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步岳
摘要:創新是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源泉,創新的關鍵在于人才,文中就如何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問題,分別從幾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各人自身素質的培養及高校教育的合理引導。
關鍵詞:創新;人才培養;高校教育;自主意識;重要性
當今社會大學生肩負著國家的命脈和未來,是我們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如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也是現今高校所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個人的想法。
一、 要從本質上意識到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創新是現代工作中經常提到的一個理念,也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沒有創新,就談不上發展,就沒有日新月異的社會進步。創新讓我們的創作有了新的空間,對知識的求新有了更高的熱情。創新是社會進步的翅膀,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車輪。縱觀歷史,每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無不是敢于創新和勇于創新的。敢于創新首先需要的就是觀念的創新,“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思想觀念的力量是無窮的,思想觀念的轉變會導致態度和行為的轉變。勇于創新,在于做事有魄力,鼓足勇氣,敢于挑戰舊事物,打破傳統,從而成就自己。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意識決定行為,只有我們從意識上充分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培養創新能力。
二、要培養大學生敢于懷疑的能力
如果說初高中階段是為應試而學習,那么大學教育則是為認識和掌握真理而學習的跨越。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數學上或實驗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的教育一直要求我們對待問題的態度要謙虛謹慎,對待權威或長者要恭敬服從,稍有質疑就會被制止。年輕人有新發現,往往不敢理直氣壯地與權威理論相抗衡,這些必然導致好奇心的缺乏,創新能力極大的被遏制。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流傳千年的“真理”,成功建立了自由落體定律;一個掉落的蘋果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而這一切都是從懷疑開始。要積極的、有意識的培養我們的懷疑精神,敢于挑戰老師、挑戰書本、挑戰權威、挑戰固有,勤于思考、善于懷疑。只有播下懷疑的種子,才會收獲創新的碩果。
三、要培養大學生辨析問題的能力
創新之初始于對事物的質疑,那么質疑之后呢?僅僅敢于質疑是不夠的,質疑只是我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在此之后,我們所要建立的則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辨別方向的能力。辨析,顧名思義是指對事物的情況、類別、事理等的辨別分析,探究事物的本真,從而辨別是非黑白和真偽,然后才能根據分析做出合理正確的判斷。辨析在我們工作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商業中要求運營能力的分析,經濟活動中要求的精準的數據的分析,均從根本上說明了辨析能力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我們大學生的辨析問題的能力,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鍛煉。
1.要善于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借鑒前人的成功的創新經驗,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而通過總結前人失敗的創新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問題,還可以通過改變方法和途徑,成功的解決一些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
2.要善于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方法尋找規律。任何事物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創新亦然。我們經過學習和訓練是完全可以使創造力獲得提高,創造潛能得到有效開發的。
3.遇到問題要注意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只有這樣,創新才會源源不斷出現,單純的為創新而創新是行不通的。只有從多方面來考慮和解決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可能找到創新的契機。
四、強調大學生自主意識,加強自身建設
實踐證明,一個人的自主意識愈強,在學習、活動中實現自身價值的主動性就愈大,其創新能力也會愈強,一個唯唯諾諾毫無主見之人,肯定也不會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當前我們大學生在自主意識的培養方面會面臨一些困難,比如,我們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會制約自主意識的培養,從小家長總是無條件地支配孩子的行動,因而到了大學階段,該要進行自我做主和創新的時候,才發現我們早已丟失了決策能力。試問一個連自己未來需要什么都不清楚的人,又何談創新?
五、重視高校教育,走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高校作為一個連接大學生與社會的樞紐,作為一個為社會源源不斷輸送專業人才的搖籃,在這方面的重大作用不容忽略。我所在的東北師范大學就一直在堅定不移的貫徹著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下面我就軟件學院的一些舉措談談我的感受和建議。
1.首先學院打破了傳統的評分標準,建立了一套新的完整的大學生綜合成功素質測評辦法。該綜合素質測評從學習成績、文明修養、科學技術、創新創業、身心發展、社會工作等六大方面進行綜合考評,其中除了學習成績以外,創新創業的分數占比為最大。素質測評將學生的發明、制作、設計、論文、競賽等創新成果納入了考核標準。這一舉措極大的鼓舞了我們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社會實踐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學習、主動研究、主動思考, 鼓勵大學生向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發展,大大激發了我們的創新能力。使大學生評價從單一的“分數論成敗”逐步過渡到現在的素質教育,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
2.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不容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構建知識框架,學習如何運用知識。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所要傳授的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敢于質疑的品質,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樂于獨立思考,從而發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3.盡可能的給學生的創新培養提供合適的土壤,創造良好的交流平臺。例如我學院結合自身優勢,增加了實踐性教學環節,成立了多個計算機工作室,使學生也能參與到項目研究中來,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及時把所學應用到實踐中,邊學邊思,邊做邊思。逐步培養分析解決問題和應用創新的能力。同時鼓勵我們學生進行創新項目申報,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競賽活動,所有這些舉措都極大的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參考文獻:
[1]盧皓.淺談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5).
[2]劉凡勇.淺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天府新論,2005,(S2).
[3]徐少春,徐宏,高潔.淺談工作中創新思路的研究及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2).
[4]繆寧陵.淺析高職院校教師創新能力[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
[5]魏青春.教學應擅“借”[J].黑河教育,2003,(Z1).
[6]李效生.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培訓,2005,(12).
[7]龐丙秀.淺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書育人,2005,(S7).