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平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大力推進,我國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初中生對事物樹立了正確的是非觀,并且對世界、人生、社會也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但是,目前的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仍面臨著一些問題,其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較為缺乏。
關鍵詞:初中生;德育教育;思想品德;素質教育
一、引言
德育教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話題。我國的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關鍵時期,所以,對這一時期的學生進行的德育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雖然我國一直都比較注重對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視的。學校的德育教育不僅與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密切相關,更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長期以來我國形成的脫離實際的德育教育,培養出很多具有“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特性的初中生。很多學校的學生只是憑借著死記硬背和高談闊論來得
到高分。
對于我國的初中生而言,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正處于形成期,很多的思想道德品質都是從平時的行為習慣中培養出來的。所以,對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從中學生的行為習慣著手,這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徑之一。
二、我國初中生德育問題的現狀
目前,德育教育已經逐漸被各校的教育工作者重視,已經將德育教育看作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目標之一,同時,各校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全面的德育教育體系,但是,實際中的德育工作仍缺乏實效性。
2.1 目前的初中生普遍缺乏公民意識。目前的初中生對于社會、集體的事情不積極參與,缺乏主動型。有統計數據顯示,對于班級或者是學校的事物,71.9%的學生只是在私下里討論過,并沒有正式向老師提出過;在面對好友犯錯誤時,也僅為23.8%的學生會勸好友向學校或老師承認錯誤;60.9%的中學生在面對歹徒作案正在逃跑時,只會在一旁圍觀,想去救援卻并不敢救。這些都說明目前的初中生缺乏集體主義和社會公民意識。
2.2 目前的初中生普遍缺乏成長意識。目前,很多初中生的思想存在著務實性。對于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生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據調查有60.3%的初中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是為了充實自己并豐富自己的人生,但是仍有21.2%的初中生認為自己學習的目標是為了今后在社會上站得住腳,找一份好工作。雖然追求務實尤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一個想要繼續發展的社會,如果沒有理想,那么社會的建設就不能成功。所以必須對初中生加強生活教育、職業教育、人格教育以及社會理想的教育。
2.3 目前的初中生普遍缺乏生命意識。在初中教育中,不僅要強調學習文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的信心和恒心的教育,并且要具有針對性。有一部分初中生在面對吸毒的危害這個問題時,認為生命是屬于自己的,與社會、父母、家庭無關。由此可以看出,現在的初中生缺乏生命意識,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生命意識的教育,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與社會、民族、家庭的命運石緊密聯系的。
2.4 目前的初中生缺乏環境意識。這里談到的環境不僅僅是指自然環境,還指社會環境。初中生普遍比較關注自然環境,但是對于自己成長的社會環境并不關注。例如:對于很多初中生并不喜歡觀看一些具有深刻思想內容的影視節目,而是追求場面、節奏、畫面明快、色彩豐富等視覺感官效應上的愉悅。還有一部分初中生存在著嚴重的享樂主義,不愿意為學習而吃苦;還有的學生認為我的家庭條件很好,比較富裕,不用在為將來而擔憂了。這些對學生的負面影響絕不容忽視。
2.5 目前的初中生缺乏人際意識。目前很多初中生的人際關系并不讓人滿意,很多中學生認為目前社會的人際關系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有少數認為應樂于助人積極向上。對于初中生眼中的人際關系,學校的德育教育必須予以矯正。
2.6 目前的初中生缺乏審美意識。目前的初中生在對圖書的閱讀興趣上,仍存在令人擔憂的現象。例如:很多中學生仍對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游、漫畫、笑話等書很感興趣。而對于那些能引導初中生積極向上、高壓的圖書并不感興趣。這些都有待于德育教育的進一步引導和提高。
三、增強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要想在初中生中實現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使德育教育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將那些外在的品的規范轉化為初中生自己的品德言行。
3.1 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認識,樹立德育教育新理念。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入,尤其是對初中生實施的素質教育,更要引每一位教育者高度重視。所以,面對這種新形勢,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具有創新意識,打破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模式,從根本上提高對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認清德育教育工作的本質。
3.2 在學校樹立全員德育的教育思想。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應該滲透到每個學科的課堂教育中。由于各學科教學內容的不同,教材中滲透的德育教育的意義和作用也不相同。例如:語文、音樂、美術都以鮮明的、生動的藝術形象使學生受到積極健康得審美感和藝術熏陶;歷史、地理可以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數學、物理、化學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的認識世界、為將來更好地改造世界奠定思想基礎。
3.3 學校德育教育必須要緊密聯系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在初中生中實現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包括學生的認知、情感等的實際發展,以及每位學生的生活環境、遭遇、人生體驗等。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社會資源,利用并創造良好的德育環境,讓學生不僅要接受德育教育信息,還要在現實生活中親身體驗,真正感悟德育教育的精髓,并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
總之,對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善于激發學生的道德體驗,注重對每一位學生的情感反應和道德體驗進行觀察,多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幫助和引導,存進初中生健康到的人格的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