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智英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 湖南行政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摘 要: 英語作為全世界范圍內廣泛運用的語言,自其存在之日起就在不斷發展變化著。英語詞匯的變易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古英語時期的詞匯集結過程、中古英語時期的詞匯整合過程及現代英語時期的詞匯擴展過程。每一個過程都為英語增加了不少詞匯,組成了英語浩瀚的詞庫,為英語最終成為世界性語言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 英語詞匯 變易 詞匯擴展
世間萬物在創建和發展過程中一直不斷地變化著,人們使用的語言也不例外。英語作為全世界范圍內運用的語言,自其存在之日起就不斷地發展變化著。很多人在用自己掌握的現代英語詞匯閱讀古典英語書籍時,有些單詞完全不認識;還有些人即便是閱讀現代的文字資料,也會遇到一些不明所以的單詞,甚至某些單詞在一般英語字典里都查不到相關信息。這就很有可能是這些英語詞匯在英語漫長發展過程中變得令人不敢確認,甚至面目全非,給英語學習增加了不少難度和困惑。
英語詞匯的變易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古英語時期的詞匯集結過程、中古英語時期的詞匯整合過程及現代英語時期的詞匯擴展過程。
一、古英語時期的詞匯集結過程
古英語時期(Old English Period)是指從公元五世紀至公元十二世紀的時間段,又稱盎格魯—撒克遜時期(the Anglo-Saxon Period)。這一時期不列顛群島上的部落各自占領一些地區,建立了一些小王國,而各個王國均有各自的語言,其中西撒克遜語(West Saxon)、肯特語(Kentish)、莫西亞語(Mercian)和北恩布瑞安語(Northumbrian)曾一度占主導地位。但西撒克遜語保存下來的文字資料最多,是英語詞匯的最基本構成。
1.本土方言混合使用的過程。這一時期的英語詞匯以本族語為主,多為單音節詞,結構通常非常簡單。這些詞匯表達的通常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事物和現象。但古英語詞匯的拼寫與現代英語詞匯有很大的區別。由于這一時期的英語單詞是由各地方言集合而成的,因此詞匯的拼寫較為混亂,同一意思的單詞有時會有多種不同的方言拼寫形式,而這些不同的拼寫形式均可使用。如:oftentimes,offimes 屢次;abid,abyd,abyde 等候;faire,fairly ,falrliche公平地。
2.詞匯變化復雜多型的過程。這一時期的詞匯結構雖然簡單但詞匯變化卻相當復雜。名詞和代詞有數、格和性的區別:數可分為單數、復數;格可分為主格、所有格、與格、賓格;性可分為陽性、中性和陰性。如:tunge舌頭(陰性)就有tunge(主格單數)、tungan(主格復數、賓格及賓格復數、屬格、與格)、tungena(屬格復數)、tungum(與格復數)等。
另外形容詞的變化有格、數和強、弱之分。如:gl?覸d高興就有glade(弱主格陰性和陽性復數)、gladu(弱主格中性復數)、gladena(強屬格中性復數)等。動詞卻只有現在式和過去式兩種時態的變化,如:sweien;sweyen統治,但在第二人稱單數后加-est或-st,如goest、wentest;dost、didst等。
此外,古英語時期的單詞雖然結構簡單,卻有著較強的構詞能力和搭配能力,同一個單詞可與其他一個或多個單詞組合成短語,產生不同的意思。現代英語中一些短語大多由古英語傳承而來。如:to have a nose for善于發現;to haul in ones sails約束自己的行為,等等。
二、中古英語時期的詞匯整合過程
中古英語時期(Middle English Period)是指從公元12世紀到公元16世紀的時間段。這個時期的英語詞匯在拼寫方面產生了較大的變化,把古英語中一些有多種拼寫形式的單詞做了調整和確定,一部分古英語詞匯被去除從而初步規范了英語的拼寫形式。
1.詞匯拼寫形式逐步規范的過程。古英語詞匯的多樣拼寫形式給人們的交流帶來諸多不便,人們需要較為固定的拼寫形式來加強聯系。此時的名詞逐漸失去了古英語復雜的數和格的變化,簡化成了單數和復數兩種形式。名詞的復數和所有格以es結尾,如knight,knightes;roote,rootes。詞尾的輔音往往雙寫再加es,如:bed,beddes。形容詞以輔音結尾的、位于所修飾的名詞之前、并位于定冠詞或指示代詞the,this,that等詞或所有格名詞或代詞之后,則須加e。大部分形容詞簡化成了除保留比較級和最高級以外沒有任何變化的詞類。如:sweete,swettere,swettest;long,longere,longest。人稱代詞逐步規范,中古英語摒棄了古英語人稱代詞中變化復雜的部分形式,保留了各人稱的主格、賓格、屬格,去掉了與格,除第三人稱單數保留陽性、陰性和中性外,其余人稱代詞基本沒有性的區別了,逐步規范了人稱代詞。
