀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談談自己對老師示范朗讀的看法。有學生說道:“老師讀得非常好,非常有感情。我接下來朗讀的時候一定要和老師一樣。”還有的學生說:“老師讀得太棒了,我也希望能和老師一樣。”語文教師說道:“接下來,請大家進行自主朗讀。在朗讀時應盡可能將自己融入角色,充分體驗青蛙和小鳥當時說這句話時的心情、表情,并有感情地朗讀。”在教師的出色示范朗讀影響下,學生們接下來的自主朗讀也變得更加充滿感情、更加自然。在此過程中,他們的自然朗讀能力也不斷得到提升。
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通過教師的示范朗讀,他們可較快獲得自然朗讀能力。因此,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應注重示范朗讀,提升示范朗讀的質量,從而給學生樹立更好的朗讀榜樣,讓他們朝著這一目標努力,不斷提升自身的朗讀能力。
3. 應加強重點段落自然朗讀指導
部分語文教師在示范朗讀后即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朗讀,隨后便不再對學生的朗讀情況多加過問。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不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在朗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還應加強對文章重點段落的朗讀指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培養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
例如,執教《我為你驕傲》一課時,在學生自主朗讀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在教室內進行巡視,當走到一名學生的身邊時發現,該名學生朗讀“我決定把送報紙的錢攢起來,給她修理窗戶”這句話的時候語氣過于平淡,絲毫沒有體現出堅定的態度。基于此種情況,教師暫時打斷了學生們的自主朗讀,說道:“同學們,在朗讀‘我決定把送報紙的錢攢起來,給她修理窗戶這句話的時候,應在‘決定這個詞上加重語氣,積極體現出說出該句話時的決心。”經過教師的一番指導,學生們的朗讀更加自然了,品味起來也更有特色,更能觸動人心。
在語文教材中,課文中的重點段落所用詞語均非常準確,且能體現出深刻含義。因此,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文朗讀時,必須突出這些重點段落,要求學生在朗讀之前對重點段落加深理解、體悟,并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進行自然朗讀。小學生是普遍缺乏這些認知的。因此,語文教師要加強對課文中重點段落的朗讀指導,通過重點段落的朗讀指導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相信只要語文教師在朗讀教學中長期堅持采用這種做法,那么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得以培養和提升便指日可待。
4. 適時采用配樂朗讀的教學形式
相關研究表明,采用配樂朗讀的形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音樂是學生普遍喜愛的,在朗讀時配上合適的音樂可更快地將學生帶入相關情境,讓情境對學生的情感產生影響,引導學生更加自然地進行朗讀。因此,語文教師在朗讀教學中可適時采用配樂朗讀的教學方式。
例如,執教《鳥的天堂》一課時,教師發現學生們在朗讀時表現得毫無感情色彩,并不自然。基于此種情況,教師隨即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事先準備好的音樂背景。在該段音樂背景中,不僅有很多輕柔的音樂旋律,更有各種各樣的鳥鳴。聽到這些鳥鳴,學生們仿佛進入了一個鳥的天堂。音樂開始播放后,教師首先要求一名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嘗試進行配樂朗讀。通過嘗試,學生們驚喜地發現,原來配樂朗讀更有意境,能讓《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更具有感染力。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學生們紛紛小聲隨著音樂進行朗讀。從他們陶醉的表情中不難看出,他們非常享受朗讀的過程。
配樂朗讀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精心設計,提前準備好與課文朗讀相關的配樂。在選擇配樂時,教師應盡可能做到多方比較,選擇出最適合的朗讀配樂。只要教師肯用心,選擇的配樂一定會更加適合學生朗讀,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一些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不是很強,他們非常期待語文教師能積極采取有效策略,不斷提升他們的自然朗讀能力。因此,為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語文教師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積極發揮示范朗讀的重要作用,加強文章重點段落朗讀指導,適時采用配樂朗讀的教學形式。只要教師切實做好上述四個方面的工作,學生的自然朗讀能力一定會逐步得到提升。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教師在朗讀教學中還應重點加強對學生的朗讀點評,在點評過程中做到批評與表揚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找出自身在自然朗讀方面的薄弱點,并針對學生自然朗讀的薄弱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從而提升他們的自然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徐瑰瑰.從學生學習的視角看小學低段語文的朗讀教學[J].上海教育科研,2014(03).
[2]孫陽.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保定學院學報,2013(05).
[3]陳鵬,劉陽.基于“標準”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朗讀指導[J].課程教學研究,2013(11).
[4]薛海蓮.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