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杰
幼兒階段正處于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口語表達的發現不僅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小學學習書面語言及獲得其他知識經驗的必要條件。說話是口語在生活中的運用,即用說話來表達個人的意愿、感受,述說生活經驗,發展人際關系。幼兒期說的能力包括發育清晰正確、用詞恰當、語句連貫、表達清楚流暢。因此,發展和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標志。
一、創設情境,誘發幼兒口語表達
創造交流的機會,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平等對話,以聊天的方式,捕捉幼兒生活中有趣的事件,明顯的特征等。激發幼兒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清晰地講出來,練習口語表達的技巧。如開始交際時,幼兒只能說幾句,但很不自然,說得也不完整。針對這種情況,就要調整教學策略,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在實踐中交際。引導幼兒說:今天是誰送你來幼兒園的、你早晨在家吃的什么飯、你在上幼兒園來的路上看到了什么、今天是誰幫你穿的衣服穿……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孩子們爭相回答,情緒非常高漲。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發孩子口語表達的興趣和欲望,創設和諧的心里氛圍和語言表達的環境,培養口語表達的能力。
二、鼓勵贊揚,激發口語交際興趣
教師的肯定和啟發對激發不同語言能力的幼兒交流的積極性很重要,盡管孩子的表達各不相同,都能得到教師的認可與稱贊,孩子們的確會感到很開心,更引發了孩子參與口語主動交流的興趣。在教學中我發現,一些幼兒想說卻又不敢說,怕說不好或說錯了,或者因性格內向而不愿說話。為了激發他們口語交際的興趣,就要通過典型事例,鼓勵他們表達來增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一句一句地堅持說下去,同時給予贊揚,長此以往就能逐漸說出自己所要說的話,表達出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經過訓練,就越說越愛說,也就越想說了。因此,激發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和贊揚是非常重要的。
三、游戲與口語表達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表明,當教學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時,就可以使幼兒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的、較牢固的知識和技能,并能表現出喜悅和求知欲望。幼兒只有對自己做的事情感興趣了,才愿意做并且喜歡做。幼兒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喜歡做游戲。我們應有意識地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在活動中訓練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組織幼兒做“網小魚”游戲時,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活動順序。觀察小朋友們的表現。游戲做完后,讓每位幼兒說說游戲過程和感受。在互相交流中,不知不覺進行了口語交際的訓練,就連那些平時膽小懦弱的幼兒也能參與在交流中,并且表達的很好。因此,游戲活動是提高幼兒口語表達的最好平臺。
四、捕捉交際時機,激發口語表達欲望
課堂教學是幼兒學習語言的主要陣地,口語交際要重視幼兒興趣的激發。而激發幼兒興趣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途徑就是捕捉發生在你身邊的每一件事物,為教學服務。如在學習說自己喜歡的動物時,幼兒開始不知道從何說起時,從窗外飛進來一只蝴蝶,我便抓住這一時機,立刻問幼兒:“你們看見了什么?”幼兒說:“蝴蝶”。我又問:“它是什么顏色的?他是怎么進來的?你們喜歡它嗎?”一系列問題使原來無趣的事變得有趣,幼兒們紛紛回憶自己平時見到蝴蝶的情景。有了表達的欲望,接下來說其他的小動物時,幼兒紛紛模仿“蝴蝶”的表達方式,有了可說的話,氣氛異常活躍。這時有一位小朋友主動地講述了他家養的小狗,講的非常生動。他的家人把這只狗當成了他們家的一位成員,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帶上它,這只小狗也很聽話無論走到哪里,它都會安靜的呆在那里,從不亂跑。這位小朋友講的其他小朋友放學后都要到他家去看一看那只狗。通過這樣的途徑,激發了幼兒們的口語表達
欲望。
要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方法多種多樣,途徑各不相同。只要教師認真分析幼兒現狀,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從平時的教學工作著手,積極鼓勵每一位幼兒,多給他們希望,多讓他們有獲得成功喜悅的機會,幼兒在此方面肯定會有長足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