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潔
(深圳市梧桐山風景區管理處 廣東深圳 518040)
杜鵑花在深圳公園中的應用情況
管潔
(深圳市梧桐山風景區管理處 廣東深圳 518040)
首先,通過專家訪談法,介紹了杜鵑花與深圳結緣的歷史淵源,以及最早的杜鵑專類園建設歷史。通過實際考察結合筆者參與的杜鵑花景觀營造項目,重點解析了杜鵑花在深圳公園中應用時栽培養護方面的問題,所用品種及植物配置情況。
歷史;杜鵑花景觀營造;公園;栽培養護;品種;引種;高山杜鵑;科研
1.1 迎春花展上的一抹驚艷
逛年宵花市歷來是廣東人辭舊歲、迎新春的傳統習俗,深圳迎春花市始創于1982年,現已成為深圳傳統的春季習俗,是春節期間市民和外地人來深圳過年的一個很好的去處。
在老深圳人記憶中,最初的迎春花展并不是在羅湖區愛國路舉辦的,而是在荔枝公園。荔枝公園一共舉辦過9屆迎春花展,后來才移至其它地方。來自江蘇宜深(比利時杜鵑最早引種銷售區域)、丹東、金華等的比利時杜鵑,株叢緊湊,繁花不見葉,花大且花色豐富,驚艷了當時的花卉市場,受人追捧,遂成為人們饋贈親朋的高檔鮮花。
1.2 最早落戶深圳的杜鵑花
或許是由于迎春花展上的那一抹驚艷給人的印象太過深刻,深圳于80年代開始引種杜鵑花在公園里種植。
吃這第一口螃蟹的本來應該是荔枝公園,但其實最終花落筆架山公園,此后起起伏伏,筆架山公園也是深圳第一個將主題花卉定位為杜鵑花,并有《筆架山杜鵑園景觀規劃總體設計》的市屬公園。
1.2.1 筆架山公園杜鵑園
據市風景園林協會張信思主任回憶,80年代初深圳城管辦(現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前身)去廣州云臺花園參觀的時候,提出希望在荔枝公園舉辦一次杜鵑花展。時任荔枝公園園長的張信思,隨即采購了四五千盆的杜鵑苗木。但后來因為局領導意見不統一而取消了。于是,杜鵑花就落戶投奔到了筆架山公園、蓮花山公園等公園,其中多為毛鵑、少量映山紅和夏鵑。今天,在筆架山公園登山路兩側,依然可以見到她們的身影。
1.2.2 東湖公園杜鵑雕塑園
東湖杜鵑園,原名杜鵑雕塑園,位于公園中部、水庫溢洪道西側,占地面積2.7萬m2,建于1996年,是深圳市種植杜鵑花的專類觀賞園。園內種植了杜鵑花6萬多株,以落葉觀花喬木鳳凰木為背景,園中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觀,春季杜鵑開放花紅樹綠,夏季鳳凰木花開紅艷如火,每年11~12月舉辦深圳市菊花展更是秋季的賞花盛宴。在園內原有布置栩栩如生的動物雕塑23件,塑石假山10座,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品種齊全的杜鵑花,更可與各類動物雕塑親密接觸,合影留念,是老少皆宜的游覽園地。后因部分動物雕塑老化破損而漸漸淘汰,另外計劃按照杜鵑專業觀賞園的標準進行景觀提升,故現在用名杜鵑園。
1.2.3 仙湖植物園松柏杜鵑園
仙湖植物園松柏杜鵑園,原名裸子植物亞熱帶中心,以收集松柏植物資源為主,從景觀角度選擇了同樣喜歡酸性土的杜鵑(錦繡杜鵑)進行搭配,以形成較自然生態的群落結構,模仿自然界中松柏與杜鵑的搭配形式。在1999年剛種植的四五年種,杜鵑景觀十分漂亮,后來由于喬木生長速度過快,杜鵑生長所需的光線不夠,再加上管理不夠到位,所以慢慢就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1.2.4 梧桐山風景區原生高山杜鵑和引種種植的杜鵑花
提起杜鵑花,梧桐山風景區的附近村民,印象中最深的是那吊鐘花和羊角扭(毛棉杜鵑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廣東人講究“意頭”,過年都會用鮮花來象征吉祥。早在解放前,當地村民春季砍伐吊鐘花、羊角扭來瓶插作為年慶的習俗,致使大量吊鐘花被砍伐。梧桐山風景區管理處成立之后加強了杜鵑花資源保護,讓更多的人可以欣賞到山花爛漫的景象。
現今游客登山路兩側的杜鵑花(毛鵑為主),包括鳳凰臺到小梧桐沿途、十里杜鵑雙鳳亭附近、大梧桐廣場和好漢坡登山道兩側,都是2005年左右伴隨基礎設施建設陸續栽種的,后又經過補植,逐步形成如今的樣子。
2.1 杜鵑花在深圳的栽培養護問題
2.1.1 光照
深圳最初開始引種杜鵑的時候,大家都有個誤解,認為杜鵑花從習性來講喜蔭,所以將其栽種在大喬木的下層,并且認為杜鵑花是原產于北方(江南)的,而深圳夏季高溫多雨,曝曬嚴重,所以擔心它的越夏。但深圳的喬木生長迅速,多為常綠喬木,導致杜鵑在下層的光照嚴重不足,營養生長不夠,所以不能開花,甚至在逐步消耗掉自身營養后,慢慢的枯死。
深圳園林植物與花卉博覽園(園博園)福田園的毛鵑,同樣是2004年栽種的,在西入口的花槽中為全光照,花期繁花似錦,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依然吸引了很多游人拍照留念;而相應的在南入口處,種植在小葉欖仁下面的毛鵑,雖然營養生長旺盛,但卻幾乎不開花。在距離相差不過百米,同樣的養護情況下,開花差別如此大,只因光照強度不同,這說明光照因素對杜鵑的開花十分重要,深圳杜鵑花不僅不很耐陰,而且還可以適應全光照。

