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蓉+徐國鋼+朱兆華+賴慶旺
摘要:闡述了假儉草及多年生黑麥草的形態特征、景觀應用特點,結合其在道路邊坡、采石礦山、稀土尾砂礦山生態景觀修復的工程案例,系統分析了假儉草交播多年生黑麥草具有的一系列優點,指出了這些特點使其成為受損邊坡景觀綠化中不可多得的優質草坪草資源。
關鍵詞:假儉草;多年生黑麥草;交播;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S68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3-0030-02
1 假儉草交播多年生黑麥草的技術特點
假儉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是禾本科蜈蚣草屬多年生暖季型優良草坪植物,具有耐蔭性、抗病蟲能力、耐踐踏性、耐貧瘠、耐旱性、耐寒性。假儉草青綠期長,繁殖能力強、成坪速度快,草坪易管理,草坪耐踐踏、彈性好,但適宜種植范圍有限,只能種植于-13.3 ℃以上,否則會枯死,難以越冬[1-4]。
多年生黑麥草(Lolium perenne)是早熟禾科黑麥草屬植物。叢生,根系發達;葉片窄長,深綠色,質地柔軟,具光澤,富有彈性。多年生黑麥草喜溫涼濕潤氣候。黑麥草耐寒耐熱性均差,不耐陰,較能耐濕,但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過高也不利黑麥草的生長。不耐旱,尤其夏季高熱、干旱更為不利。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喜肥不耐瘠。略能耐酸,適宜的土壤pH值為6~7[5-8]。
假儉草交播多年生黑麥草宜在11月底前進行,黑麥草籽用種量宜為20~30 g/m2。該交播技術可以在廣大的地域范圍解決草坪的冬季退綠問題;又可以利用暖季型草坪草節水、耐低養護的許多優點[9-11]。
2 交播技術在受損土地復綠工程中的應用
2.1 廣東清(遠)連(州)高速公路邊坡綠化工程
該工程總面積32×104 m2,施工段沿線215.25 km。屬南亞熱帶氣候,由花崗巖風化物發育的赤紅壤高丘陵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該工程于2013~2015年施工,將假儉草通過噴混植生技術噴射在邊坡面上,假儉草覆蓋地面效果良好,大大減少了雨水落下時對地表的濺擊侵蝕,也可截留部分降雨。同時由于發達的匍匐莖而具有良好的抓地能力,每一個匍匐莖的節上都能長出根系,使它能夠緊貼地表,具有較強的耐沖刷性,當雨水較多且形成水流時,它可以防止土壤被水流沖走,造成大面積的水土流失。種植假儉草還能起到蓄水保水的作用。由于連州多年平均初霜期為12月8日,終霜期在次年2月12日。因此該工程在10月下旬進行多年生黑麥草的交播。經觀察,工程達到了30 d出苗,60 d見綠,6個月綠色體覆蓋70%,年內全覆蓋,3年內新建邊坡植被趨同周邊生態環境,得到了業主全優工程獎勵。
2.2 海南三亞荔枝溝Ⅲ號采石場邊坡綠化工程
該工程邊坡總面積3.5×104 m2,70°~90°巖石邊坡,坡高110 m,缺乏土、肥、水,植物生存的基本條件,該工程采用V型槽種植帶技術,于2013年年初開工。在V型槽中加入回填土,并將假儉草與黑麥草草籽按1∶9的比例播種,并栽植灌木及小喬木,達到草喬灌相結合的植物配置模式,出苗保苗效果好,灌木生長旺盛,達到了當年綠化施工,當年綠色全覆蓋的生態效果[12-14]。
由于該項目于春節后開工,氣溫仍較低,1∶9的假儉草與黑麥草配比,能保證黑麥草的快速生長,且隨著春季氣溫升高,假儉草慢慢打破冬季休眠開始生長。經過修剪、疏草、控水、控肥等科學管養,很好地保障了假儉草在春末夏初順利返青。保證在梅雨季節來臨前“削減”黑麥草的長勢,給假儉草生長創造了空間,如期返青、正常生長[15,16]。
2.3 江西景德鎮浮梁縣朱溪外圍稀土礦區生態修復工程
該工程治理總面積為78000 m2。稀土廢棄尾砂土壤物理特性惡劣,砂粒多,粘粒少,干旱貧瘠,漏水漏肥,植物難以存活。該項目經過前期稀土礦區水系疏導、尾砂堆積體整形、穩定及泥沙阻攔、土地整理與復墾工程后,進行受損坡面植被恢復工程及堆積區生態景觀重建工程。
