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雯
摘要:現(xiàn)代漢語中有許多具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其中“使”和“令”作為常見的使令動詞具有其特殊的意義和用法。本文從分析“使”和“令”分別的語義出發(fā),對比這兩個使令動詞不同義項,從而分析其使令意義在運用中的差異。
關(guān)鍵詞:使令動詞;使令意義;差異
現(xiàn)代漢語中有許多具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如使、令、叫、讓、請、派等詞語,但其中“使”和“令”與“請、派”等詞語不同,這兩個詞本身不具有具體的行為意義,也沒有明顯的目的意義,而只是單純的表示使令或致使的含義。同時,它們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漢語的兼語句中,構(gòu)成“N1+V1+N2+V2”的結(jié)構(gòu),句法結(jié)構(gòu)相同。
本文主要從分析總結(jié)“使”和“令”不同語義入手,找出“使”和“令”在使令句式中使令用法的差異,以便于為更加準確地使用“使”和“令”等使令動詞提供一個參考。
一、“使”和“令”的語義分析
“使”和“令”自古都有命令、派遣的意思,因為這樣的語義特點,這兩個詞很自然地就產(chǎn)生了使令的用法,從使令義又發(fā)展出致使的意義。需要注意的是,本文認為使令義和致使義并不相同,使令是因個人意愿而要求或促使其他個體按自己意愿行動,如“老師叫我去辦公室”;而致使則是事件一導致事件二的產(chǎn)生,如“這個實驗結(jié)果令人震驚”。但為了描述方便,討論使令動詞的使令用法時包括使令義和致使義兩方面的意義。
(一)“使”的語義
1.使用、使喚
(1)這把榔頭不好使。
(2)這個主意倒使得。
“使”字有使用某種工具某種能力的意思,如例(1)中,“使”字表示使用榔頭的意思。如果使用的對象不是工具或者能力,而換作是人,“使”字就有了使喚、支使的意思,但在這里“使”字仍然有一定的行為動作,不是一個單純的使令動詞。例(2)中的“使得”表示的是可以使用的含義,“使”字在這類句子中又有了“可行”的意思?!笆埂弊帧笆褂?,使喚”的含義是其特有的。
2.致使
(3)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教育學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4)他使我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貧乏。
很明顯,“使”有“致使”的含義,表示由一個事件導致了另一個事件的產(chǎn)生。如例(3)中,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導致了教育學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一事件的產(chǎn)生。而例(4)中N1是“他”,如果理解為使令義,因為他想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貧乏,所以我去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貧乏,很明顯在邏輯上不通的,“去意識”和“意識到”在語義上也是相悖的。所以我們把“他”看作是“他的生活”或者“他所做的事”的簡省,仍然是一個事件導致另一個事件的產(chǎn)生,這里的“使”還是致使義。加之參考使字句的語料,本文認為“使”字只有致使義而沒有使令義。
(二)“令”的語義
1.命令
(5)這封奏折上了以后,道光令各省的督撫討論。
(6)對于隨地吐痰的人,可令其擦去痕跡,也可給予罰款。
“令”字本義就是發(fā)布命令,也就是上級對下級的指示。例(5)中是道光皇帝對督撫的命令,例(6)雖然沒有出現(xiàn)主語,但我們可以推斷主語是政府或者規(guī)章制度,都是具有強制性讓人遵從的含義,可以理解為具有層級性和強制性的使令義。
2.致使
(7)國內(nèi)許多高等院校相繼在大學生中開設科學史課程,這是非常令人高興的。
“令”字同樣有致使義,例(7)中高校開設科學史課程這一事件導致了人們高興這一事件的產(chǎn)生,可以看出“令”字不僅有使令義,還有致使義。
二、“使”和“令”使令用法的差異分析
“使”和“令”都是使令動詞,除了上述說的“使”沒有使令義,在致使義的層面上,“使”和“令”很多時候可以互換,而幾乎沒有意義差別。但“使”和“令”在“同”的基礎上仍存在差異,接下來要討論的就是“使”和“令”在使令用法上各自的特點。
(一)“使”的使令用法的特點
1.客觀性