圖1
近年來,大家已經逐步開始認識到杜鵑的生長是需要一定量的光照的,甚至可以適應全光照,所以,植物配置設計師和公園的園容工作人員,開始將其種在合適的地方。2015年前,園博園映翠湖畔的植物群落為粉花風鈴木——黃金蒲桃——雞蛋花,水石榕——杜鵑花,杜鵑花處于最下層,因陽光水分缺乏而逐漸枯死。2015年公園的園容工作人員通過去掉中層植物雞蛋花,重剪杜鵑并補種,施以薄肥,生長狀況明顯改善。

圖2
2.1.2 施肥
深圳由于綠地養護綜合單價很低,所以管理粗放,杜鵑花相應的施肥和修剪跟不上,而像杜鵑這種花量很大的植物,幾乎是耗盡一個生長季的營養來供應開花。北方的植物因為冬季寒冷,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性和開花機制,很多春花植物都是在夏季營養生長的過程中分化花芽,冬季落葉積攢營養,待春季集中開花,以吸引昆蟲為其傳粉。這樣就造成了杜鵑長勢較弱,難以開花的情況。毛鵑的花蕾一般都生長在當年生長粗壯枝條的頂端,枝條越粗壯,葉子越墨綠,花蕾就會越大,相應的花蕾中的花朵數也就會越多。
2.1.3 修剪
在深圳經常能看到,杜鵑經過多年的生長,而一直不修剪,植株逐漸老化的情況。如梧桐山十里杜鵑兩側毛鵑為2005年種植,到2017年中間12年時間幾乎沒修剪過,從一開始的50cm左右,一直生長到150cm左右;鳳凰臺到大梧桐,也有很多生長到160cm高度以上,甚至生長延伸至盤山路;東湖公園杜鵑園,園博園映翠湖畔林下、人民公園、仙湖公園松柏杜鵑園等也存在類似的情況。缺乏修剪,杜鵑分枝數不夠多,灌叢不夠飽滿。

