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摘 要:家庭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家庭作業如果只是重復課堂內容會使學生感覺枯燥,因此應當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文章對數學家庭作業進行優化設計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索欲望,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優化
一、優化設計家庭作業的意義
課堂教學始終因教學時間的閑置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僅讓學生在掌握知識上出現一些固有的不足,更難以鞏固和檢測學生實際學習的情況。教學要跟進時代的步伐,注重課堂形式的多樣化發展,注重學生自主思考、生活實踐的能力,家庭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將其根據情況進行優化設計,有助于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知識積累量及領悟程度,并且經作業完成情況和家長反映等渠道,獲得大量的反饋信息,便于進一步改善教育工作。
二、優化設計數學家庭作業方法
(一)結合現實,使數學作業生活化
一般而言,家庭作業的目的在于對學校課堂教學知識的鞏固和更深理解,家庭作業反映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有助于于教師對教學進行科學規劃,合理應對。筆者認為,如果可以將書本知識進行具象化理解、生活化分析,更好地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化理解。例如,學生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中學習了三角形之后,為了增強學生對三角形這一圖形概念的理解,可以布置如下家庭作業:
1.請在家中運用不同材料構造不同形狀的三角形。
2.請尋找生活中三角形的物品,例舉三樣。
3.請思考那些生活用品的設計運用了三角形的元素。
學生在完成上述作業的過程中,對于三角形的了理解更加深刻,不僅獲得了知識,而且讓數學學習更加豐富多彩。
(二)調動興趣,注重形式多樣化
1.完成主體多元化。獨立完成家庭作業能夠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新課標中提到的合作性精神并沒有得到有效發揮,所以,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在優化設計家庭作業時,教師應設計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作業,在學生與同學、家長、老師的互動中掌握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完成水平多樣化。老師為了加強學生對例題的理解,通常家庭作業中存在單一模仿的練習內容,若這些單一內容成為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的全部,則不具有科學行,而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所以,老師應培養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設計部分探究性的數學作業,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應用,增加學生創造力。
3.評價形式多元化。通常情況下,教師會以對與錯來對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進行判定,這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若學生的作業總是被否定,會對其自尊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沒有了學習樂趣。將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運用到家庭作業中,積極鼓勵學生,學習效果將會更佳。
(三)學以致用,家庭作業要重視實踐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名言點出了實踐的重要性。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提升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進行作業設計時應當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認識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
比如下面的作業設計:
某通訊卡可以開通兩種話費套餐業務:
套餐A:月租費用15元,本市撥打每分鐘0.25元
套餐B:無月租,本市撥打每分鐘0.35元
根據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1.張奶奶主動撥打電話時長為每月平均120分鐘,那種套餐更適合她?每月話費需要多少?
2.王阿姨撥打電話時長為每月平均200分鐘,那種套餐更劃算?每月話費需要多少?
數學學習不注重應用而只是作業中的算式和圖形,那么數學學習就會變得枯燥無味。只有在現實生活中充分的應用數學知識,才能讓數學成為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來設計一些能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家庭作業,讓學生通過實踐來驗證數學知識的有效性,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四)凸顯層次,作業設計要體現個性化
在《數學課標》中曾提到過,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每個學生的理解成能力不同,數學教育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將教學內容進行多樣性化教授。如果忽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在設計家庭作業時一概而論,必然會造成部分學生輕松完成和有些學生卻“消化不了”的情況出現。要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們應該學習古人因材施教,做家庭作業進行分層設計。作業從淺顯易懂到深刻理解,使之具有一定的梯度,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層次劃分,以不同層次的家庭作業適應各種思維能力的學生。舉例來說,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中學習了“百分數(二)”課堂教學以后家庭作業可進行如下設計:
1.爸爸給小紅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300元,專賣店在活動期間打七折,買自行車要用多少錢?爸爸少花了多少?
2.水泵廠二月份生產500臺水泵,三月份比二月份超產20%,三月份生產多少臺水泵?
3.新華書店新到一批兒童讀物,第一天賣出總數的50%,第二天賣出總數的40%,還余下400本,這批兒童讀物一共有多少本?
這幾個作業題目將課堂內容進行不同深度的理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選擇題目進行解答,讓家庭作業去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真正實現家庭作業對學生課堂理解能力的監測,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結語
優化設計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時鞏固課堂教學的內容,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家庭作業的生活化,多元化,實用性及個性化,跳出家庭作業的局限性,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菊玲.淺談小學數學作業多樣性的設計與布置[J].中小學電教,2012(4):131
[2]趙蘭芳.淺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多樣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3(10).
[3]周永海.課程改革下數學家庭作業形式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3,(185).
[4]馬勇.數學家庭作業設計與學生潛能開發的思考[J].教法新探,20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