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琴
【摘要】中國夢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它代表著中國對于建設富強民主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決心,它代表著我們如何有效地將“中國夢”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中國夢”與青年大學生的關系、把“中國夢”主題融入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才夢”與“中國夢”等方面進行了談論和闡述。om/
【關鍵詞】“中國夢”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生力量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思想意識狀況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正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項意義深遠的重大工作。
一、“中國夢”與青年大學生的關系
“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時的和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中國夢”之說用新的方式表達了當下中國的重要社會理想和奮斗目標。簡練,形象生活的展現出了強大的張力,也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
“中國夢”簡單易懂,易于接受與傳播,他將國家的強大,民族的強大,人民的幸福結合起來,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將國家與人民的幸福放在同一個水平的。無論何時少年強則國強。夢想的實現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將個人利益同民族利益結合起來,將“我的夢”同“中國夢”結合,將個體夢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結合。拋開集體談個人,夢想永遠都是無法實現的。
二、把“中國夢”主題融入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把復興中華民族的 “中國夢”同當代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挑戰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的新機遇。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有關“中國夢”的教育,有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明確社會所需。
將“中國夢”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應是以人為本。“中國夢”要表達對人權的尊重,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中就是“一切為了學生,尊重學生”,其實際意義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鼓勵學生用宏觀的視角看問題,把自身利益同國家利益結合起來,使學生不脫離社會的軌道。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化的思想,了解學生所需,所求。一切從細節做起,將目標分解,一步一步實現個人的夢想,集體的夢想。于大學生而言,中國夢是“實現自我價值夢”“報效祖國夢”,“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精確到個人會有不同的形式和方式,這就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偉大。
將“中國夢”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基本思路應有邏輯性的推進。“中國夢”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華進行了吸收,傳承;對近代民族的發展做了深刻的總結;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改革成果進行了凝練概括。繼承優秀傳統,推陳出新。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將“中國夢”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基本途徑應是眾力推進。要將“中國夢”的含義貫穿教育始終,要根據大學生在不同時間段的心理,行為,運用多樣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幫助學生適應環境,養成好的習慣、掌握專業知識、定好職業發展方向。同時學校要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注重環境氛圍的熏陶,從教學,社會實踐,課外素質拓展等全方位教導學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才夢”與“中國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者、協調者和實施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擔負著育人的職責,每個思政工作者心中都有一個“育才夢”。當下的大學生是“中國夢”的實踐者,未來他們將是踐行“中國夢”的領頭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中國夢”即 “育人夢”,每一位思政工作者都要以身作則,用高尚的師德,專業的學識感染學生,做好育人工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塑造學生,堅定學生走中國道路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共同力量。于學生而言,“中國夢”即 “成人夢”,每一名學生都要有宏觀的視覺,將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明確自身的使命,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在“中國夢”的主題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自覺主動學習“中國夢”,參悟其精神內涵。把“中國夢”融入相關的思想政治理論和實踐教育的過程中,對大學生重點關注的“中國夢”如何實現等問題要給予正確、準確和明確的解答。其次,是繼續腳踏實地的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在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中,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指導思想,著力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提高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將“中國夢”與大學生思想教育、專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培養中國夢的擁護者,組織者和踐行者。再次,創造性地開展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是高校教育實踐的重要陣地,更是踐行“中國夢”的良好途徑。要組織開展多種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如征文、攝影、歌唱、舞蹈等活動,通過青年學生的獨特視角和全新創意,對充滿激情、充滿希望的“中國夢”進行形式多樣的演繹。開展以“中國夢”為主題的課堂教學等系列活動,號召大學生增長知識,錘煉意志奉獻青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自己行動的點滴締造美麗“中國夢”。利用新媒體,開展“中國夢”主題大討論,通過線上學習和線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引導身邊人將個人夢想與學校發展、民族振興的實踐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中國夢”是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夢想,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思想意識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必須更多關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時俱進,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努力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連澤綿.民族魂與中國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兩個基本點”[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6).
[2]呂健.“中國夢”宣傳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