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公司的發展,公司的經營權和管理權逐漸分離,股東和管理層因信息不對稱以及利益沖突等方面產生了許多問題,如此情況下,公司治理顯得尤為重要。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是公司各項活動的保障,是企業能夠長久發展的重要前提。內部控制應與公司治理相互作用,兩者的關系應為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然而,國內企業在處理兩者的關系時普遍存在著許多認識和實踐上的不足,針對該問題,企業應避免厚此薄彼,探討如何將兩者更好的結合。
關鍵詞:內部控制;公司治理;治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02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經濟在世界的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濟全球化的觀念也更加深入人心。然而類似中國的中航油事件、三九集團事件等都不斷地在警醒我們,企業發展并不是易事。這些事件究其原因基本都是企業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方面出現了問題。對于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來說,未來我國經濟發展怎樣,是好是壞,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在這種嚴峻的形勢背景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與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是十分有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
(一)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就是企業自己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來執行,保證各種經濟活動之間相互監督,使生產經營流程高效有序的運行,逐漸向目標靠攏。與組織目標相向的要給予支持,促進發展;對與組織目標相悖的要及時反思原因,決定繼續抑或是放棄,最終達到有效的控制各種經濟活動的過程。
(二)公司治理
狹義上所說的公司治理就是公司的各個管理層之間的關系,通過一系列規章制度來規定各自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去共同維護公司的利益,最大實現公司和股東利益。廣義上所說的公司治理就是通過全方位的制度來協調各個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保障公司決策準確,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
(三)二者之間的關系
首先,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的目標一致。內部控制以保護企業的資產為目標,企業作為一個經營機構存在很多動產和不動產,這些資產作為企業努力得到的成果都應得到有效的保護。另外,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直接接觸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對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了解的更詳細。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內部資產的保護。企業經營管理的總體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經營效益。而內部控制的目的是為了將這變成現實,最終都是為了實現股東利潤最大化。
其次,內部控制會對公司治理產生影響:首先,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使企業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利得到有效的制約,降低因權力過大而濫用職權所造成的損失。其次,公司治理中權利高度集中這一普遍性現象在某一程度上會降低決策的質量,從而會影響到企業的利益。內部控制的出現是對高度集中地管理權的有效分散,通過對經營者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將它們的活動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實現公司利益。
再者,公司治理也會對內部控制產生影響:只有運用合理的方法去進行公司治理,內部控制才能夠更有作用的實施。同時,公司治理是在處理公司內部高層之間的利益,而他們是整個公司經營組織機構的決策者和帶領著,能夠明確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利和利益。
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我國的企業會計監督中,單位內部記賬不符、單位內部會計人員素質低下、企業內部財務紀律不重視、設立假賬等現象仍然存在??梢?,企業內部財務監管應不斷加強。當今社會,人才濟濟,一個企業要想一直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加強憂患意識和的風險意識 ,而企業想要快速識別風險就必須先提高內部工作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企業內部人員風險預測、識別能力的高低是企業決定怎樣預測風險,應對市場危機的先決條件,但是在企業的日常的運營和維護中,管理高層想要對所有可能要產生的風險了然于胸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對其產生的后果認識不足因而忽視了對企業風險的評估與預測,使企業在風險發生時,不能快速做出反應。
(二)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
1.股權結構不合理
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中,股權結構仍存在許多不合理性,從而使公司治理結構出現失衡。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國家控股嚴重,造成了國有股份一股當權的局面。公司內部大部分股權掌握在政府官員手中,但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驗去治理公司,對公司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權利在手,不免會做出些不合適的決定。此外,持股比例較大的股東手在對一些問題進行表決時,難免會導致那些持股比例小的股東權益受到侵害,長此以往便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2.監事會制度不健全
首先,缺乏獨立性:監事會享有的某些權力,在《公司法》中卻沒有得到明確的體現,例如財務監督權,就是因為沒有在法律中體現出來從而缺少了有力的保障。其次,信息來源方面:董事會享有表決權,決定公司的所有重大信息,是信息的最初來源。信息經董事會再到監事會中間可能會經歷許多步驟,不可避免的信息的真正意思會被少傳達或者錯傳達。最后,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明確義務:監事會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明確自己的義務,理應接受法律的監督。以防監事會權力過于擴大而濫用職權,責任與權利要均衡發展,不然會影響監督的質量和經營的效果,給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激勵和約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卻又相互聯系。激勵機制對員工的潛能有激發作用,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約束機制是為了規范員工的行為,將他們的行為活動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才能夠最大化發揮作用。但在我國一些企業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存在著匱乏現象,主要表現在:對公司高級管理層的激勵不足,一種情況是在我國某些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中,對工資的發放多是按照國家統一工資評價為標準,可是,這種方式不能體現員工對公司所作貢獻的程度。另一種是對那些不是通過競爭等渠道的到的職位,即使此人非常有才華有能力,所獲得的報酬如若稍微有些不同也會引來不必要的爭議;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內部人控制,某些內部高層領導者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或多或少控制著企業資產來達到滿足自身利益的目的。
三、改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結構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預算管理計劃
公司的資金預算不是隨便設置的,是企業依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合理的預測資金可能會適用的方面以及需要的金額。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約束的同時,還存在一定的規范行為。資金預算的優點不可小視,通過提前預測和計劃,可以為企業將來的工作大致安排,減少或避免可能產生的風險和沖擊。制定完善的預算管理管理計劃可從以下四方面來實施:加強對預算的編制,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度,完善全過程預算,完善預算人員隊伍建設。
(二)提高企業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
內部控制意識得到提高,企業同樣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要想提高企業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高層管理者的作用不可忽視,要充分利用起來。企業的管理人員在企業的管理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對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存在著重大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管理者可通過宣傳教育,組織培訓等方式來提高內控意識;其次還要提升員工的執行意識。為使企業內部各項工作能更健康有序的進行,企業應制定出一系列明確員工責任與義務的手冊,使員工了解并根據各項規章制度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三)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變與完善,企業內部所處的環境也隨之發生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能力與素質進行了一個綜合的考驗。為適應萬千變化的企業環境,財務人員要不斷學習新制度、新規章,為進行正確的職業判斷積累豐富的經驗。而且,會計的從業人員要積極跟進行業的新變化,時刻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與此同時,會計人員還要時刻牢記自身的責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但還需注意的是,企業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企業也應高度重視。
(四)提高風險意識
投資有風險,企業要想得到更高的利潤,就不得去冒著巨大的風險。既然是風險我們就很難去預測他們的到來,而公司的經營說到底就是冒著風險去贏得金錢上的利益。我們既不能過度追求高風險,也不能畏懼。我們要做的是冷靜分析現狀,以一種積極的姿態去應對和解決。
四、結語
我們知道,企業管理者所制定的一系列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降低風險,減少損失,實現對公司更好的治理。縱觀中國近年來的變化,中國始終在以一個開放型的姿態與世界對話。帶來許多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許多挑戰。自身的弱點漸漸被暴露出來。特別是內部控制方面,我們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通過制定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企業內部人員的內控意識,提高綜合素質,降低風險,彌補漏洞,減少損失,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途徑,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可以有效的推動企業往更大更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秋生,楊瑞平.內部控制評價整合研究.會計研究,2011(9).
[2]楊雄勝.內部控制范疇定義探索.會計研究,2011(8):46-52.
[3]陸鵬.公司治理結構對內部控制影響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3).
作者簡介:蔣祎鳴(1994-),女,漢族,河南許昌人,管理學碩士,河南大學商學院會計學專業,主要從事公司財務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