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娥
摘 要: 公共圖書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大眾閱讀推廣的實施者。在公共圖書館工作中,采編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關系密切。本文就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網絡環境 圖書館 采編工作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045-01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圖書館也在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新的形勢下,圖書館的采編工作正在呈現出新的特點,采編對象與采購途徑多元化,還有采編工作一體化等。對于采編人員來說,要認清當前公共圖書館的采編工作現狀,轉變采編工作觀念,運用有效措施提高圖書館采編質量,從而為更多的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一、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新特點
首先,采編對象多元化。對于傳統圖書館的采編對象來說,主要是以紙質為印刷載體的文獻。網絡技術的發展,讓信息的載體也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紙質載體轉化為光盤、磁帶、移動硬盤、電腦、手機等載體并存現象,引發了圖書館館藏資源結構類型發生改變,有文獻信息資源以及電子信息資源,當然還有網絡信息資源。當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分為了文獻、電子以及網絡信息資源的時候,使圖書館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傳統的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文獻服務的方式難以滿足讀者的需要。為了進一步適應形勢的變化,需要圖書館從原來的陣地服務延伸為陣地服務與網絡服務結合的方式。采編人員要明確采編對象的多元化,對信息資源進行收集和整理,進而為公眾提供專業化服務。
其次,采購途徑的多元化。在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的文獻采編的時候,一般采用到書店的現場進行采購,也可以下訂單選擇郵寄的方式等。在網絡時代,圖書館的文獻采購變得多樣化,既可以在專業化的書店采購,也可以在網絡書店采購,還可以在圖書中間商所開發的網絡系統中購買,圖書采購渠道得到了擴展。對于網絡手段來說,有電子書店,也有虛擬書店,這些書店都是運用網絡虛擬技術進行圖書交易。相對比較知名的企業有當當網以及亞馬遜商城等,這些文獻資料通過采編人員進行整理后為讀者服務。
再次,采編工作一體化。在傳統作業中,采訪人員跟編目人員是相互分離的,其中,采訪人員主要是讀者文獻的購置,書目數據的導入工作不在其職責范圍內,有專業的分編人員去整理和分類,這樣出現的結果就是新的圖書資料來到圖書館之后,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才能上架,導致了文獻的利用率大打折扣。在網絡時代,公共圖書館中的采訪工作與編目工作也變得日益密切,兩者使用同一個數據庫,著錄標準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兩者已經在源頭上有了聯系,工作一體化模式也開始呈現,使得采編工作的工作量得到了減輕,上架時間逐漸縮短,工作成效明顯。
二、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的現狀
在網絡環境下,信息化的不斷滲透讓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采編工作的現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采編成效有所提高
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采編活動的工作量有所減輕。采編人員通過圖書館采編系統就能夠查閱和采購、檢索和驗收相關文獻信息,而且各種數據的維護和統計也是通過計算機完成,這樣不僅相應的節約了時間還能夠減少出現錯誤的概率。加上采編網絡化增加了信息的來源渠道,使得各個出版企業的信息都能得到有效的掌握。總之,網絡采購提高了采編成效,成為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新模式。
2.采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編目工作是公共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專業性很強。但是因為當前計算機的編目規則相對比較復雜,而且有很多屬于機讀格式,還有一些主題分類的標引等,需要專業素質比較高的人才才能勝任這項工作。但是,當前很大一部分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主要問題有:首先,文化素養問題。在一些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基層公共圖書館,由于地域、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制約,人才引進相對比較困難,基本上成了為職工的家人解決工作問題的“場所”。這些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限制比較大,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整個群體的文化素養都不是特別高,尤其是在采編工作上,這項工作的專業性比較強,問題變得也比較明顯。其次,業務素質問題。如前文所述,采編工作的業務性比較強,如果業務素質不達標難以很好的勝任工作。但是,很多采編人員對于具體的采編流程和注意事項領悟的不是特別到位,在文獻資料著錄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小差錯。再次是服務意識跟不上。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具體分工不一樣,跟那些直接參與讀者服務的人員相比,采編部就顯得相對比較封閉,跟讀者信息溝通不多。這就給部分采編人員造成了一種錯覺就是自己只是負責采編工作,其他工作跟自己無關,導致其讀者服務意識不強,甚至讓采編工作跟讀者的需求不能很好的銜接起來。
