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十二五”時期,我國提出了將營業稅該為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的國家財務稅收體制改革措施,這一政策實行對我國的稅收效率的提高產生了十分顯著的影響。但是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建筑業的“營改增”的實現于2016年才投入實施,并且目前由于受到“營改增”政策對收稅模式的影響而一直處于發展時期,這就一定程度上使得建筑業稅收這一稅收數額大、對國家稅收流轉起著重要作用的稅收工作效率的提高受到阻礙,影響了國家整體稅收體制的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對建筑業“營改增”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就其提出了建筑業“營改增”稅收模式下的相關發展策略。
【關鍵詞】建筑業 稅務改革 影響因素 應對措施
一、建筑業“營改增”的影響
(1)建筑業“營改增”對稅率和實際稅負的影響。“營改增”對建筑業稅率以及實際稅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建筑材料和設備的成本下降的影響。在營業后隨手去期間,建筑也無法對材料和設備的成本進行抵扣,從而導致材料和設備存在重復征稅的現象。但是在“營改增”實施以后通過增值稅的進項稅消除了對建筑材料和設備的重復征稅,降低了其成本。而其二就是人工成本的增加,雖說建筑業向勞務公司進行公認的聘請能夠抵扣一定的增值稅額,但是由于勞動公司也是增值稅的繳納單位,且發放給工人的工資和福利無法抵扣,由此使得工人的聘用成本增加。
(2)建筑業“營改增”對納稅地點的影響。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建筑業在進行納稅的時候需要根據建筑工程的具體位置進行納稅地點的調整,只能在建筑工程所在地進行納稅。但是在“營改增”實行以后,建筑業進行納稅時除了有特殊規定的情況之外都是在機構所在地進納稅,也就是說建筑業的納稅地點進行了統一,這也就使得建筑企業能夠對企業的稅收支出進行更加統一地管理,更加方便建筑企業的財務統計。
(3)建筑業“營改增”對業務模式和經營管理的影響。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部分大型的建筑企業采取的是一種通過對建筑工程中標之后將其建筑任務下放給子公司以及其他分包商的業務模式。這種模式環節多且復雜,給建筑業稅收的征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并且在“營改增”之后,這種業務模式將會給建筑企業帶來更大的涉稅風險以及無法抵扣的損失,大大制約了建筑企業的發展,因此建筑企業勢必會對其業務模式及經營管理作出相應的調整。
(4)建筑業“營改增”對財務指標的影響。由于建筑企業的收入主要來源就是通過建筑的對外銷售而產生的增值利潤,但是在“營改增”實施以后,建筑企業的營業收入將近下降十個百分點,且企業要根據增值額度繳納一定的費用,再加之建筑業本身就是買方占據主導地位的一個行業,這就使得建筑企業在“營改增”后利潤收入相對來說會呈現減少的趨勢,對建筑業的財務指標也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5)建筑業“營改增”對現金流的影響。在實施“營改增”之前,建筑業的營業稅繳納都是在工程款項收入之后代開營業稅發票時進行繳納,不會對建筑企業的財務運轉造成較大的影響。但是在“營改增”實施之后,建筑企業需要在完成工程計量后就進行稅款的繳納,也就意味著在工程款收入之前,建筑企業就需要支出一大筆稅務資金,這也就對建筑企業的現金流造成了影響。
(6)建筑業“營改增”對稅務管理和財務核算的影響。由于增值稅的收取較之營業稅的收取來說具有較大的復雜性,因此在建筑業進行“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稅務管理以及財務核算方式上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稅務管理方面由于增值稅需要用專門的發票進行征管,并且需要專門的人員管理,這就使得建筑企業的稅務管理支出會一定程度上增加。而對財務核算方面來說,建筑業中的許多環節都有可能涉及到增值問題,因此都涉及到增值稅的計算,企業的財務核算也就勢必會受到影響。
二、建筑業應對“營改增”影響的措施
(1)調整經營模式和組織架構。根據前文提到的建筑業的傳統業務模式和經營管理與“營改增”政策的不適應的情況可以得知,要想使得建筑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減少涉稅風險以及無法抵扣的損失,就應當對其業務模式進行一定的調整。具體地來說就是應當首先業務模式的簡化,盡量減少業務轉手環節,加少稅務的流轉次數,以保障稅務管理更好地實施。
(2)制定新的成本定價原則和方法。由于“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建筑企業的營業收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并且在稅務支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變化。因此建筑企業要想保障自身的營利和收入,就應當對建筑的售出價格進行重新地制定,以保障在現有的成本模式的基礎上不會出現虧損,保障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合理進行建筑項目資金規劃。“營改增”的實施對建筑企業造成的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稅務的征收方面,尤其是在企業的工程款項沒有收入而需要進行大額的稅款支出的時候更加明顯。因此為了避免“營改增”給建筑企業帶來資金運轉問題,企業應當對增值稅稅款進行提前規劃,以保障資金的正常運轉。
(4)加強稅務管理和稅收籌劃。就增值稅收取過程較營業稅收取復雜這一點而言,建筑業要想在“營改增”政策后實現自身的發展就需要對自身的稅務管理方案作出一定的調整,以保障稅務的支出有專門的人才進行管理,一來可以評估稅款指出情況,二來可以實現涉稅風險的減少。對企業的管理具有較大的意義。
三、總結
總的來說,建筑業要想實現在“營改增”環境下的發展就應當積極解決“營改增”對其帶來的不利因素,并對有利因素加以利用,順應政策趨勢,以實現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琳,楊月芬,羅超.論“營改增”對建筑業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時代經貿,2016,(27).
[2]張玲.淺析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低碳世界,2016,(20).
[3]張德芬.淺析建筑業“營改增”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品牌(下半月),2015,(10).
[4]胡蓉.建筑業“營改增”的稅負變化影響及應對[J].經營管理者,2015,(09).
[5]席得讓.建筑業“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探析[J].經濟師,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