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穎+郭贛林+蘇振霞+浦寅芳
(淮海工學院 海洋生命與水產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摘 要: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理工科高等院校非常重視的教學內容。在五年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中,作者的科研團隊以指導教師科研課題為載體,加強對本科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 科研課題 創新能力
一、引言
十七大政府報告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呼喚創新人才的大量涌現[1]。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現代大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標[2]。然而,文獻[3]報道指出,目前,我國大學生總體創新能力比較弱。具體表現為:(1)部分學生缺乏創新觀念和創新欲望;(2)部分學生缺乏創新毅力;(3)有創新意識,但不善于利用;(4)有創新熱情,但創新目標不明確;(5)有靈感,但缺少創新技能。上述調查結果表明,在本科教育期間重視和加強對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尤為重要。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本科人才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結合實際、獨立完成課題能力的實踐訓練環節,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盡早進入角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階段,是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和提升的重要的實踐環節。
筆者所在的科研團隊由3名博士和1名高級實驗師組成,以指導教師科研課題為載體進行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至今已經有5年,包括2008屆、2009屆、2010屆、2011屆和2012屆等5屆共44名本科生。我們在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簡要闡述如下。
二、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兩個階段
1.選題上體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中,本科生為主體對象,教師發揮指導作用。首先,指導教師根據科研或生產實踐確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范圍,下達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相應題目進行文獻資料檢索,確定試驗方法和試驗方案,并撰寫開題報告。由此可見,選題是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基礎,是保證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首要環節。近5年,我們以指導教師科研課題為載體,對44名本科生的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指導,基本情況見下表。
依托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本科生每人1題,且與往年不重復;多人可共同選做同一個比較大的課題,每個學生各自獨立完成屬于自己任務范圍內的工作,工作并不相同。由上表可見,在這5年期間,每個課題均有兩三名本科生參與。恰恰是因為每名本科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研究內容都在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范圍內,指導教師在選題是否具有創新性、題目是否恰當、試驗方法和試驗方案是否可行,以及開題報告的撰寫是否系統、合理等方面能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在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期間,此44名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恰當,符合專業培養目標,順利通過學校的選題審核。同時,這些選題在科研生產或理論研究上均具有良好的創新性。
2.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和特色上體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指導教師以科研課題作為載體,指導本科生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使得他們的畢業設計(論文)的研究內容更接近科學研究前沿或結合實際研究,這些論文在創新性、科學價值或實際應用等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
同時,目前很多高等學校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需要進行查重檢測,以杜絕過度引用或抄襲等現象。科研項目申報前的國內或國內外科技查新,使得科研課題具有良好的創新性,保證了依托指導教師科研項目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研究內容具有足夠的創新性,自然極大地降低了論文的重復率。
目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內容主要分為工程設計、理論研究、實驗研究、計算機軟件和綜合論文等五個方面。筆者所在的科研團隊通過指導學生開展實驗研究,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科學研究能力、工藝操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近幾年,所指導的學生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不僅順利通過學校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檢查,而且在成績分布上以良好為主,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在學院名列前茅。
三、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際效果
1.促使學生了解科學前沿,既能拓寬科學視野,又能提升創新能力。
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高校專業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內容陳舊、方法落后等問題,尤其是教材中有關實際的內容較少,這就大大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依托指導教師科研課題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促使學生了解相應學科的發展前沿,很好地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并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樹立創新意識,為其今后的發展注入新的想法和動力。
筆者所在學校開設的基礎課及專業課中,實驗內容所占比例較大,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但是由于知識和能力的局限性,這些想法無法得到實現或進一步的創新和提高。然而,依托指導教師科研課題的訓練,給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在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期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為這些想法的實現提供新的生長點。
2.促使學生更加明確專業定位,明確日后的就業方向。
2003年,我國各高校陸續實行“按大類招生和培養”,并已成為我國高校招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4]。所謂“按類招生”是指學生在入學時按大類就讀的一種招生錄取方式,學生在專業大類環境下學習基礎性課程,在此時間內通過對學科內各專業的了解,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自主選擇專業的過程[5]。在這種招生和培養方式下,學生對專業的選擇,基本確定了其日后的就業方向。因此,促使學生明確專業定位,對其日后的就業和發展尤為重要,而依托指導教師科研課題開展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在明確的專業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下,能給學生在發展方面以更多的選擇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更能促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利于學生的能力提高和個性養成,為他們日后就業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
3.促使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和有效率地工作
強烈的創新欲望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內在動力,必須以科技創新為載體,用實際內容、具體形式、寬松的環境、濃厚的活動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6]。法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貝爾納說:“創造力是沒法教的,必須在實踐中讓學生動手,有機會把自己的創新思想付諸實施。”實踐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科學方法的掌握與學生能力的培養都必須依靠學生的實踐。因此,在實踐中,促使學生自發、自主地進行學習和開展工作,對于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尤為重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恰恰是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一個實踐階段,尤其是基于指導教師科研課題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研究工作,學生不僅要面對更多的實驗設備、更為復雜的工藝流程、繁多的數據和資料需要歸納總結及分析處理,還要處理不同層次的人際關系。
綜合論文訓練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7]。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一篇論文,那么綜合的論文訓練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尤為重要,而科研課題通常通過撰寫(和/或發表)論文體現其創新性成果,因此,依托指導教師科研課題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研究工作的學生在綜合論文訓練中方面能得到很好的示范、指導和訓練。
通過這些方面的科研訓練,學生在主觀上對科學研究工作的務實態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客觀上同學間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以及論文寫作等,在科研課題研究過程中都有一定的培養與提高,從而進行有目的的、高效的學習,更有效率地開展工作。
四、結語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過程中,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大學本科如何培養大批既具有濃厚創新意識和超強創新能力,又能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的人才,是擺在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要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高等院校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對人才培養進行探索與實踐。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工科大學生基本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顯著特點,同時也是對本科階段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具體應用,能很好地鍛煉本科生的動手能力,增強本科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他們的創新性思維等。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全面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教學階段,因此,切實加強和發揮指導教師對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作用,對于本科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尤為重要,而以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作為載體,進行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研究工作,不僅能更好地培養本科生的創新能力,還能為學生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特別是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秋杭.轉變就業觀念,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新形勢下對高校創業教育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2008,7(8):58-60.
[2]劉軍,伏廣紅.大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現代思維方式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0(1):56.
[3]楊德強.品牌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計劃中的創新能力的培養[J].創新教育,2008(9):96-97.
[4]張淑敏.按大類招生改革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6,26(1):53-56.
[5]孫艷京,楊培嶺,蔣秀根.專業大類招生環境下工科類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8,8(8):40-42.
[6]張開顯,金柏江,袁滿雪.構建學生科研平臺,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05(19):14-15.
[7]孫艷京,李光永,楊培嶺.提高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5(9):54-56.
通訊作者:孫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