3.編目的規范化問題突出
就當前情況來看,出版物相對比較多,不規范的現象也層出不窮,編目人員在工作的時候遇到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這就導致編目的規范化問題比較突出。很多公共圖書館由于自身條件的制約,在編目的時候會以套錄數據為主,輔助自建數據,驗收的速度也跟不上編目的進展,出現了一系列的重復性勞動,像圖書清點方面、數據檢索方面等。編目人員會過多的依賴套錄數據,像圖書的CIP數據出現問題,版權頁的位置有差錯等,編目的規劃化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的發展趨勢
1.工作觀念的及時更新
網絡背景下,單純的手工作業已經不能適應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需求,相互協作,進而實現資源共享是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傳統的采編人員從事的工作流程相對比較封閉,像采購、分類以及編目等,跟讀者溝通的機會不多,沒有及時了解讀者的需求,距離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在新時期,采編人員要及時更新思想觀念,結合讀者需求調整工作模式,對于那些流通次數不多的圖書不需要太多的復本,而讀者需求量大的圖書則可以增加重復購買行為。還要主動跟閱讀群體交流,明確他們的需求,這樣才能有更明確的文獻資源整理目標,運用搜索引擎來查詢網絡信息資源的分布,滿足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建立相應的網絡數據專題信息庫,從而保障圖書館資源的完整性與有效性。在建立了專題信息庫之后要及時更新與整理,跟蹤其網絡銜接變化。而對于那些著錄不全,給讀者檢索造成困難的圖書要及時更正,進而減輕讀者檢索壓力,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2.工作職能的逐步拓展
傳統的圖書館采編工作流程作業量大,耗時費力,過于繁瑣的形式影響了工作效率。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改變了工作的流程,大致包含的有編目、審校以及總校等。采編人員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文獻學形式去進行業務流程的編制,這樣一來,工作的針對性得到了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采編流程開支,提高了編目的質量,進而使得文獻的時效性也得到了保證。與此同時,采編工作也要深化服務,積極拓展新的服務職能。比如,把圖書館中一些優質的文獻資源逐步轉化為數字資源。圖書館都比較重視藏書,其中一些紙質圖書資源由于經歷的時間比較長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破損現象,已經不能再進行對外借閱。作為圖書館采編人員,要針對這種狀況制定措施,把這些文獻資源進行篩選,把價值比較高的一部分圖書進行二次的掃描和整理,像地方志、人物傳記以及年鑒等特色館藏,通過壓縮、識別等現代化技術的運用,把紙質文獻資料轉化為數字化資源,進而建立多媒體數字資源庫,從而實現優秀的文獻資源共享。
3.資源共享的逐步實現
網絡背景下,數字化圖書館的概念開始深入人心。聯機編目成為新時期資源共享的基石。通過圖書館的網絡系統,編目人員可以對數據庫中本圖書館的書目進行存取,還可以非常方便的查看其它圖書館的書目數據庫,節約了工作時間。為編目人員的動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采編人員要對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還要有很強的洞察力與判斷力,能夠在浩瀚的資源中迅速挖掘出有用的信息資源。具備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在網絡中查找資源。通過資源共享能夠為讀者提供一些學科中相對比較前沿性的東西,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網絡分析,從宏觀角度來找準學科領域的研究方向。跟其他圖書館組成聯合體進行圖書的編目,保證地區書籍的統一性,極大節約圖書的管理步驟,促進資源共享的逐步實現。
結論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公共圖書館的采編工作也在朝著網絡化、技術化的方向發展。作為采編人員要堅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工作理念,勇于探索新的模式,能夠通過分析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從而逐步實現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周紅梅.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探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4).
[2]姜國屏.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員素質建設的必要性[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15(3).
[3]葉杉. 網絡環境中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的變化及發展趨勢[J].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