該項目從選擇抗逆性強的鄉土植物入手,以豆科灌木為主,開展多品種、多模式優化配置,從而建立稀土尾砂礦區抗砂化、抗干旱、耐貧瘠的生態植被恢復重建的成套技術體系。假儉草環境適應能力強、耐污染、成本低廉、養護要求低的特性使其成為礦區景觀修復不可多得的植物資源。假儉草交播黑麥草,與豬屎豆、胡枝子、紫穗槐等喬灌木組成群落。整個人工混播林生態系統基本穩定,即使遇罕見暴雨也沒有發生滑坡和山體沉降等災害,植物發育良好。這說明假儉草在非極端的土壤條件下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生長,并且對土壤的改造、水土保持,以及植被恢復都有重要的意義。
3 結語
假儉草以耐瘠薄、病蟲害,養護水平低及再生能力強而著稱,是國外公認的起源于中國的最好的暖季型草坪草,可廣泛地用于庭院草坪、休憩草坪及護坡草坪的建植,特別適合于水土保持和大面積景觀建設,是世界三大暖季型草坪草之一。對于道路邊坡、采石場、礦山等受損邊坡景觀重建工程,應該深入研究、發掘潛力,并加以推廣,但假儉草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明顯不如狗牙根、結縷草、地毯草等。今后應進一步繼續深入研究假儉草的生物學特性和坪用價值,為假儉草草坪的開發利用奠定基礎,使假儉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應用。另外,假儉草作為一種野生草坪草資源,目前尚未能引起重視,很少有人進行系統研究。因此,在草坪建植及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態建設中也未能發揮其獨特的功效。
參考文獻:
[1]吳佳海,尚以順,唐成斌,等.優良天然草坪地被植物:假儉草的研究[J].中國園林,2000,16(9):76~78.
[2]高 強,顏學恭.假儉草生態學特性及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0,27(11):86~88.
[3]羅萍嘉,楊萬浬.假儉草在礦山景觀修復中的研究利用前景[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7):16971~16919,16945.
[4]柳后起,周守標,謝傳俊.假儉草種質資源研究進展[J].草業科學,2008,25(1):59~65.
[5]于玉紅,王 亮,黃曉露,等.6個多年生黑麥草品種的交播性狀比較[J].草業科學,2009(8):176~180.
[6]謝曉鴻,馬子駿,鮑治明,等.交播技術在園林草坪養護中應用研究[J].草業科學,2001,18(3):61~64.
[7]茍文龍,白史且,張新全,等.假儉草遺傳多樣性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草地,2002,24(2):48~53.
[8]趙 艷.暖季型草坪交播管理的三個關鍵[J].現代園藝,2015(5):73~74.
[9]朱雪芬.上海地區暖季型草坪交播技術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12(4):96~97.
[10]馬 進,王小德,孟 瑾.過渡地區休眠暖季型草坪草交播技術與進展[J].四川草原,2003(4):32~34.
[11]胡 林,李 敏,趙炳祥,等.我國過渡地帶草坪草種選擇及應用進展[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3(4):134~136.
[12]宣繼萍,郭海林,劉建秀,等.中國假儉草種質資源抗寒性初步鑒定[J].草業學報,2003,12(6):110~114.
[13]鄭小林,胡木林,羅曉瑩,等.假儉草低溫脅迫的傷害與適應[J].草業科學,2002,19(7):55~57.
[14]鄭玉紅,劉建秀.假儉草種質資源改良研究進展[J].植物學通報,2004,21(5):587~594.
[15]丁小球,胡玉佳.假儉草的形態特征及其草坪質量評價[J].草原與草坪,2006,114(1):49~53.
[16]王文恩,傅 強,王鵬程.狗牙根草坪秋季交播多年生黑麥草技術的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03(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