上述已經(jīng)說明了“使”沒有使令義,而只有致使義,也就是說幾乎沒有人主觀意愿的參與,而是陳述客觀的推論或現(xiàn)象。
(8)教徒也向群眾宣傳宗教,以便使群眾信仰宗教。
(9)“文革”十年對教育造成的災難,使我國人才年齡出現(xiàn)了一個大的斷層。
例(9)中,陳述了“文革”的災難造成了人才年齡出現(xiàn)斷層這一現(xiàn)象,沒有個人意志?!笆埂钡那懊嫱窃蚴录?,后面往往是結(jié)果事件,所以“使”的主語很多時候是表示事件的短語或小句,很少出現(xiàn)省略主語的情況,而“N2+V2”通常構(gòu)成一個具體的結(jié)果,這個結(jié)果往往包含著一種變化。如例(8),有明確的主語和原因事件,有明確的結(jié)果,包含著群眾從不信教到信教的變化。這樣的客觀性也導致“使”常常用來表示符合邏輯和現(xiàn)實的推論,而很少用來表達猜想和希望。
2.固定搭配和書面語體
(10)艾滋病細胞結(jié)合,使得這些免疫細胞失去了抵抗病菌的能力
“使”的致使義有兩個常見的固定用法“使得”和“使之”?!笆沟谩敝蟪3J且粋€明確的結(jié)果,如例(10)中,艾滋病細胞結(jié)合有個明確的結(jié)果,就是這些免疫細胞失去了抵抗病菌的能力,跟上文說的“使”后面往往有一個具體的結(jié)果相符,“使之”后也常常加“成為”,這也跟我們說的結(jié)果包含變化的含義相符。同樣,這兩個詞的出現(xiàn)說明“使”的致使義語法化程度較高,而且常用于書面語,“之”就是一個典型的書面語體詞。因此,我們說“小丑的表演使我笑了”,在感情的表達上顯得有些矛盾,“使”給人一種嚴肅客觀的印象,而句意卻是隨意的,這里用“使”并不妥當。
(二)“令”的使令用法的特點
1.層級性和強制性
上文已經(jīng)討論過了,因為“令”本義的影響,在表示使令義時,“令”往往帶有強制性和層級性,這里就不再贅述。
2. V2常表示心理活動
(11)郭沫若在甲骨文上的研究令人矚目。
(12)音韻學古代被目為“絕學”,不免令常人望而生畏。
通過上面兩個例子,還有其他的語料分析,發(fā)現(xiàn)“令”的致使義所導致的結(jié)果事件往往是人的心理活動,V2常常由形容詞或心理動詞充當,而當V2是動作作詞的時候,“令”則多是使令義,而不是致使義。
3.固定搭配和書面語體
(13)在其授田時期,令其負擔相當?shù)淖忸~。
比起“使”的語法化程度,“令”的語法化程度更高,在我們的語料分析中,除了發(fā)現(xiàn)“令”常常表示心理活動,還發(fā)現(xiàn)“令”常常和“人”“其”合用,并且比單獨用“令”的時候多得多,特別是“令人”通常構(gòu)成四字詞語在書面語體中出現(xiàn),如“令人發(fā)指”“令人驚嘆”“令人回味”等等。因此,在這樣的固定結(jié)構(gòu)中,將“令”換成任何一個字都會給人造成語感上的不適,影響表達的流暢。同樣,“令”本來歷史悠久,又有許多固定搭配,書面語體色彩也較濃。
三、結(jié)語
“使”和“令”都是現(xiàn)代漢語中常用的使令動詞,它們的使令用法常常令人困惑。上文首先分析了“使”和“令”的不同語義,“使”和“令”都有表示具體行為意義的語義,如“使”的“使用、支使”,“令”的“命令、派遣”等意義。當表示實際行為的時候,它們并不容易混淆。但“使”和“令”都從各自的本義中發(fā)展出了使令意義。
通過分析“使”和“令”的不同語義,我們可以看到“使”和“令”在使令用法上的差異。“使”字具有強烈的客觀性,引出的結(jié)果事件往往是符合現(xiàn)實和邏輯的,往往需要出現(xiàn)主語;“令”的使令義具有強制性,“令”的結(jié)果事件往往跟人的心理活動有關(guān)。
參考文獻:
[1]呂叔湘著.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劉月華著.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胡裕樹著.現(xiàn)代漢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朱琳著.漢語使役現(xiàn)象的類型學和歷時認知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1.
[5]李臨定著.現(xiàn)代漢語句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6]古川裕著.現(xiàn)代漢語感受謂語句的句法特點——“叫/讓/使/令”字句和“為”字句之間的語態(tài)變換[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2期.
[7]尹崗壽著.關(guān)于現(xiàn)代漢語使役句的語義分析[J].文學教育(中),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