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華
摘要: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對財務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財務經濟監測和危機預警系統的優勢明顯,在實踐中要掌握影響財務經濟指標的因素,建立完善的危機預警系統,進而實現有效檢測,科學合理進行預警。本次研究中從廣電行業經濟整體和行業財務管理現狀的角度入手,對財務經濟監測和危機預警進行全面的分析。
關鍵詞:財務經濟監測;危機預警;
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廣電行業企業面臨很多風險,對生存和發展的各種條件有嚴格的要求,針對企業發展指標的具體要求可知,在落實階段需要提前對財務信息進行掌握,掌握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根據監測機制和方案要求進行實施,保證其合理性和有序性。由于整個發展階段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多財務危機,勢必導致預警機制受到影響。
1.財務經濟監控和預警機制分析
1.1財務經濟指標的選擇
財務經濟指標的選擇是從復雜到簡單化的過程,在選擇處理過程中需要對財務經濟指標進行分析,結合應用要求落實。針對關系特征和財務經濟指標要求可知,在整個系統分析的階段需要凸顯出數量上的差異,按照財務性質和預警機制要求落實,保證整體設計的合理性。財務經濟的景氣狀態對單一形式和綜合數量指標有一定的要求,考慮到取值以及走勢的要求,需要提前掌握數量關系特征,根據變動趨勢落實[1]。
1.2財務經濟變量的處理
各個特征的變量存在差異,針對客觀條件以及誤差可能性的影響,要做好財務經濟變量處理工作,保證相互間的協調性和穩定性。根據財務經濟指標的具體要求可知,在實施過程中受到季節性變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對變量穩定關系有一定的要求,要做好多元化統計和分析工作,結合邏輯關系進行篩選。經過篩選和檢查后,按照財務經濟變量和特征變量的要求處理能提升其穩定性,實現有效調控和處理。
1.3景氣狀態數量分析
考慮到不同使其的景氣狀態可知,在系數分析階段,要做好數量值評估工作,考慮到經驗以及特征變量的特殊性,根據特征變量的歷史數據進行處理,以景氣狀態值為例,在各個處理過程中,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計算出不同特征變量的取值范圍,以集中趨勢作為基礎,按照離散程度和要求實施,找出各類之間差異的數量特征,確定景氣狀態之后進行數據分析。
1.4財務經濟景氣狀態評估
在預測模型以及財務經濟運行中,對現有估計值有嚴格的要求,可以結合狀態變量的數值進行實施,必要時對所屬的狀態進行評估,按照預警系統要求實施。
2.財務經濟監測和危機預警系統的協調處理
根據財務經濟監測和危機預警系統的具體要求可知,在整個處理階段,需要凸顯出協調處理的流程和要求,以危機預警系統作為基礎,發揮預警機制的最大化作用,進而實現預警系統的有效利用。以下將對財務經濟監測和危機預警系統的協調處理要求進行分析。
2.1發揮宏觀指標的協調作用
宏觀財務經濟監測和危機預警機制起到突出的作用,直接反映了財務經濟狀態,考慮到經濟監測和預警機制的要求可知,在經濟系統分析過程中,需要掌握財務經濟的指標,按照要求進行監測和預警。同時需要引起重要的是,財務指標必須進行監測和預警,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不同類型的危機,根據風險管理的具體要求可知,風險是競爭的孿生體,也是客觀存在的,其中蘊含很多危機,但同時也帶來很多挑戰。協調處理階段需要按照流程實施,如下:
圖一:財務經濟監測流程
根據市場經濟體系的管理要求可知,在市場競爭的前提下,需要掌握應用理念,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作為基礎,避免出現滯后性的現象[2]。
2.2財務比率的合理選擇
財務比率的設計和選擇是建立在財務經濟管理的基礎上,對預警系統有嚴格的要求。預警系統離不開監測,監測離不開財務比率。財務比率的內容直接反應財務經濟的發展情況,根據數量特征和財務經濟指標的數量關系可知,在實施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經濟體系和預警機制,實現系統的合理化應用。考慮到功能性和預警系統的要求可知,通過嚴格的理論和實證分析后,科學進行設計,合理選擇宏觀財務比率,能保證財務管理的穩定性。靈敏性對財務經濟指標有嚴格的要求,需要能靈敏的反映出財務經濟的運行情況,掌握財務經濟預警系統的要求。穩定性指的是對被選擇的財務指標進行規劃和調整,針對劃分標準的具體要求可知,為了實現經濟指標的主體有效性,提前對財務經濟的償還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等進行分析,從不同方面入手,側面分析財務經濟的實際情況,應選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評價投資者所關注的盈利能力和資產保值增值能力,應選擇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和資產保值增值率高的一方[3]。
2.3根據財務經濟系數選擇
為了分析國民經濟整體和行業的經濟狀況,需要提前掌握財務經濟系數,從宏觀角度入手,做好指數和宏觀分類工作。宏觀分類的經濟指數可以從商品流通、金融和房地產等行業入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以適當的權數作為基礎,實現樣本的有效控制。根據財務比率以及行業財務指標的要求可知,在各個行業基數評估階段,必須計算出百分比,便于其他行業對財務比率和基數進行分析。根據宏觀分類以及財務經濟系數要求可知,分類處理過程中,提前對表現形式進行掌握,采用當期表現形式,實現有效預警[4]。
結束語
財務經濟監測和危機預警機制存在一定的聯系,根據行業管理要求可知,在后續落實階段要突出現有信息系統的指標,按照信息管理系統要求實施。通過管理信息系統對數據掌握后,可以提前對各種數據對比,以預先設計作為基礎,及時更新數據,便于準確預警,避免出現惡化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周燕.對財務經濟監測和危機預警系統的思考[J].當代經理人,2006,13(01):35-36.
[2]鄧紅征,萬子章.構建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思考[J].天津經濟,2012,01(11):76-79.
[3]吳大紅.金融危機背景下地方政府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系統的構建[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01(01):19-21.
[4]周興榮,毛開擁,左志勇.“Z-Score”模型在企業財務風險監測與危機預警中的應用[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3,03(20):2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