2.外來語詞匯逐步融入的過程。由于英國開始與歐洲其他國家交往,英語詞匯中吸收了很多其他語言的詞匯。如:德語中的Sauerkraut泡菜;荷蘭語中的kruller油煎餅;意大利語中的macaroni通心粉等。到文藝復興時期,大量拉丁語和希臘語的書籍傳入英國,英國人開始熱衷于學習這兩種語言,認為這兩種語言代表了西方悠久輝煌的文化,懂得拉丁語和希臘語是有文化的體現。因此這一時期的英語詞匯中的法語和拉丁語詞匯是最為豐富的。如:希臘語中的gramma字母、lampein發光;拉丁文中的minuta分;法語中的fiancée未婚妻、cache地窖、chute瀑布等。
三、現代英語時期詞匯的擴展進程
現代英語時期(Modern English Period)是指從公元16世紀年至今的時間段。英語自它存在之日起就從未停止過變化,特別是到了現代英語時期,英語詞匯的變化更是日新月異,詞匯量突飛猛進。這一時期的英語詞匯已經經歷了單詞整合和單詞擴張兩個階段,從16世紀到18世紀已經完成了標準化和規范化過程,英語單詞的拼寫形式已固定下來。同時隨著英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加劇,英語作為人類交流的工具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1.古老詞匯賦予新意的過程。雖然有些古老的英語詞匯由于各種原因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在現代英語中已難覓蹤跡,但仍有一部分古英語本族詞匯因為它們所表示的事物、現象或概念都是十分明確的,其基本詞義始終保持不變,具有很大的穩定性從而經久不衰,始終為人們所喜用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被賦予更多的詞義,如:動詞take一詞就由古英語詞意的“奪取”,“攻取”等,演變成了現代英語的“拿”、“抓住”、“捕獲”、“享受”、“獲得”、“接受”等更多詞意。
2.外來詞匯大量運用的過程。早在現代英語初期,開始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對英語詞匯影響最大。16世紀至20世紀初英國殖民主義者進一步對外侵略擴張,其殖民地曾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在這一時期,殖民者把英語帶到了各個殖民地,也將殖民地當地的語言融入英語之中,用英語的字母結合當地語言的發音,創造了一些富有當地特色的詞匯。美洲印度安語中的moose駝鹿、toboggan平地雪橇、moccasin鹿皮靴。澳洲土著語中的kangaroo袋鼠、koala bear樹袋熊、bunya大葉南洋杉。亞洲特色的tsunami海嘯、tatami榻榻米、silk絲綢、kungfu中國武術,等等。
3.新興詞匯層出不窮的過程。現代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帶來了語言詞匯的不斷增加。這一類新增詞匯以科學技術為多,以多種構詞方法產生。產生新詞的方法除了傳統的派生法、轉換法和合成法以外,還增加了混成法、逆生法、字母縮略法及擬聲法等新的構詞方法。如:由動詞stoke(給……添加燃料)派生出名詞stoker(火車司爐工);由動詞hunt(獵取)轉換成名詞hunt(獵隊);由space(空間)加ship(輪船)合成為spaceship(宇宙飛船);由兩個單詞channel(海峽)和tunnel(通道)混合成chunnel(海峽隧道);由gymnasium去掉后面一部分逆生為gym(體育館);由Deoxyribonucleic Acid縮略成DNA(氧核糖核酸)及眾多的非母語使用地用英語字母標注發音的特殊詞匯。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世界每天都在不斷地變化著。英語作為人類交流的工具,其詞匯量不斷地增加,且永遠不會停止。
參考文獻:
[1]汪榕培.英語詞匯學高級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黃曉琳.學英語詞語手冊[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2.
[3]顏治強.世界英語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俞杰.英語的變易[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