圖3 人民公園杜鵑老化情況
深圳公園杜鵑花應用情況總體偏少,僅少數幾個公園中有杜鵑栽培,且多作為搭配植物出現,栽種面積都偏小,在其他公園中更是少見;栽培養護水平普遍跟不上,杜鵑生長狀況堪憂,亟需需要養護工作者矯正誤區,適地適樹,加強養護。
2.2 深圳應用杜鵑品種
深圳適生杜鵑品種較少,最常見的也是應用面積數量最多的為毛鵑‘紫蝴蝶’,其它常見的品種有粉蝴蝶、白蝴蝶、東鵑狀元紅(梧桐山風景區有引種栽培)、夏鵑石榴紅(園博園龍崗園有栽培),偶見大紅琉球紅(東湖公園杜鵑園有零星)、國旗紅(園博園歡樂劇場、粵清園有栽培)。原生種有毛棉杜鵑、華麗杜鵑、映山紅(梧桐山風景區有自然分布)等。品種不足,杜鵑花的應用形式和規模必然受到限制。

圖4
2.3 杜鵑花景觀中植物配置情況
深圳杜鵑花應用的品種很少,面積也不多,故應用形式比較單調,景觀效果不是很明顯,植物搭配方面也沒有特別斟酌。在此列舉一些杜鵑的應用的方式,部分深圳都尚未有對應的案例存在。
2.3.1 孤植、叢植、列植
深圳尚未有此類應用形式景觀較好的案例。叢植最常見,需要注意的是,叢植保證植株之間相互間隔不要太大,亦不可太擁擠;列植往往選擇大規格苗木,營造壯觀氣氛。

圖5
2.3.2 花籬、花帶
最簡單方便的應用形式,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一種,在深圳多見,如園博園映翠湖畔等。可以結合花壇、花槽來做,如園博園福田園西入口、蓮花山公園西入口、梧桐山風景區大梧桐停車場和鳳凰臺長廊等。也可以結合喬木,種植在林緣,形成復層景觀,但盡量選擇落葉樹種,種植范圍錯開喬木的樹冠范圍,如東湖植物園毛鵑與鳳凰木的搭配。

圖6
2.3.3 花坡、花海
結合地形來實現,給人印象深刻,花期花海效果震撼。如仙湖植物園靠近藥用植物園區,園博園龍崗園夏鵑石榴紅花海。

圖7
2.3.4 小徑兩側
種植在小徑兩側,形成夾道歡迎之勢,需要注意小徑的寬度如果太窄,則杜鵑高度不宜過高,否則不便行人通行,且難以保證杜鵑開花情況。如梧桐山風景區鳳凰臺往大梧桐盤山路兩側和十里杜鵑小徑、人民公園杜鵑花徑。
2.3.5 在植物組團中點綴出現
在比較復雜的自然群落中,加入幾株杜鵑,在開花時候則會凸顯出來。如梅林公園入口景觀。在江南春季的草花花境中,杜鵑由于花色靚麗、花量大,也是一種極好的花境材料;用于展示杜鵑品種時,常會在槭樹、南天竹、紅繼木、海桐、迎春花等組成的常綠群落中,加入各色的杜鵑品種。
2.3.6 花展布展
園博園2008年春節期間舉辦了第一屆杜鵑花室內盆景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展。將杜鵑花盆景融入到景色中,形成良好的景觀效果。2016年梧桐山風景區舉辦了第一屆毛棉杜鵑展,在鳳凰臺的毛棉杜鵑舉辦攝影展與杜鵑品種展。

圖8

圖9
2.3.7 杜鵑專類園
筆架山公園將杜鵑花為主題花卉是在2015年春,時任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的王定躍主任提出這個思路,于是中心園藝部委托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為筆架山公園做了《筆架山杜鵑園景觀規劃總體設計》及一期方案設計與施工圖。2016年新栽種的杜鵑花,今年春也已經綻放。
有著深圳唯一高山大樹杜鵑毛棉杜鵑資源的梧桐山風景區,也以杜鵑花為主題花卉。據。梧桐山風景區的王定躍主任介紹道,梧桐山今后的杜鵑規劃藍圖包括未來將沿山脊線北坡發展1000畝毛棉杜鵑林,南坡至第二高峰豆腐頭打造200~300畝映山紅花海景觀,在大梧桐山頂營造華麗杜鵑和吊鐘花景觀,在馬水澗欲開辟面積達200多畝的杜鵑專類園。深圳特色的大規模杜鵑花海,值得每一位深圳人期待。
[1]黃茂如.杜鵑花[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1~53,133~134.
[2]林 斌.中國杜鵑花[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35.
S685.21
A
1005-7897(2017)12-0014-03
2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