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豫
【摘要】高中歷史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相應的歷史知識,做到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學為己用。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認同感。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主要的內容主線就是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些內容學生會時常感覺到枯燥和久遠,時常會感覺到陌生。鑒于此,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滲透地方史的教學內容,整合地方史教學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地方史一般學生較為熟悉和熟知,他們會感受到倍加親切。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對本地區歷史的了解,還能有效的輔助高中歷史常規內容的課堂授課,對學生的三維教育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地方史;高中歷史;結合;教學質量
歷史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歷史,做到以史為鑒。為了讓學生了解更為真實的歷史,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范圍和深度。自己的家鄉和學生所生活的地區,是學生較為熟悉的地區,有著獨特的地域風情,在各個歷史時期,了解些地方史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的了解自己的家鄉,也能從顯性上提高學生的某種民族個性和區域特質的發展。新疆地區,無論是從我國的國土歷史位置來看,還是從內部的民族結構、社會發展狀況來看,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能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一些地方史的授課,必然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益于實現民族團結,促進國家發展和新疆地區的發展等。
一、課堂中滲透地方史知識,突出民族個性的培養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再加上現實反映的事實:學生對歷史知識,特別是對自己家鄉和民族的歷史了解不夠深入,所以強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地方史滲透就顯得非常的必要,可以說也是形勢所迫,大勢所趨。其實國家在相關的教育政策中也明確提出,一定要讓學生謹記我們的歷史,掌握自己民族和地區的歷史,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究,推進地方史的開發和探究進程。在全國的高中歷史教材中,更加偏重重點事件的教學,對各區域各民族的歷史涉及的非常的少,所以,為了讓學生了解地方歷史,就必須做好地方史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結合,在講授相關歷史知識的時候滲透地方史知識,這樣不但可以豐富歷史教學資料,讓學生了解地方歷史,還能熏陶地域風情,弘揚地方文化和精神。
二、開展地方史的研究性學習,探究新疆發展過去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展地方史教學已經是大勢所趨,形勢所迫。除了常規的歷史課教學滲透之外,還可以開展研究性學習,以一定的新疆歷史遺跡、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等,讓學生開展相關的歷史問題探究。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當然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探究地方史和分析新疆發展歷程的過程,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就是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和了解的過程。每一次研究性學習都要有明確的主題,有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的過程。對地方史的研究性學習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還能培養學生的民族個性,有益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
三、深入剖析,適當開展地方史專題講座
學習歷史的目的是以史為鑒,繼往開來,所以只要是對學生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歷史資料和歷史授課都是可以選取的。我們統一學習的高中歷史教材,雖然有些省份修訂了自己省份的高中歷史教材,但是始終還是以歷史大事件為主線,教材中貫穿的地方史還是較少。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學需要,教師可以開展適當的地方史專題講座。新疆地區是我國較為特殊的地區,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新疆內部的民族關系,宗教關系等,都非常的復雜,所以開展新僵地方史的專題講座是非常必要的。
四、轉變教學觀念,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
教學活動有教與學共同組成,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正確的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實現以教促學,以學助教,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與學習的有效性。地方史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結合,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當前,學生通過一系列的途徑,無論是新聞媒介、互聯網絡還是在高中階段的歷史基礎知識學習,他們對歷史知識和本地區的歷史都有了但一定程度的理解,所以要想優化兩者的整合效果和結合效能,就必須革新教學思維,轉變教學觀念,給教師松綁,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這樣才能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
五、豐富地方史教學,讓學生走進歷史
高中歷史教學除了教材上的知識講授外,還有一種較為直觀的學習就是對于歷史古跡和地方史歷史資料的考證。其實每一個歷史名人、歷史遺跡、博物館等都是學習歷史的最佳場所,這些地方史載體的直觀體驗要比枯燥的理論講授效果還好的多。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展一些實踐教學活動,比如去博物館參觀,去烈士紀念碑悼念等,這些都是學習歷史的珍貴資料。豐富的課外活動和實踐活動,可以讓原本靜態的歷史知識呈現動態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學質量。
高中歷史教學的作用是深遠的,只要教師與時俱進,革新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模式,最大限度的整合學情和教學內容就一定會提升教學質量。按照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高中歷史教學應該拓展教學范圍,提升教學視野,適當的增加歷史課程教學的輔助資料,大膽的開發歷史教學資源。為了落實新課改和強化素質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地方史的教學已經是大勢所趨,形勢所迫,這也是發展現代教育的題中之意。
【參考文獻】
[1]馬道遠.歷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初探[J].神州. 2013(11)
[2]周有森.新課改下課堂如何開展任務型教學[J].學苑教育.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