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瑞芝++李亞文
摘要:對于學生們來說,小學階段中的數學課程在整個學習階段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必須把握好這一階段的學習,打好數學基礎。其中,三角形的學習在數學課程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們要在把握三角形的特性的基礎上做成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促進教學,促進學生們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三角形;策略
0.引言
小學數學三角形知識對于以后初中、高中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對于理解棱柱、棱錐等知識點都能起到促進作用。下面我將根據自身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在認真分析三角形特性以及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做出了一系列促進三角形教學的方法與策略,以促進小學數學三角形的教學,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學會三角形分類,畫高,求面積以及計算角度等問題,以促進小學生們的發展與進步。
1.小學數學中三角形的特性
1.1認識三角形
老師們要引導學生們學習三角形的前提就是認識三角形。老師們要引導學生們進行實踐活動,在動手操作的條件下引導學生們作出結論。老師們指導學生們用小木棒擺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們明白三角形是怎樣擺出來的,引導學生們得出結論:三角形是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以及,三角形是由三條邊、三個角以及三個頂點組成的圖形。
1.2三角形的特性
在進行三角形的特性教學時,老師們也要通過實踐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們認識三角形的特性。老師們可以引導學生們動手制作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用毛線固定起來。然后讓學生們拉扯三角形和四邊形,比較兩者的不同,然后引導學生們發現三角形比四邊形更加穩固,引導學生們得出結論: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特性。
2.小學數學三角形的教學策略
2.1三角形教學中的分類教學策略
三角形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三角形,種類繁多,而小學生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與記憶能力還不夠完善,所以,老師們要將三角形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物品聯系在一起,方便學生們理解與記憶。比如在學習認識三角形這一節課時,老師們可以多多列舉生活中物品,比如信號塔,門上的圖案,自行車的大梁,屋頂等,來幫助學生們認識三角形。最后,老師們揭示:首先,按照角的大小可以分為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銳角三角形。其中,三個角都小于90度的是銳角三角形;三角形中其中一個角是90度,即有一個直角的三角形屬于直角三角形;而三角形中有一個角大于90度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其次,按照三角形的邊進行劃分,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在等邊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都相等。最后,老師們要引導學生明白,等邊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2畫三角形高的教學策略
學會畫三角形也是學習三角形的重要知識點之一,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的告訴學生三角形的相關特性,不如三角形具體可以分為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內角和應該是180度,三角形只有三個角。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但是,教師這樣枯燥的講解方法完全無法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吸收,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該主動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帶一下三角形的尺子,先是按照尺子讓學生畫出三角形,初步感知三角形。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自己通過直尺自己繪畫。最后,教師要求學生畫出特定的三角形,比如要求學生畫出鈍角三角形,學生在畫的過程中逐步了解到鈍角三角形有一個大于九十度的角和兩個小于九十度的角;讓學生學會畫直角三角形,學生開始懂得直角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正好是九十度;讓學生畫出銳角三角形,學生了解到銳角是小于九十度的角。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三角形應該滿足的條件,以及不同的三角形所具備的各種特性,這比教師直接講授要好的多。
2.3三角形的周長與面積的教學策略
學生們在學習三角形的周長時是比較輕松的,就是簡單的三條邊相加即可獲得周長。但是在學習面積時,比較抽象,不好理解。老師們要善于運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直觀化,方便學生們理解。因為長方形的面積是長×寬,推斷出四邊形的面積是底×高,然后引導學生們發現,兩個一樣的三角形可以組成四邊形,從而得出結論: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高÷2,即:1/2ah。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小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也有利于記憶與以后的數學學習。
2.4三角形的內角和的計算
要計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就要運用實驗的方法引導學生們自己總結出結論。如老師們首先讓學生們在紙上畫出一個直角三角形,然后剪裁下來。指導學生們拿著這個直角三角形紙片,我們設它為△ABC,其中∠A是直角,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將∠B與∠C折疊,使三角形變成一個長方形。這樣學生們就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到∠B+∠C=∠A=90°。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們就可以得知:∠A+∠B+∠C=180°。接下來,老師讓學生們在紙上畫出一個銳角三角形,指導學生拿著這個銳角三角形△ABC,按照最優的方法,將三角形折疊成一個長方形。然后,老師告訴學生,可以分別將∠A、∠B與∠C設為∠1、∠2與∠3,那么∠1、∠2與∠3就被折進了長方形里,形成了一個平面角,為180°。于是使得學生們明確這樣一個結論:∠1+∠2+∠3=180°。最后,對于鈍角三角形也是如此。在了解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基礎上,老師們可以給學生們出題:在三角形中,我們已知∠1是120°,∠3是30°,那么∠2是多少度呢?學生們通過計算得出:∠2=180°-∠1-∠3=180°―120°―30°=30°,還能得出這個三角形是鈍角等腰三角形。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動手操作,學生們不僅產生了對于三角形知識的濃厚興趣,而且便于學生們理解與記憶,有利于三角形的教學。
3.結束語
總而言之,三角形的教學不僅在小學數學中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而且在初高中的數學學習中也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所以,老師們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來促進三角形的教學,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學會三角形的分類,畫三角形的高,計算三角形的內角和,計算三角形的周長與面積等知識。在課后,老師們要布置一些相關的作業,來幫助學生們鞏固三角形知識,學會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